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大武山河>第三十一章 卧龙牧家
  选择缴械投降的土匪,看到何飞鹰两兄弟也被活捉时,多少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可想到之前两兄弟抛下他们独自逃跑,这些土匪心里也暗笑两兄弟活该。

  反观跟队伍汇合的牧长武,看到仅凭三十人不到的队伍,将人数超两百的飞鹰寨给端了,他心里确实觉得高兴。但他明白,这次能打下飞鹰寨,全靠他们武器犀利。

  如果仅凭之前护卫队装备的步枪,想打下易守难攻的飞鹰寨,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啊!

  将何家两兄弟单独派人看押,牧长武也赶忙跟牧山河汇报情况,并将之前缴获的钱财上交。看到这些份量颇重的包裹,牧山河也没将其打开。

  而是交给身边的护卫,笑着道:“东西先放屋里,等福管家他们到了,把东西运回庄里再清点。这次兄弟们辛苦了,回去我跟我爹一定会好好犒赏你们的。”

  “谢谢少爷!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那怕心里开心,可嘴里还是要客套一下。面对牧长武询问,要不要见见何家两兄弟时,牧山河却摇头道:“两个死人罢了,有啥好看的,到时直接交给我二叔吧!”

  “是,少爷!那接下来,我们需要做什么?”

  “武哥,你先带人审一下那俩禽兽,看看能不能问出,他们另外禽兽兄弟到底去那了?另外拷问一下,他们的钱粮物资,除了仓库还有没有密室之内的。”

  “是,少爷!”

  在牧长武带人,开始审讯两兄弟跟土匪小头目,希望拷问出更多山寨藏钱藏物资的地方时,牧山河则带人来到山寨后方的开阔地,看到这里种了不少蔬菜跟瓜果。

  正如之前猎户牧昆所说那样,飞鹰岭从下面看地势极其险峻。但走到山顶,却发现这里有一片凹地。除了有一汪不断流的泉眼,还有不少可供耕种的土地。

  只是山寨土匪不喜耕种,更喜欢靠打家劫舍不劳而获。这些看上去蛮肥沃的田地,也只种植了少量的蔬菜。不少田地,都长满杂草被彻底撂荒了。

  内心深处已经将飞鹰岭,做为未来牧家庄新基地的牧山河,也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好这块地盘。在他看来,这些平地用来种菜种粮,多少还是显得有些浪费了。

  如果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训练场,储存足够多的粮食跟物资,在这里直接驻扎一个营的部队,想来都不会有什么问题。有飞鹰岭这个制高点,便能监控附近山下的一举一动。看書溂

  若将来要开采铁矿,真有人想打铁矿场的主意,也必须经过飞鹰岭下。不把飞鹰岭攻陷下来,他们又怎么敢直奔铁矿场呢?要是被抄后路,他们就真的死定了。

  “这地方不错!等招募到足够人手,再把这里好好规划一下,做为新的训练营启用。”

  心中有所决定的牧山河,也开始考虑如何加强飞鹰岭的防御部署。就之前土匪修建的隘墙跟防御工事,抵挡没有火炮的敌人,那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

  但未来敢进攻这里的官军或假想敌,势必会携带火炮那样的重型武器。这种情况下,重新构筑防御工事时,就必须提前考虑到这点,将防御工事修建的更牢固。

  有可能的话,还要提前做好防空措施,提防将来敌人有可能派遣战斗机空袭。总而言之,不光牧家庄那边,即便刚将其攻占的飞鹰岭,都要打造成战争防御保垒。

  正当他在心中构想如何改造飞鹰岭时,得到通知便匆匆召集人手过来的牧来福一行,也终于抵达飞鹰岭下。先前进山时,不少村民都显得有些担惊受怕。

  好在领路的护卫直接道:“这飞鹰岭的土匪,已经被我们彻底打趴下了。之前敢反抗的,都被我们打死了。剩下没死的,也被我们活捉了,你们大可安心进山!”

  有了护卫队员这番话,村庄民们这才胆战心惊来到飞鹰岭下。看到正在山下执勤的护卫,还有隘口尚未消散的硝烟跟血腥气,不少村民都知道,这里刚刚经历一场血战。

  等牧来福率先抵达飞鹰岭山顶,得知消息的牧山河也亲自过来迎接。恭敬行礼问好后,牧山河也笑着道:“福伯,怎么样?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吧?”

  “放心了!真没想到,少爷这么厉害,真把这些该死的祸害给收拾了。”

  “那肯定!不光他们,往后那些藏在卧龙山中的土匪,谁敢作恶多端,我都会带人将他们铲除掉。这卧龙山,往后就是咱们牧家的地盘,不能让他们败坏风水。”

  这话让别人听了去,或许会觉得牧家太过嚣张。可真要考证的话,牧家在卧龙山脉居住的时间或许最久。即便现如今,也有人将牧家称之为‘卧龙牧家’。

  时间一长,很多人都好奇,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家族。可实际上,卧龙牧家这种称谓,更多仅限望海这片地界流传。跟真正传承久远的世家相比,牧家自然算不得什么。

  究其原因,更多也是因为牧家从始至终,每代人丁都不怎么兴旺。那怕中途有某位庄主,养育了数个男丁。但这些男丁,后面都没能给牧家开枝散叶。

  这也导致,有人说牧家在卧龙山中龙首岭建庄,多少有点‘太岁头上动土’的韵味。可建庄于这种地方,同样能保佑家畜兴旺。这也算是祸福相依,好在牧家至少没断了传承。

  至于现在居住在牧家庄的那些村民,绝大多数都是牧家在外面收留或招募的平民。搬进牧家庄后,为感恩庄主的收留之恩,他们大多主动改姓牧,并在村里生儿育女。

  听上去,好像有些不近人情。但牧山河很清楚,别说其它地方那些每天饥一顿饱一顿的平民,那怕就兴隆镇的地界上,想给牧家当佃农的平民多了去。

  在兴隆镇,很多平民都知道牧家历代庄主都很仁慈,所推行的收租方法,跟本地其它乡绅也有所不同。也正因如此,以至山外那些地多的乡绅都不满牧家庄的做法。

  但他们都清楚,牧家不好惹。到了牧兴野这一代,兄弟三人也算都有出息。单单在城里当县丞的牧兴业,就足以令地方这些地主豪绅,不敢轻易招惹牧家。

  做为牧府管家,牧来福听到牧山河这样说,自然觉得高兴。只是当他看到,那些被缴获的物资还有钱财时,最近为府里钱财犯愁的他,更是喜笑颜开高兴的很。

  甚至内心深处,这位为牧家服务多年的管家,觉得剿匪或许是个开辟新财路的办法。既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跟感恩,还能通过剿匪缴获更多无主之钱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