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东周故事会>东周故事会之韩赵魏10 刺客聂政
  当时三晋都十分注重选择贤能的相国,相国在魏、赵、韩三国权力都很大。

  此时,魏国相国魏成,赵国相国公仲连,韩国相国侠累。

  当韩国相国侠累,还是一介平民的时候,与濮阳人严仲子八拜结交。那时是的侠累穷得很,全靠严仲子接济,日子才过得去,而且,严仲子特别够朋友,拿出大量钱财资助侠累游学,周游列国,寻师访友,增长阅历和知识,同时寻找晋升的机会,就这样侠累才能够接触到韩国贵族,被引荐给国君,得到赏识重用。

  侠累做了相国以后,一反常态,对下属盛气凌人,最怕别人提起自己原来的贫困潦倒事,相府戒备森严,对身份比较低的人来拜访,根本不见,上朝或出门做事的时候,全副武装戒备,派头十足。

  严遂得知侠累升迁以后,来到韩国,想要让侠累推荐自己,在韩国任个一官半职,可是去相府门前,对门卫说明自己身份,门卫进去后出来答复,不是侠累不在就是没时间,一连两个月,全都这样。

  严遂不是一般人,家里有钱,社交能力很强,也有才能。通过结交韩烈侯身边的人,终于见到韩烈侯,得到赏识,韩烈侯准备重用严遂。

  可是侠累在韩烈侯面前说了严遂坏话,严遂逐渐被冷落了。

  严遂感觉到韩烈侯对自己的态度越来越差,再一打听,原来是侠累在背后捣的鬼,可把严遂气得够呛,平时性格温和的严遂安耐不住,暴跳如雷发誓要报仇雪恨,于是离开韩国,云游列国,想要寻找一位勇士刺杀侠累。

  这一天,严遂来到齐国,看到一人在店铺中宰牛,手举巨斧砍牛,这把大斧头少说也有五十多斤,一斧砍下去,牛的筋骨尽断开,可是对这个人来说,使用这把大斧头根本不费力。

  严遂心里高兴,走近前去细看这个人,身长八尺,浓眉环眼,络腮胡须,颧骨凸起,由于颧骨高,显得眼睛更加深邃有神,别看穿着朴素,跟老百姓没有两样,当从举止上留露出英武气概,听这人说话不像是齐国人。

  严遂等这人休息的空闲,上前搭话,由浅入深再问此人姓名来历。得知大汉姓聂名政,魏国人,因为性情耿直,爱打抱不平,在城里得罪了有权势的人,带着老母亲和妹妹,避难居住此地,以帮人家屠牛为生。

  严遂了解以后,与聂政告别离去。

  第二天一早,严遂穿戴整齐,正式拜访聂政,邀到一个酒馆里,找了个僻静雅间,按照宾主落座,酒过三巡,严遂取出黄金百镒相赠,聂政坚决不接受。

  严遂说:“我与壮士一见如故,知道您有老母亲堂,这些钱是孝敬老人家的,改善一下生活。”

  聂政性格直爽,看着严遂说:“先生赠我钱财,必有用我的地方,如果不说明,决不敢受!”

  严遂看看门口,靠近侠累,把自己与侠累的事从头至尾说了一边,把怎么认识侠累的,自己如果资助他,在韩国不见自己并且暗地诋毁自己,都给聂政说了。

  聂政听得眼眉倒立,怒目圆睁,过了一会儿,聂政神情平和下来说:“当年专诸说过:‘老母在,此身未敢许人。'请先生再寻别人,我不敢接受您如此重礼。”

  严遂说:“我仰慕壮士伸张正义,愿结为兄弟,怎敢为了我的私事阻止你堂前尽孝。”

  聂政一再推辞,严遂非赠不可,聂政推辞不过,只得接受。

  聂政用严遂给的钱,一半作为嫁妆,送妹妹出嫁,留下一半孝敬母亲,改善生活。

  一年后,聂政母亲去世,严遂很及时地得到消息,特来吊唁,帮着为聂政的母亲置办丧事,丧葬结束以后,聂政对严遂说:“今日,在下的身体就是您的了!”

  严遂就告诉聂政自己的报仇计划,已经准备好了车骑壮士,任由聂政挑选。

  聂政说:“相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出入都有亲兵卫队跟随,刺杀侠累只能智取,不可硬拼。给我一把锋利匕首,我伺隙图事,今日与君告别,不再相见,您也不必问我怎么做事。”

  聂政挑选了一把匕首,来到韩国,白天去城内观察侠累的生活习惯,晚上在郊外休息,一连十天,到了第十一天,他早早进城,正赶上侠累散朝回府,高车驷马,众多甲士执戈,前后簇拥,迅速回到相府,聂政尾随到相府,在远处望着侠累下车。

  相府门向南开,一进府门是一座假山,假山后面一段距离是相国办公大殿,侠累一般在殿内办公,大殿门口外走廊东边放有桌案,有时候也在这里办公。看書喇

  侠累下车进屋以后,换了一身以后,今天就在走廊处理公务,相府内外均有军兵把守。

  聂政从府门斜侧位置,远远的能够望到侠累,累重凭案而坐,左右有人伺候,院子里站着几个人,等相国处理好文案后取走。

  到了快中午的时候,院子里等侠累处理公务的人都走了,站岗的军兵有些懈怠,聂政边走边喊:“有急事告相国。”从门外直闯相府,甲士护卫上前阻拦,聂政力气大得很,连推带撞护卫们东倒西歪,侠累看到院内混乱,没有来得及起身,聂政抢步到了侠累面前,掏出匕首便刺,匕首从前胸进去,从后背冒出来,相府一片大乱。

  “有刺客!有刺客!”喊声不断,府门被关上,众军士向聂政围了过来,聂政击杀几人以后,知道自己无法脱身,担心被认出身份,就用匕首削去脸上的肉,挖出双眼,自刺喉咙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