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耽美小说>花溪纪事【完结】>第41章 第 41 章

  马车缓缓向随意园走去,车外屏气凝神偷听的玉珠,在心中默默为荀飞白念起了:菩萨保佑。

  车内二人,一位醋海翻天,却装作若无其事。另一位沉湎儿时趣事,毫无半点觉察。

  荀飞白并未听出颜从安话中深意,虽觉得青梅竹马这个词用在她跟暮师姐身上有些怪异,但若按年龄来算,这样说也不算错,她点了点头,有些感慨道:“我们相识十余年了。”

  “暮师姐当真了得,去年殿试夺了榜眼,圣上钦点的翰林学士。”

  殿试三甲。不用多言,皆是人中龙凤。

  去年殿试,颜从安倒是略有耳闻,状元方昭阳,户部尚书方国维第二女。得状元后,当庭请圣旨,求圣上赐婚永安郡主。圣上知晓二人情投意合,顺水推舟给二人赐婚。

  状元郎当庭求娶郡主,一时成为风流佳话,传遍京都。

  榜眼暮江寒倒无这风流韵事,圣上钦点翰林学士。

  探花郎范卜尚,不似前两位那般年轻,已年过不惑,授翰林院编修。

  暮江寒的名字在那之后,颜从安还听过一回,便是那日在二叔公家中。

  二叔公提及自己的得意门生,第一人并非荀飞白,而是暮江寒。暮江寒少年英才,文采非凡,乡试魁首。当时二叔公还戏称荀飞白与暮江寒二人‘青云双杰’,二人心性才学俱佳,将来定是栋梁之材。

  颜从安听荀飞白夸赞暮江寒,面色愈加冷清,她淡淡道:“暮翰林才学了得,气度非凡,不知她可婚配?”

  颜从安所问之事,荀飞白也不太知晓,如实答道:“这我倒是不知晓,不曾听她说起过,她若娶亲定会告知我的。不过我好似听她提起过,暮师姐心中有一倾慕的女子,她本就是想出仕之后,再同那人提及自己的心思。”

  颜从安微微挑了挑眉,问道:“飞白可知晓是何人?”

  荀飞白想了想,却也想不出,只得说道:“我也不知,不过听暮师姐的意思,怕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子,要不然为何非要出仕后才敢去诉说情意?”

  颜从安本想再问些二人的事情,不过转念一想,觉得自己太过杯弓蛇影。

  暮江寒心仪何人,并不重要。倒是自己与荀飞白,这一月虽经常在一处,可荀飞白忙于备考,二人多数皆是在书房中各自看书,偶尔对弈一番,也无过多交谈。

  颜从安虽是知晓自己心意,也期望荀飞白早日开窍,可毕竟春闱在即,她并不想因这儿女情长之事,使荀飞白分心,便也从未做其他的事情。

  这一月来,二人明明还未成亲,倒似那多年的老夫老妻,一直相敬如宾,和谐又平淡。

  如今春闱已过,若不抓紧时机早日让这呆瓜动心,任由其自然开花结果,怕是等到七老八十也不为过。

  到那时,莫说自己郁郁,怕是会一直被楚无歌这人写成话本册子,传遍京都。

  颜从安趁机转了话题,问道:“如今试已考完,飞白第一次来滨州,可有想去的地方?这几日我们一同出去转转可好?”

  马车到了随意园,缓缓停下。

  二人下了马车,荀飞白想了想道:“如今已是五月中旬,出门游玩怕是天气有些炎热,倒是可以找一处山林避暑。”

  颜从安觉得荀飞白所说在理,五月中旬,已是入夏,早晚有些凉意,但出了太阳便有热意,烈日当空时更是直逼酷暑,确实不适宜出游。

  二人正想着可去何处避暑,皆无头绪,一旁的玉珠倒是接了话:“我想到一个好地方,倒是不知三娘子和荀小娘子可会喜欢?”

  荀飞白闻言,转身看着玉珠,问道:“那就劳烦玉珠姑娘说来听听。”

  玉珠看了一眼颜从安,见她也未出声阻止,接着说道:“我们可去宝匣的家乡,宝山寨。如今滨州已如入夏,但宝山寨在玉龙山山中,肯定很是凉快。”

  玉珠说完看了看宝匣,前几日宝匣家中来信,说是家中二妹要成亲,想宝匣回去参礼,但宝匣顾虑着颜从安的安危,一直拖延未归,可心中却有些愧疚。玉珠知晓后本想直接同颜从安提起,以颜从安的心性,应当也会同意宝匣归家看望。

  宝匣与玉珠不同,玉珠是卖身的的女婢,而宝匣只是颜从安雇佣的护卫,若是想可随时辞工归家的。只是多年主仆,宝匣亦知如今正值多事之秋,颜从安身边除去她,剩余的皆是男护卫,难免有时会有纰漏,故一直未提及归家之事。

  宝匣听玉珠提议颜从安去宝山寨避暑,她看着玉珠那双笑眯眯的眼睛,心中感激。等回过神来,便看见另外三人,正都看着自己。

  “现下山中确实比城中要凉爽许多,而且过几日便是我们寨子的篝火节,寨中家家户户一同庆祝,很是热闹。只是山中条件不好,不及家中这般舒适,怕怠慢了三娘子与荀小娘子。”

  听她说起篝火节,荀飞白早有耳闻。篝火节是古羌京族的节日,荀飞白有一书院同窗便是古羌京族人,曾说起过这篝火节。

  篝火节是古京羌族祭祀祖先的节日,节日会举行二日,按照流程主要有恭迎祖先,随后祭拜祖先,最后便是热闹庆祝,其间还有许多如斗牛,摔跤,跳舞等活动。那同窗说起时,荀飞白便觉得新奇有趣,便与他约定日后有时间定要去看看。现下想起,当时那同窗亦是姓宝。

  荀飞白想起同窗,赶忙问道:“宝匣,你可知晓宝春生?”

  听到荀飞白说起宝春生这个名字,宝匣心下诧异,她说道:“春生,是我堂弟,荀小娘子认识他?”

  荀飞白闻言笑道:“春生是我同窗,早几年他便同我提起过,你们古京羌族的篝火节,我亦曾与他约定,有时间定要去看看。”

  宝匣听荀飞白想去宝山寨,心下一喜,不过她还是看向颜从安,去与不去,还是要颜从安点头才能定下。

  荀飞白见宝匣看向颜从安,她亦回身,略带兴奋的笑着问道:“如今这时节玉龙山定是清爽宜人,从安可想去看看?”

  颜从安站在一旁,听着几人对话,自是早就看出荀飞白十分想去那宝山寨,想起宝匣随自己去京都,也已三年未曾归家,便点头答应,但还是忍不住打趣道:“看飞白这般急切的模样,不如我们今日便收拾包裹出发?”

  荀飞白听出她话中调侃之意,觉得自己方才是过去心急,赧然道:“今日直接去,有些匆忙,还是过几日整顿一番再出发。”

  宝山寨离滨州三十余里路,路途虽不算远,但此去宝山寨避暑,少则三五日,多则七八日。其中要准备的事物并不少,一日时间自是少不了。

  又过了三日。

  出行的事皆交由宝匣与玉珠处理,荀飞白与颜从安二个用过早膳,如往常那般,去了书房。今日不用温书,二人坐在榻上对弈。

  荀飞白想起一事,便问道:“在花溪县时,你同和说起过,要来查账一事,如今可需要我帮你查看账簿?”

  颜从安见她还记得此事,解释道:“那些账簿前几日我已看完,并无问题。”

  荀飞白记起前几日,颜从安似是比较忙碌,不过她忙着备考,也未过问,想来颜从安便是那几日查看的账簿。

  笃、笃、笃。

  书房的门被人敲响,玉珠端了一木托盘走进书房,托盘上放了几身衣裳。

  玉珠见到二人,笑着说道:“三娘子,新衣裳已做好。”

  颜从安见了一眼那托盘,转头对荀飞白说道:“入夏后,天气炎热,我见你衣裳皆是棉布料子,怕是有些热,便让人给你新做了几件。飞白快去试试看,看看是否合身。”

  荀飞白看着玉珠手中的托盘,有些讶然道:“这些都是给我做的吗?”

  颜从安怕这人会再推辞,便说道:“飞白可是不喜?你上次为了救我,还损坏了一件衣裳,现下我赔你三件也是应当。再者你我已定亲,我为你做几身衣裳,也无不可。飞白不是说过不再与我分得那般清了吗?”

  荀飞白听她提起那日约定,便从善如流,点头应下。

  玉珠见状,也接话道:“荀小娘子可是要现下试试,若是有不合适的地方,可让人马上去改。”

  荀飞白点了点头,伸手想去拿托盘中的衣裳。

  玉珠忙说道:“我帮荀小娘子拿到屋中。”说完便转身离开书房,向荀飞白房中走去。

  颜从安亦从榻上起身,对荀飞白说道:“我同你一道,正好帮你瞧一瞧,衣服可是合身。”

  二人一同出了书房,向主屋走去。

  荀飞白回到屋中时,玉珠已经将衣裳放在矮几上。这几身衣裳用的是丝绸的面料,轻盈柔软,穿到身上也不厚重,确实凉爽许多。

  衣裳一共有三身:荼白色交领齐腰襦,衣领为银色。月白色大襟交领齐腰窄袖衫,左腰侧绣着兰花。淡青色窄袖圆领袍,衣襟袖口处皆绣有祥云。

  荀飞白将这三身衣裳都试了一遍,衣服大小适宜,并不需要修改,等换到最后一件淡青窄袖圆领袍时,颜从安开口说道:“这一身便穿着吧,很是适合明日出行。”

  连着换了好几身衣裳,荀飞白也有疲乏,随了颜从安的心意,未将新衣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