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东周故事会>第96章 晋国两战秦国皆胜
  楚军和晋军分别在汦水的南北岸屯扎,隔着一条河,晚上寻营,打更的梆子声,互相都能听得到。

  因为新君即位,不适合同强国都发生争端,先且居没有渡河约战;楚国也只是为了拦住晋军,晋军不渡河,楚军也不渡河。

  就这样,两军相持了大约有两月。

  先且居想要退军,恐怕撤退的时候被楚军追打,又担心传出去晋军害怕楚军,被人耻笑,就派心腹小校渡过汦水河,约见斗勃说:“俗话云:‘来者不惧,惧者不来',将军如果要战,我后退一舍之地,让将军渡河结阵,决一死敌。如将军不肯渡河,将军退一舍之地,我渡河结阵,你我约定战期。如果不进不退,何必劳师费财。如何处理请将军选择?”

  斗勃听完,火气上撞,说道:“晋军怎敢小看我不敢渡河?”便欲渡河索战。

  成大心急忙制止,让晋国使者先退下,对斗勃说:“晋人没有信誉,他说回退,可能是诱骗我们,如果半渡而击,我军就吃亏了,不如我军后退,让晋军渡河,这样我为主,晋为客,不知道元帅意下如何?”

  斗勃猛然醒悟,告诉晋国使者,自己后退一舍(三十里),让晋军渡河来战。

  楚军果然后退三十里下寨,让晋军渡河。

  先且居得知楚军后退,改变说词,对大家宣称:“楚将斗勃,害怕我军不敢涉水渡河,已经撤军逃跑了。”

  大家都知道这个消息后,先且居说:“楚师已撤,天气变冷,应该班师,回国休整,然后再看情况而定。”

  于是晋军班师回国。

  斗勃退回三十里以后,三四天不见晋军动静,派人侦查,几经撤军了,自己也下令班师而回。

  再说秦国,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帅逃回的第二年,孟明请求穆公兴师伐晋,用来报崤山战败之仇。

  穆公认为他有志气,同意。

  孟明同西乞术、白乙丙率战车四百乘讨伐晋国。

  晋襄公已经考虑到秦国会报仇,每日使人打探消息,得到这个消息以后,笑着说:“秦将来感谢赏赐了。”

  拜先且居为元帅,赵衰、狐鞫(jū)为副帅,带领大军迎击秦师,开赴到国界等候。

  这时候,孟明率领的秦国军队还没有来,先且居对诸将说:“在这里等待迎战秦军,不如主动进攻伐秦。”于是,越过边界,到来彭衙,与秦兵相遇,两国各自排成阵势。

  在先轸与翟国作战的时候,狼瞫(shěn)请求做先锋,先轸当时心情不好,一心赴死,否决说“你有何能?竟在诸将之前抢功。”没有用他。

  现在,狼瞫一直憋着一口气,向先且居请令:“当年先元帅以为我没有能力,今天我想试试,不是为了取得战功,只是为了展示我的勇敢。”

  先且居同意,狼瞫带领手下一百多人,直冲秦阵,所向披靡,不顾生死的拼杀,锐不可当。

  先且居登站在战车上,望见秦军阵势已被狼瞫冲得变形了,一挥令旗,晋国大军排山倒海一样掩杀过去,孟明措不及防,大败而走。

  晋国军将在乱军之中救出狼瞫,已经是遍体鳞伤,回到营帐赶快找医生救治,军医皱着眉,直摇头,狼瞫说不清话,吐出很多鲜血,第二天身亡。

  晋兵凯歌还朝,先且居上奏襄公说:“此次得胜,全凭狼瞫,与臣没有关系。”

  晋襄公了解情况以后,命令用大将的礼节,埋葬狼瞫,让群臣全都去送葬。

  这是晋襄公激励人才的方法。

  孟明兵败回秦国,自认为一定会被秦穆公处死。谁知道穆公不但没有责怪,依然派人到郊外迎接慰劳,官职和当初一样。

  做错事,被责怪了还好受些,越是不被责怪,内心越内疚。

  孟明内心惭愧得不得了,便更加勤勉操持国家政事,拿出全部家产,抚恤那些阵亡的家属,每天加紧操练军队,期望时机成熟讨伐晋国报仇。

  同一年冬天,晋襄公再次命令先且居讨伐秦国,攻占了两座城,俘虏、掠抢了不少人口物资。

  当年,郭偃卜算,‘一击三伤',现在三次战败秦军,果然应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