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耽美小说>花溪纪事【完结】>第19章 第 19 章

  百味食肆。

  直到看不见楚无歌的身影,荀飞白才回过心神。她想起遗落的玉佩,对着颜从安颔了颔首,低头便看到了凳腿旁的玉佩。

  荀飞白进屋将玉佩拾起,又轻轻拂去面上的灰尘,小心翼翼的放入怀中。

  颜从安见她甚是紧张那玉佩,便开口道:“荀小娘子如此珍视,想来那赠玉之人对荀小娘子也很是重要。”

  荀飞白点了点头,柔声道:“此玉是家母遗物。”

  “抱歉,我......”颜从安面露歉意,话说了一半便止住,随后轻轻的叹了口气,低头看着手中的茶盏,低语道:“我父母也已亡故,却未曾给我留下半点念想……”

  她语气越发清淡,似是无力至极,念想两字出口后便被风吹散。

  荀飞白见她语气哀伤,却不知如何劝慰,只得静静坐于一旁默然相伴。

  屋内静谧无声,春风拂过窗棂,带着丝丝桃花清香。

  二人不知静坐了几时,颜从安侧头看向荀飞白,眸中清亮,似是已扫清心中阴霾,她露出一抹浅笑:“多谢荀小娘子相陪,若是无事我便先离开了。”

  荀飞白望着窗外的浮云,抛下了所有了心事,内心无比舒畅。听见颜从安起身离开,忙收回心神,起身道:“我与颜三娘子一道,先送你回家。”

  颜从安闻言也未拒绝,微微颔首后,淡淡笑道:“有劳荀小娘子。”

  女子笑容淡雅,看的荀飞白心下一晃,她匆匆收回目光,压下思绪:“颜三娘子勿需客气。”

  二人出了百味食肆,荀飞白引着颜从安向城北走去。

  一路无言,走了半刻钟有余。目之所及,颜家的大宅就在前方。

  荀飞白一路走来,总是不时想起方才进门听到的话,她思虑再三,出声问道:“米铺账房一事,当真是颜三娘子所助?”

  颜从安停下脚步,看着荀飞白解释道:“那日在破庙,无意间听闻你与同窗谈及春闱之事。你那日助我脱困,从安不知如何报答,才告知兄长请你做账房先生,算作报恩,荀小娘子莫要在意。”

  荀飞白思忖片刻,复而问道:“那两贯钱,颜三娘子也是特意相助?”

  颜从安看着她,眉角上扬,不答反问道:“荀小娘子以为,那两贯钱也是报恩?”

  荀飞白想答是,确又觉得有些不妥,一时不知该如何说。

  颜从安微微敛了眉眼,正色道:“荀小娘子多虑了,那两贯钱,是你查出账簿问题的奖赏。即便换做旁人,也是会得那两贯钱。”

  “飞白谢谢颜三娘子照拂。”荀飞白稍稍松了一口气,不过颜从安让她当账房一事,确实解了燃眉之急,她郑重的道谢。

  颜从安看着荀飞白,似是无奈,轻轻叹了口气。

  荀飞白见状,有些不解,便问道:“颜三娘子为何叹气?”

  “那日在园中,荀小娘子明明说认下从安这个朋友,却不知为何,从不曾将从安当做友人看待。”颜从安语气中带着一丝隐约的哀伤。

  荀飞白想起自己两次拒绝颜从安的事情,一时有些无措,不知该怎么解释。

  颜从安见她如此,淡淡道:“是从安强求了。”

  言毕,她未再多言,便转身欲走。

  荀飞白听她语气中夹杂着失望与无奈,只觉心下一慌,不由自主得伸出手拉住了颜从安。

  颜从安看出了她的疏远之意,也不想过多纠缠。却不料荀飞白会伸手拉住她。心头闪过一丝欣喜,她缓缓回身,不解的望着荀飞白。

  荀飞白见她回身,急忙解释道:“往日确实飞白做的不是,颜三娘子原谅飞白这次,日后定以友人之礼相待。”

  颜从安似是不信,狐疑中带着一丝愉悦道:“飞白说的可是当真。”

  荀飞白点了点头,笃定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颜从安闻言,眉眼舒展,又缓缓上扬,淡笑道:“既然如此,飞白为何还唤我颜三娘子。”

  荀飞白愣了一刻,随后有些羞赧的轻声道:“从安。”

  闻言,颜从安笑靥如花,柔声道:“这次飞白莫要再失信与我。”

  荀飞白被这笑颜,晃了心神,不自觉的点了点头,只听见颜从安有些狡黠的声音传来。

  “飞白若是无事,便放我归家吧。”

  荀飞白心下一惊,猛地回了神,面露绯色的收回抓住她的手。

  颜从安淡淡一笑,回身向颜家大宅走去。

  直到颜从安进了大门,荀飞白收回目光,又看了看左手,久久才回过心神。

  四月一十二。

  天朗气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

  宜嫁娶。

  今日一早,官媒人王二娘便早早收拾妥当。她手中拿着礼函,带着使者张朝,春风满面的向城西走去。

  使者张朝手中抱着一只木雁,那大雁用料是上乘的金丝楠木,雕工精细,羽毛根根清晰,纤毫具备,活灵活现,脖带红花,模样甚是喜庆。

  王二娘一路走来,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路边茶肆,有几个路过的外地客商,看着这一幕问道:“这是哪位贵家公子定亲?那使者手中的楠木雁,啧、啧,可真是大手笔。”

  旁边的大汉闻言,笑着接话道:“这位兄弟可是今日才到这花溪县?”

  那客商点点头道:“确实如此。”

  大汉见他点头,来了兴致,开口说道:“方才那官媒可不是给哪家公子定亲,是给那颜家的三娘子定亲。”

  客商惊讶道:“可是汇茗茶庄的颜家?”

  大汉点点头:“正事。”

  客商狐疑道:“那怎地是女方请官媒,莫不是招婿?”

  大汉见他如此,更是来了兴致,似是感慨又带着思艳羡道:“确实如此,而且是招了个女郎做赘婿,前日里刚过了彩礼。今日应是颜家定下日子,王二娘去请期了,纳征那日你是没瞧见,当日那队伍浩浩荡荡抬着彩礼,一路从城北走到城西。”

  大汉啧啧两声,喝了一口茶本想接着说,却一旁的一个七、八岁的孩童接话道:“我看见了,看见了,那日那些人抬着很多很多的彩色绸缎,还有一只猪,一只羊,还有很多很多的吃的,有点心、果子、大米、糖块、奶块。”

  那孩童掰着手指开始数各色看到的吃食,数着数着还流起了口水。

  那客商看着小孩的模样甚是滑稽,只当是稚子之言,当不得真,便笑着摇了摇头,并未相信。

  大汉笑着道:“兄台可是不信?那儿的场景还当真就是如此,队伍有两位俊朗的二郎做‘函使’,二人身骑两批押函骏马开道,后方跟着手捧五彩线扎缚的楠木盒的婢女,再往后便是方才那孩童所说的彩礼队伍,猪羊牲畜,整箱的五彩锦缎、铜钱、米面粮油那些各色吃食,那彩礼十几箱有余,全是半人高的大箱。”

  大汉说完,客商震惊不已,他走南闯北多年,也算见过些世面,可如此阵仗真是不曾见过,她他甚是好奇道:“那这颜三娘子,招的何人为婿?”

  大汉颇为惋惜道:“说起这赘婿,倒是个普通人,听说是青山书院的学子,岁数也不算大,去年才及笄,也不知这颜三娘子,怎地就看上了她。”

  “李四,你就别在这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那荀小娘子虽家境普通,那也是青山书院的魁首,往后都是当大官人的人物。人家颜三娘子不招她做婿,难不成招你这样的,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别说那颜三娘子,就是老娘都看不上你。”

  一旁吃茶的妇人听到他这酸里酸气的话,忍不住揶揄。

  大汉被噎的不知如何辩驳,只讪讪道:“你这样的,我还瞧不上呢。”

  茶肆的众人,闻言哄堂大笑。

  这厢,王二娘领着使者已经来到荀家门前。她抬手敲门,不多时门便被人打开,开门的是身穿长衫的男子。

  男子见到王二娘,笑着将人请进院内:“王娘子,您来了,快里边请。”

  男子引着王二娘进入堂屋,堂屋内早已焕然一新,屋内正位上坐着一白发老者。老者身旁站着一年轻女子,女子身穿一身淡青长衫,此人正是荀飞白。

  正坐上的老者是荀飞白的三叔公,方才引路的男子是荀飞白的族兄,荀谦。

  三叔公见到王二娘,笑着对一旁的家仆道:“快给王娘子看茶。”

  王二娘坐下后先是喝了一口茶,随后将手中的礼函向前一递,笑意盈盈道:“亲家,颜家那边日子定下来了。”

  一旁的荀谦接过礼函,转交给上首的三叔公。三叔公打开礼函,看了看笑着道:“八月初一,是个好日子。”

  王二娘见礼函已送到,再等她回颜家复命,这趟媒算是做成了。想着那丰厚的酬金,她更是心情大好,便也不想多留。她示意使者将怀中的木雁放下,笑眯眯的开口道:“礼函已送到,二娘我还要回颜家复命,就不多留了。”

  三叔公让荀谦送王二娘出门,又将手中的礼函递给荀飞白,欣慰道:“这亲算是定下了,你将这礼函与婚书一同收好,这边已经无事,我便归家去了。”

  三叔公说完便起身要走,荀飞白收过礼函,赶忙叫住他:“三叔公吃了午饭再回吧。”

  三叔公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一连忙了三日,剩下的你自己打理,饭便不吃了,三叔公等着八月吃你的喜酒。”

  提起婚礼,荀飞白面上染上羞意。三叔公拍了拍她的肩膀,便领着荀谦出了荀家。

  众人走后,屋中只剩荀飞白一人,她看着墙边摆着的聘礼,心中恍惚。

  “姐姐。”林竹从西屋走了出来。

  荀飞白见到她,笑了笑,说道:“要麻烦你与我一同收拾了。”

  林竹见到她方才那副失神的模样,有些担忧道:“姐姐方才.....”

  荀飞白安慰道:“无事,只是有些累了。”

  林竹自是不信,张口欲言却又有些犹豫。

  荀飞白见状,柔声问道:“可是有话想说?”

  “姐姐上月还说不想娶妻,为何那颜三娘子定亲了?”林竹疑惑道。

  荀飞白闻言一怔。

  短短十余日,她怎就与颜从安定亲了。

  作者有话要说:

  喜欢的小可爱,请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