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东周故事会>第112章 张仪离开秦国去魏国做间谍
  荒淫无度的日子掏空了齐宣王的身体,不久便撒手人寰,他儿子齐湣王继位,开始的时候还齐湣王颇勤国政,娶秦惠文的女儿为王后,封田婴为薛公,号称靖郭君,苏秦仍然是客卿。

  话分两头,再说张仪听说苏秦离开赵国,知道合纵联盟维持不了多久了,劝秦惠文不要向魏国交付魏襄陵七城。

  魏襄王很生气,事情很不严重,他派人向秦国索要地盘,让秦国遵守诺言。

  秦惠王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什么叫胳膊拧不过大腿,派公子华为大将,张仪辅佐,率兵征伐魏国,轻车熟路,一举攻下蒲阳城。

  张仪私下请示秦王以后,又把蒲阳归还给魏国,同时让秦国公子繇送到魏国做人质,用这种方式与魏国和好,这件事由张仪出使魏国办理。

  打几个耳光以后,给个枣吃,魏襄王明显是一位记吃不记打的主,归还蒲阳城也就罢了,还送人质来,魏襄王深深地感到秦王的诚意。

  张仪对魏襄王说:“秦王对魏国相当不错了,攻取的城池归还,又送来人质,魏国不能没有表示,应该答谢才对。”

  魏襄王问:“怎么答谢?”

  张仪说:“除了土地以外,秦王都不感兴趣。大王割地答谢秦王,秦王必然加倍爱护魏国;如果秦、魏联合对付其他诸侯,大王从别的国家得到的土地,必然比您给秦国的土地多的多。”

  魏襄王听了张仪的话,低头想了想,割地,祖宗基业怎能随意送人?不割地给秦国,秦国再攻打过来怎么办?给吧!张仪说得没错,抱住秦国大腿,从其他国家捞取补偿,自己也不吃亏。最后决定,把靠近秦国少梁城割让给了秦国作为答谢,也没有敢留下人质公子繇。

  秦王十分高兴,张仪能力太强了,便免掉公孙衍,用张仪为相国。

  此时楚威王已经去世,儿子熊槐即位,称为怀王。

  张仪写信给楚怀王,要接自己的妻子来秦国,并且提到当年被诬陷偷藏和氏璧的事。

  楚怀王当面斥责昭阳说:“张仪智能贤士,你为什么不向先王引荐,逼迫他为秦国所用?”

  一朝天子一朝臣,昔日的丰功伟绩不要再提,面对新王的训斥,昭阳无言以对,憋屈加惭愧,回到家中郁郁寡欢,得病而死。

  楚怀王担心张仪在秦国,对楚国不利,想重新实行苏秦的“合纵”办法,联合诸侯抵抗秦国,而此时苏秦已在燕国待不下去,到了齐国,各国诸侯各怀心事,谁有谁的小算盘,齐心合力“合纵”谈何容易!

  张仪审时度势以后,来见秦惠文王,交还相印辞行。

  秦惠文很奇怪,皱着眉头问道:“爱卿要去哪里?”

  张仪说:“臣想去魏国。”

  秦惠文王眉头皱得更紧了,没有说话,盯着张仪用眼神询问。

  张仪说:“六国有苏秦的“合纵”之约,不可能很快解除约定,臣到魏国,如果能掌握魏国国政,让魏国先臣服秦国,为诸侯做个榜样,这样,“合纵”之约自然失效。”

  跟苏秦如出一辙,去做间谍,不愧是师出同门。

  惠文王这才明白,但是不放心,张仪一再坚持,秦王才答应。

  张仪投奔魏国,时间不长,魏襄王果然重用张仪,任命为相国。

  张仪向魏襄王出谋划策:“魏国南边与楚国相邻,北边是赵,东邻齐,西邻韩,没有山川之险可以凭借,道路四通八达不易固守,除非依靠秦国,国家才能安定。”

  魏襄王犹豫不决。

  张仪偷偷的派人通知秦惠文王,让他派兵伐魏,大败魏军,夺取曲沃城。

  魏襄王十分生气,更不肯臣服秦国了,积极地谋划“合纵”,推举楚怀王为“纵约长”。

  通过楚国、魏国的号召,“合纵”联合又被各国诸侯认可了,这样苏秦在齐国又被重用起来。

  张仪在等待机会。

  此时,齐国相国田婴病逝,儿子田文嗣继承父亲职位,号孟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