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东周故事会>东周故事会之韩赵魏52 田单成为即墨太守
  齐国世子法章,在得知父亲齐湣王被杀以后,顾不上擦拭眼泪,急忙换上仆人的衣服,装扮成流民穷汉,逃出宫外。

  此时,莒(jǔ)州太史敫(jiǎo)府内正好缺个仆人,法章自称是临淄人王立,太史敫的管家看这小伙子挺精神,就把他留了下来,负责浇灌花园,修剪树木,翻土移树等杂活。

  能屈身干这种苦力活,没有人能想到他贵为世子。

  太史敫(jiǎo)有位女儿,现年十五岁,偶尔去花园游玩,看到法章举手投足与众不同,心中吃惊:“此人不是一般人,怎么会辱没在此?做这种苦累的工作。”

  让侍女询问身世来历,法章害怕惹祸上身,不肯说出实情。

  太史的女儿说:“一条白龙躲藏在鱼群中,是因为害怕故意隐藏自己;将来富贵不可限量!”经常让侍女送些衣食用品,时间一长,越来越亲近,法章就把真实情况透露给了太史的女儿。

  日久生情,二人都是谈婚论嫁的年纪,太史的女儿瞒着家人与法章私定了终身。

  再说齐国另一座孤城即墨,此时,即墨守臣病死,军中没有了主将,危难之际没有人争抢太守职位,躲还躲不及,谁都知道燕国军队如果攻城,主将是第一个被抓掉脑袋的。

  选来选去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有人就说了,田单从临淄逃出的时候,截断轴头,用铁皮包裹,迅速逃出,说这个人办法多,懂兵法,又是田家宗族的人,可以做主将,就这样田单稀里糊涂的被拥立为统帅。

  很明显,田单是一位被埋没的将才,做统帅后,他身体力行,与士兵们同吃同住,一同操练,一起巡视城防,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城内军民的气势。

  因为人手不够,田单把宗族的人,包括妻妾全部编入守城的队伍中,严肃纪律,在军法面前一视同仁,深得城中百姓的拥戴。

  再说齐国的各位大臣们,齐湣王一逃再逃,最终被杀,这些大臣们是一散再散,各自逃命,人心涣散。

  当听到王蠋(zhú)不为燕国的利益诱惑,为了名节而死,心里都有不小的触动:“老太傅已经告老还乡,尚有忠义之心,我们这些在位大臣,难道看着君亡国破,甘愿做亡国奴吗?”

  不约而同地来到莒(jǔ)州,投奔王孙贾,寻找世子法章。

  约摸有一年多时间,法章知道这些齐国大臣们真心实意在找自己,便亮明身份。

  太史敫(jiǎo)报告给王孙贾,群臣准备好法驾迎回法章即位,称为襄王。

  同时,与即墨取得联系,相约为犄角之势,抗拒燕兵。

  这两座城,乐毅围三年没有攻克,主要是不想打,想要用怀柔政策感化齐国人自动投降,这样的话,被占领的齐国地盘容易统治。

  出于这种考虑,乐毅撤回军队,距离即墨九里安营,命令军士:“城中老百姓出来砍柴不许擒拿,如果看到困乏饥饿的人赠送食物,冬天没有棉衣服穿得给棉衣。”

  就这样一直僵持了三年。

  再说燕国有一位大夫名叫骑劫,有两膀子力气,喜欢谈论兵书,自命不凡,与太子乐资关系很好。

  骑劫想要执掌兵权,驰骋疆场,他对太子说:“齐王已经死了,没有被攻占的只有莒(jǔ)城和即墨了,乐毅能够六个月连续占领齐国七十余座城,这两座有什么难的?恐怕是他有自己的想法,想让齐国人感受他的恩德,再依靠这些齐国人自立齐王!”

  太子乐就把骑劫的话给燕昭王说了,燕昭王大怒:“我先王之仇,非昌国君(乐毅被封为昌国君)不能报,即使真的做了齐王,难道他的功劳不配吗?”说完,命令把太子乐资拉下去鞭笞(用细主板打屁股)二十,然后派使臣带着自己符节去临淄,拜乐毅为齐王。

  乐毅感动得热泪盈眶,跪着使者面前,以死发誓不接受齐王的封号。

  使者回来如实汇报,燕昭王说:“我固知毅本心,决不会辜负寡人。”

  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才会激发人的能力。

  燕昭王大败齐国,大仇已报,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了,这些日子迷上了神仙法术,一些四处云游的方士落脚燕国,忽悠燕昭王着了迷,这些方士炼金石为神丹给昭王服用。

  这东西能长生吗?半年以后,燕昭王内热发病,死了。

  太子乐资摸摸被细竹板打疼的屁股以后继位,称为惠王。

  田单确实是一位帅才,大家推荐他做了即墨守将,不但提高了城内军民的守城热情,还派出间谍打探燕国的情报,当他得知骑劫想要得到兵权开始算计乐毅,燕太子给父亲打小报告被鞭笞的事以后,长出一口气说:“齐国恢复,要等燕国下一位继承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