书赞小说>耽美小说>将你印入了心底【完结番外】>第一百九十二章

  在等待老院长失踪案子进展的同时, 石忞也利用空闲时间好好想了想谁和她有大仇,非得抓老院长一家,很明显和皇室有关, 或者说和她有关, 毕竟老院长当太医多年, 皇室之事肯定比其他人清楚得多。

  说起来勋贵士族估计是最恨她的,毕竟这些年她没少折腾他们,可虽然天下勋贵士族大多怨憎她,但真正有胆识、有实力付诸于行动的却寥寥无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还没来得及崛起就偃旗息鼓的符尧,明着被她软禁于宗人府, 实际上两年前就已经被她秘密派往布拉克搅风搅雨去了, 为了方便还给了她一个类似包工头的身份。

  自布拉克前国王与司空慊密谋瓜分华国失败, 又身死于内斗后,华朝便通过暗箱操作在几位有力候选人中助推了一位爱慕华朝文化的人当了布拉克的国王,即现在的朝鲁国王。

  当初华朝之所以选择扶持这样的人上位,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和想布拉克之后能安分几年, 别动不动就密谋着搞点事,给华朝添麻烦、添堵。

  实际上也如他们所想一般,之后布拉克再没有搞事情, 就连每年都到华朝边境打秋风的习惯都停了, 改为加大与朝边市商贸交易, 即提高了所得,又减少了人员损失,还不会惹华朝不快,朝鲁王很满意他的政策,为此还曾上书石忞恳请适当给予支持。

  难得朝鲁王这么上道, 石忞自然给予了适当的支持,按布拉克人所缴纳关税的额度适当返还部分关税,并加强了西南官道和各边市的管理,杜绝欺行霸市等不良行为。

  但他们低估了朝鲁对华朝文化的爱慕,朝鲁登位前几年还能兢兢业业,也确实为战后布拉克的恢复做了很大的贡献,因此彻底收拢各方人心获得了下面各部族的支持与爱戴。

  结果近两年就开始作妖起来,先是嫌弃现在的王城太小太老,便决定重新定都巴音,征用大量壮民修建都城,搞得以游牧为主的各部族怨声载道,后又向华朝皇帝上书请求赐姓,并参照华朝制定了统一的一系列法律。

  布拉克虽然是个国名,但实际上统称的意义更大一些,因为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以游牧为主,渐渐就形成了各部族,各部族有大有小,大的吞并小的,大小之间相互征伐,都是常态,只有强者为王是唯一真理。

  也是布拉克比较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这样的游牧民族,所以他们的习俗等等也是世代生存在这里累积获得的生活经验。

  结果朝鲁不顾他们自己的传统习俗,一味的崇尚华朝文化,先是定都建城,后又制定律法规定立长制,即从法统上为他孩子未来继承王位打上名正言顺的牌子,还把民族分为贵族、平民和奴隶三大阶级等等,将han化进程一下推进了N步。

  要求赐姓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他们是以部族集聚,所以形成了大家都没有姓只有名,如果各部族集聚到一起就会在名字前面加上部族的名称以示区分,比起华朝姓加名的简单实用来说要复杂得多。

  朝鲁虽然爱慕华朝文化,但也不是一味的照搬照抄,反而是实打实的实用派,那样对他们有用或者有参照价值,他们就拿来本土化后才用。

  对于赐姓这样的小要求,石忞答应得很爽快,既然他本名就叫朝鲁,便赐了他朝姓,还特意派使前往宣旨,以示重视恩宠。

  朝鲁得了皇帝赐姓很是高兴,不仅大摆宴席款待来使和诸臣,宴席上还参照皇帝赐姓的方法给各部族族长也赐了姓氏,另外还要求他们回去后让下面的臣民也选一个姓,姓什么都可以,但一定要有姓和名,不能只有名而无姓。

  对这种即不用出人,也不用出牛羊和力气的事,各部族族长虽然介于传统心里有点不舒服,但看在华朝来使和朝鲁的面子上也答应得很爽快,这也是朝鲁推行的最广最快又最省力的政策,没有之一。

  建都城是个大工程,因为华朝来使赐姓的事,让原本心里有点想法的各部族也不得不掂量一二,本身朝鲁所在的部族就是整个草原上最强的,再加上华朝的态度,他们可没少听当年华朝万圣节大比武的传言,顿时不敢再打其他主意。

  布拉克内各种反对之声渐渐小了之后,朝鲁也就不再顾及,不仅各种折腾自己的臣民和布拉克的各部族,还死乞白赖的一求再求非得求石忞给他派一队专业工匠,要不是知道他私下没少派人来华朝来请工匠,她就真信了他的诚心。

  但各种考量后,朝鲁第三次上书请求她派遣专业工匠时,她还是让工部选派了一支五十多人的专业工匠队伍,符尧就是混在里面的小管事。

  布拉克的新都城巴音是仿照华朝皇家园林山庄六国宫中布拉克宫而建,又柔和了西南官道上一些小国有特色的风格,不仅建了王宫,还建了城墙,不过材料都是以沙土为主,花了近两年才完全建成。

  王城一建成,朝鲁就搞了盛大的入住仪式,自己和家人顺利住进了王宫,贵族住进了城内,平民则只能小部分住城内,大部分住城外,来观礼的各部族颇为震撼,掀起了一股建城风。

  布拉克的人都忙着搞基建去了,也就没人再惦记着到华朝来打秋风,虽然都只是小规模战争,但历年下来华朝还是因此损失了不少兵力、人力和财力,而这几年不仅没损失,反而因贸易赚了不少钱,倒是意外之喜。

  石忞派符尧过去确实是去搅风搅雨,但那是最终目的之一,当前还是稳住朝鲁的地位,支持他在布拉克推行一系列han化政策,并稳住局势。

  而符尧的任务不仅仅这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则是秘密寻找云处安,找到后,能活抓就活抓,活抓不了则就地处决。

  让云处安逃脱是石忞最遗憾的事,所以云处安不死她始终无法心安,就像手里进了一根刺,不挑出来,心里不舒服,手也会痛。

  而她之所以派符尧去,一是符尧是最合适的人选,能力手段见识都有,而且布拉克没有认识她的人;二是她惜才爱才,并不吝啬给对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三也是对符尧的考验,所以哪怕郭凡秋他们建议派个人给她当副手顺便监督她,石忞也没采纳。

  不是她太自负,而是她相信自己的实力,即使符尧生出二心,再来一遍在康国的所作所为,她也有能力把她再打回原形。

  若符尧真的这样做,她反而要谢谢她了,康国因为宣常乐的原因她不好直接收入囊中,若是布拉克就完全没这个顾虑了,毕竟布拉克对他们也不是多忠诚。

  换了名字和身份的符尧还是凭借自己的才能在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混成了朝鲁王的心腹,布拉克内排的上号的贵族大臣,完全落实石忞给她的任务,定时汇报从不懈怠,间谍当的连郭凡秋都没话说,就是运气不好,到现在也没找到云处安的影子。

  所以按近三年来符尧的种种言行举止和行为来分析,就目前而言也不可能是她,至于未来,未来就不好说。

  至于国内的道教、法家、墨家、儒家和爱家就更不可能了,道教虽然人多势众,但朝廷有专门管理道教众人的机构,若有异动她不可能不知道,至于其余几家,势单力薄不说,她也没折腾他们啊,根本谈不上和她有仇。

  至于另外五个藩属国,康国这两年老实得很,有宣常乐和驻康国大使府邸在,想不老实也难;至于另外四个藩属国,心思也挺多的狼国,自从狼霸权被大臣摆了一道后,和大臣的矛盾就进一步升级,这两年没少相互掐架,根本没余力把手伸到华朝来,当然,就算他们想,石忞也不会允许。

  庆国、安国和南罗国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没有康国这个忠诚小弟服帖老实,但比起布拉克和狼国来说绝对老实的多,暗言铺设到各藩属国后,各国王室的一举一动,她都了如指掌,要真派了人来华朝搅风搅雨,她不可能不知道。

  这样一算下来,好像最恨她,又不在她掌控范围内的就只有云处安这根刺了,自从暗言失去云处安的踪迹后,这两年就再没有云处安的任何消息。

  以云处安不安分的性子,是不可能不搞事的,再加上那个云里雾里连月理教高层都不认识的少教主,石忞几番思索,总觉得当初跟云处安一起外逃的人十有八九不是真的少教主。

  一想到云处安可能已经混入国内,还悄无声息的抓了老院长一家,石忞就有点后背发凉,今天对方可以悄无声息抓了老院长一家,明天会不会在半道上刺杀她?或者抓了她在意的人威胁她?

  石忞越想,就越觉得这种可能性越大,毕竟现在的云处安估计和狗急跳墙应该也没多大区别了,她真的很讨厌这种敌人在暗自己在明的情况。

  想通这些关节后,石忞便立马下令内禁军司、外禁军司和护城司加强皇宫和都城戒备,对出入皇宫之人加强盘查,对来都可疑之人必须进行盘问登记等。

  另外又叫了郭凡秋过来,让她加派双倍人手暗中保护步千雪及家人安全,对各方势力和各大臣的暗中监视也不能放松,若有异动,必要时可先斩后奏。

  因为石忞的这些动作,整个繁都形式瞬间紧张起来,大家却只以为是陛下大婚将近照例提前加强戒备,毕竟各国朝贡贺喜使臣也快到了,并不多想,城门盘问什么的也都笑着配合,积极得很。

  原本比一般百姓见识多得多的勋贵士族却不这么单纯的认为,陛下那次做事不是有的放矢?不可能因为大婚将近就提前一个月加强戒备,而且力度还高了一点不止,总感觉发生了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