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东周故事会>东周故事会之韩赵魏34 苏秦被刺身亡
  张仪在魏国担任相国第三年,魏襄王去世。

  魏襄王的儿子哀王即位不久,楚怀王派使臣吊丧,商议共同起兵讨伐秦国,魏哀王同意。

  同时,韩宣惠王、赵武灵王、燕哙(kuài)王都同意跟随楚国打秦国。

  当楚国使者来邀请齐国的时候,齐湣(mǐn)王召集群臣商议,多数大臣们说:“齐国与秦国距离遥远,中间隔着韩、赵、魏国,咱们齐国与秦国又没有仇,不应该出兵。”

  苏秦是倡导“合纵”的发起人,坚持出兵。

  双方争执不下,孟尝君等大家争论的高潮过后,逐渐安静下来说:“建议出兵和不出兵的,都不对,出兵则与秦国结仇,不出兵则得罪了五国诸侯,我的意见是,不如出兵缓行,走在五国之后,这样既不会被五国埋怨,又可以根据战争结果决定我们的进退。”

  齐湣王采纳孟尝君的建议,答应楚国使者出兵,然后让孟尝君率兵二万助战。

  孟尝君谎称有病,拖拖拉拉,一路耽搁,大军迟迟不行。

  韩、赵、魏、燕四国兵马,与楚怀王在函谷关外相会。

  楚怀王是“纵约长”,但是四国兵马不归他统领,各自为政。

  各国各怀心事,一盘散沙,这仗怎么打?

  秦国守将樗(chū)里疾大开关门,摆开阵势,向联军索战,斗志昂扬。

  五国将领互相推诿,都不愿意打头阵。

  就这样,两边相持十几天后,樗里疾出奇兵,烧毁楚军粮仓。

  楚军缺粮,无心恋战,樗里疾乘机偷袭,楚兵大败而走,余下的四国见“纵约长”败走,也全部撤兵回国。

  一场惊天动地的阵势,悄无声息地落幕。

  此时,孟尝君带兵刚刚出了齐国。

  齐军原路撤回。

  齐湣王感叹道:“差一点误听了苏秦之计。”赏赐孟尝君黄金百斤作为供养食客的费用。

  苏秦自愧不如。

  楚怀王得知齐国军队迟迟不来,担心齐、秦联系,就派出使者带重礼结交孟尝君,与齐国结为盟国。

  自从齐宣王在世的时候,苏秦受宠专权,遭到朝中权贵嫉妒;等到齐湣王执政,对苏秦的宠信仍然没有减弱。

  现在,齐湣王不用苏秦的计策,按照孟尝君的建议,保存了齐国实力,孟尝君受到奖赏,那些讨厌苏秦的人认为齐湣王已经厌倦了苏秦,便找来一位刺客,身带利刃,躲在苏秦上朝的路上。

  刺客突然窜出,苏秦毫无防备,腹部连捅数刀,众人慌乱的时候,刺客乘乱逃走,苏秦忍痛用衣服紧紧裹住腹部,来见齐湣王。

  齐湣王命令捉拿刺客,刺客早已不知踪影。

  苏秦脸色煞白,有气无力地对齐湣王说:“臣死之后,希望大王斩下臣的脑袋,悬挂在闹市之中,扬言说:‘苏秦是燕国间谍,毁害齐国,现在辛亏被杀,为国除害的壮士,可领赏千金!'这样,就可以抓到刺客。”说完,血流满地而死。

  齐湣王按照苏秦遗言,把苏秦的头挂在闹市高杆之上。

  第二天,有人从人头下经过,看到奖赏布告,炫耀说:“杀苏秦的人是我。”有军兵把他带走去见齐湣王。

  齐湣王让司寇严刑拷问,顺藤摸瓜,找出主谋,牵连出好几家,全被抄家灭门。

  杀苏秦是小,光天化日刺杀国君客卿,蔑视自己权威是大,必须严肃处理。

  后人评理苏秦,死后还能为自己报仇,应该算一位智者;可是自身不能避免被刺杀的横祸,反复无常,忘恩负义,居心叵测是他为人处世的缺陷。

  苏秦,字季子,雒(luò)阳(今河南洛阳市)人。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游历多年,盘缠用尽,潦倒回家。随后,头悬梁锥刺股刻苦攻读《太公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盛极一时。

  随着,齐国攻打燕国,联盟逐渐解散,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来从燕国到齐国,从事间谍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虽然有才学,但对赏识自己的人不忠诚,多数靠阴谋诡计哗众取宠,所以不得善终。

  苏秦死后,他门下宾客泄露了他的阴谋,他是为了燕国才来扰乱齐国来的。

  齐湣王回想苏秦到齐国的所作所为,证实了苏秦宾客的说法,因此对燕国产生仇恨,要派孟尝君攻打燕国。看書喇

  燕国得到齐国准备攻打自己的消息后,苏秦的弟弟苏代向燕王建议,把太子作为人质送到齐国,与齐国讲和。

  燕国兵力与齐国相差太远,只得同意,派苏厉带太子来见齐湣(mǐn)王。

  齐湣王对苏秦恨之入骨,骗了齐国这么多年,看到苏厉不由分说立马下令上绑。

  苏厉被捆了个结结实实嚷道:“燕王想要依附秦国对付齐国,是我向燕王说了大王诸多威德,告诉燕王依附秦国不如依附齐国,所以才送人质向大王请和,大王怎么能够因为怀疑去世的人,来惩罚对您好的人?”

  齐湣王余怒未消,先让武士把苏厉押下去,退朝后,孟尝君向齐湣王分析天下形势,不应该逼迫燕国与秦国联手。

  最终,留下燕国太子,同时也把苏厉扣留在齐国。

  苏秦、张仪耍的是心机,孙膑、庞涓用的的计谋,商鞅则是壮士断腕气魄的改革,自己改叫改革,被别人改叫革命,臃肿腐朽依旧不改,就只能等着别人要你的命。

  战国后期,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国君只图安逸,又惧怕秦国征伐,恰逢其时,苏秦给了这些国君一个自欺欺人的借口,“合纵”不用耗时费力,不用绞尽脑汁规划改革,只是组个局吃个饭,签个约就能阻止秦国征伐,这种好事受到这些不思进取的国君们热烈欢迎。

  穷怕了的苏秦不断为国君们洗脑,为个人利益把六国诸侯玩弄于股掌之间。最后把自己玩死了。

  如果把国家比作一辆汽车,商鞅是一位技术全面,而且精湛的工程师,不但给汽车安装上动力十足的发动机,而且能够使各个部件有机结合,让整个汽车从内到外焕然一新。

  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就只能算是修理工。

  孙膑、庞涓只能给汽车加个保险杠,提高车的防撞性能。

  苏秦、张仪只是给旧车喷喷漆,表面上光彩照人,蒙混过关,能蒙多久算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