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大清风云>第14章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带着几分酒意,载淳心中有一万个充分的理由,就这样在她母后的钟萃宫正殿和格格同床共枕了。

  一直睡到第2天早上,载淳一觉醒来,毕竟身为帝王,一国之主,毕竟处在封建礼制的年代。这货竟然厚着脸皮说自己昨晚喝醉了,人事不醒。

  这话也只能掩饰那些不知情的太监和宫女们,要不鬼才会相信,特别是格格。心里跟明镜一样,喝醉了人事不省还猛于虎?皇上也太坏了吧!

  但是格格含娇带羞,只敢心里这么想,嘴上可不敢说。现在她的心里只有幸福和满足。上帝真是眷顾他,机会她把握住了,没有让她的老爹和太后失望。要什么给什么,有求必应。作为一个女人伺候男人也只能这样了吧。

  为了怕二人尴尬,慈安太后和宁总管等宫女太监直道载淳和格格整理好衣服,离开钟萃宫以后,他们才高高兴兴的从偏殿摆凤驾回到正殿。

  慈安太后像了了一桩心事似的,昨天晚上两个人的鱼水之欢,她当然派人关注了。兴奋的她昨天晚上一晚上都没睡着。皇上酒后临幸宫女在古代的帝王后宫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平常得就跟吃饭穿衣差不多,但是这次格格人为的“被临幸”在后宫中并不多见,带着浓厚的政治色彩。慈安太后非常满意,不管怎么说先人一步生米煮成了熟饭,既定的事实谁也改变不了,而且并不是偷偷摸摸,未来的国丈大人就铁证,如果这次格格运气好,能怀上龙种,慈禧这个狠毒的女人就别指望让秀秀那个狐狸精在觊觎皇后之位了。

  “这件事你们知道怎么做吗?”慈安太后当着格格的面部旁边太监和宫女们。

  “守口如瓶。”太监和宫女们自作聪明,异口同声。这种事情普通人尚且不便乱传,更何况是皇上?肯定得保守秘密呀!

  但是只有东宫总管太监宁长林没有吱声,心里盘算着什么。

  “错了,宁总管你告诉他们吧。”慈安自为得计的说着,看了一眼这位宁总管道。

  “你们应该大肆渲染,但又不能让人看出来,免得有矫揉造作之嫌。”

  “这……”宁总管话音一落,在场的太监宫女们全懵了,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然,看得宁长林,还以为他说错了,但宁长林一脸坚定和坦然,继而目光全都落到了太后脸上。

  慈安太后高兴了,“嗯,不愧是宁公公。尔等都听明白了吗?”

  “哦明白明白……谨遵太后懿旨。”其实他们不明白,但还是异口同声。

  慈安太神秘地一笑,就是要扩大影响,这事西宫那边不知道还不行呢,下一次大朝的时候,最好当着文武百官直接把这事敲定了。然后选个良辰吉日,就给他们举行婚礼大典。再然后就该让载载淳临朝亲政了,他们家两个卷帘归政也图个省心。

  慈安太后心满意足,让宁总管悄悄地给户部尚书崇绮送去喜讯。

  载淳回到自己的养心殿,觉得当皇上的滋味真是不错。虽然不是太平盛世,但是作为一朝的人王地主,还有比这当皇上的职业更风光的吗?出入前呼后拥,这么多宫女,太监围着自己转,任凭谁见了都得行君臣大礼。

  特别是这两天又是宫廷大宴,又是美人如画,想到一日内睡了两个美人儿,真是富有戏剧性。那个秀秀是带着几份药力,但是格格却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两件事现在的两宫都得看自己的意思,立后不立后,立谁为后,终究还得自己的龙意如何。

  有朝一日自己临朝亲政了,那该是何等的威严?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如果真的把这大清玩转了,调教的君正臣贤,万民亲和,列强争相朝贡,造福千秋万代,名留青古,到那个时候同治大帝该是何等的丰功伟绩,名垂史册?

  载淳心中非常得意,但是很快他的心里又凉快下来。

  慈禧太后岂是这么好摆弄的?这个女人又狠毒又有心机,后来的光绪帝都被他囚禁了。记得她还有一句名言,今天谁让她不高兴的人,她就会让那个人一辈子都不高兴。

  另外表面上忠厚善良老实的东宫太后,好像是对政权不太感兴趣。但也绝不是省油的灯,要说她懦弱无能,老实可欺,纯粹是胡扯八道。现在大清的政权有多一半都在这个女人的手里。

  自己要想有一番作为,必须让他们两宫都得支持自己。另外还有一个关键人物,他突然就想到了议政王。

  凭借着这副躯体的记忆,奕诉的形象在他的脑中迅速清晰起来。

  这是发动辛酉政变的关键人物之一,通过发动辛酉政变和后来的英法谈判,奕诉谋取了很大的政治资本,现在成为仅次于两宫的权势人物,这些年两宫垂帘听政,顶牛的时候他就是润滑剂。也是两宫争相拉拢的对象,不过此人倾向于慈禧,属于典型的保守派势力代表。

  自己将来签证的必然要大刀阔斧进行革新。新政势必要触及一些保守派的旧势力,肯定得遭到他们的反对。到时候必须得刀刃向内,说白了他就是自己的革命对象首当其冲的人物。

  必须得把他也摆平了,而且得首先摆平,也去了慈禧的羽翼。

  但是对付这样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也得讲究些策略。

  议政王现在树大根深,如果从他往上面挖,一定能够把西太后挖出来。也就是说西太后在上面罩着他,往下面盘根错节,不知道能够牵连到多少大清朝的顶戴花翎。要打这样一个大老虎,必须得做好充分的准备,等待时机成熟,韬光养晦积蓄好力量,否则弄不好就是打虎不成反被其咬。

  穿越之前的载淳是个热血青年,从小就受爱国教育,生在红旗下,长在新时代,对汉奸和国贼、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嫉恶如仇。

  穿越之前通过后世的影视书籍知道晚清的国贼和贪官污吏不少。他们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惜割地赔款,给洋人当奴才,以换得苟且偷安,胡作非为,枉为华夏子孙,把老祖宗的脸面都丢光了,把大清的基业几乎败尽了。

  要振兴大清,收拾破碎的山河,必须得向他们开刀。

  但是要干这样轰轰烈烈的大事,身边必须得有几个“老铁”,没有几个硬手通力支持,他就是历史上的光绪第一,慈禧太后会毫不客气的先把他囚禁,然后才轮到囚禁光绪帝。

  聂士成就是自己物色的“老铁”之一,两天后,这位名垂史册的聂大英雄就会进京见驾,但是自己能不能破格录用为帝师,议政王的态度不能不考虑。

  载淳的脑子很清醒,别看自己是皇上,但现在这个皇上还不如一个有权势的大臣,有名无实,有职无权,朝野大事全凭这两个女人和这个男人裁决。

  而且奕诉论身份是“皇叔”,跟一国的太上皇也差不多,位高权重,这些年混的风生水起,手下自然有一大帮死党,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看書喇

  在这种情况下,他下旨收拾奕诉,无异于汉献帝传旨收拾曹操,不说引火烧身,也是自取其辱,打草惊蛇。绝不能办这样不明智之事。

  但是如何对付这个又臭又硬的家伙呢?载淳的脑子就转开圈了。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载淳眼睛突然一亮,有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