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东周故事会>东周故事会之韩赵魏50 齐湣王东奔西跑逃难
  燕国联合讨伐齐国的事情异常顺利,约定好出兵日期、汇合地点后。燕昭王动员国内精锐,拜乐毅为统帅,秦国派白起、赵国派廉颇、韩国派暴鸢(yuān)、魏国派晋鄙(bǐ)各率军队如期而至。

  燕国作为发起人,各国推举乐毅为五国军队统领,乐毅号称乐上将军,乐毅请来各位统帅,讲明作战计划,浩浩荡荡,杀奔齐国。

  大家看到这些将领的名字就知道齐国这次不败是不可能的,乐毅、白起、廉颇都是战神级别的人物。

  齐国这边齐湣王亲自挂帅,与大将韩聂在济水西岸排兵布阵迎战。

  啰嗦话不说,一开战,乐毅身先士卒,五国兵将无不奋勇争先,杀得齐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韩聂被乐毅的弟弟弟乐乘杀死,五国联军乘胜追击,齐湣王大败,逃回临淄,连夜派人向楚国求救,答应割让淮北大片土地给楚国作为答谢。同时检点军民,做好防守准备。

  秦、魏、韩、赵四国兵马分为四路,分头攻占齐国的各个城镇,乐毅独领燕军,长驱直入,一路上齐兵守将望风而逃,一触即溃,燕军势如破竹,直逼临淄。

  风水轮流转,跟30年前齐国攻打燕国的情形差不多,谁发愤图强就能迅速强盛,国君昏庸立即衰败;这与一个人、一个家庭差不多,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里,谁努力了,谁得到的社会认可度就高,就会迅速富裕提升生活档次。

  齐湣王每天得到失败的战报,城池失守,齐兵节节败退,惊恐万分,手足无措,楚国救兵不知道何时能来,就算来也等不及了,与文武群臣一商议,数十人,偷偷开开北门逃奔卫国。

  卫国国君出城迎接,向齐湣王称臣,行臣子的礼节,接入城中,把正殿让给齐湣王居住,一切供应特别恭敬。

  可是齐湣王,到这个时候了,仍然心高气傲,对卫国国君一点礼貌都没有,卫国群臣看不过去,到了晚上,齐湣王带来的生活物资全部丢失了。

  齐湣王第二天知道后甚是生气,想要责令卫国国君捉拿盗贼。

  卫国国君根本不露面,也不给齐国这些人供应饮食了,到了下午,齐湣王即恼怒又羞愧,又没有办法。

  到了晚上,齐湣王担心卫国人算计自己,带着夷维等几个人连夜逃走,跟随他来的其他人第二天才知道老大逃走了,群臣无主,一时四散奔走,各找各地出路去了。

  齐湣王一帮人逃到鲁国边关,边关守将报告鲁国国君,鲁国国君派出使者迎接。

  夷维对使者说:“鲁国用什么招待我们大王呢?”

  使者回答说:“用牛、羊、猪各十头精心招待。”

  夷维说:“这是对待诸侯的普通礼仪,我们大王是天子;天子巡狩,诸侯应该率领百官前来迎接,亲自伺候天子饮食,天子吃好饭才能退到一边听候命令,怎能用普通礼仪对待我们国君!”

  使者看看眼前灰头土脸的这些人,应付夷维过去后,迅速禀告自己的国君,鲁国国君大怒,紧闭关门,拒不接纳。

  齐湣王这帮人转道来到邹(zōu)国,正赶上邹国国君去世,齐湣王想去吊唁,夷维对邹国人说:“天子吊唁,主人一定要背对殡棺,立在西阶之上,面向北哭,天子站在东面台阶上,面向南凭吊。”

  有这样的亲信大臣跟随,不亡国才怪!

  邹国人说:“我们是小国,不敢麻烦天子来吊唁。”

  婉言谢绝,拒不接纳。

  齐湣王黔驴技穷,无处可逃,夷维说:“听说莒(jǔ)州还没有被敌军占领,为什么不去呢?”一伙人逃到莒州,收拾残兵败将守城,用来抵抗燕军。

  乐毅不费吹灰之力,攻入临淄(zī),把齐国的珍宝财物连同先前齐国抢走的燕国珍宝重器,用大车装好,运回燕国。

  燕昭王欢欣鼓舞,可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亲自到前线犒劳三军,把昌国封赏给乐毅,称乐毅为昌国君。

  燕昭王回国后,乐毅继续攻占齐国其他城池。

  齐湣(mīn)王宗族里有一位叫田单的人,有智谋,懂兵法,因为与齐湣王这一枝比较远了,接触不多,没有得到齐湣王的赏识重用,只做了个管理临淄集贸市场的小官。

  燕军进驻临淄的时候,城内的人纷纷逃窜,田单与家族的人逃难到安平。

  到了安平,田单转告家族的人,把自家的车轴露在外面长长的轴头截掉,只要车轮不脱落就行,然后用铁皮包裹坚固,众人都不理解。

  时间不长,燕兵攻打安平,城被攻破,安平人又争着逃命,车马拥挤,轴头碰撞车轮,卡住的、车轴碰断的有的是,不能疾驱快走,被燕兵截获。只有田家的人,因为车轴的轴头短,又用铁皮包裹,便于行驰,迅速逃出,去了即墨避难。

  这位田单大家要记住了,齐国复兴全靠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