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东周故事会>东周故事会之韩赵魏61 廉颇在长平抵抗秦军
  平原君到上党接受投降。封冯亭以三万户,号华陵君,仍为上党守将,其他县十七位守臣,全部封为三千户,可以世袭称侯。

  冯亭闭门痛哭,不愿与平原君见面。

  平原君多次派人去请,冯亭传话说:“我有三不义,不敢见赵国使者。作为守将不能与城池共存亡,一不义;没有国君命令,擅自投降赵国,二不义;用主人的地盘换取自己的富贵,三不义!”

  平原君感叹道:“真是忠臣啊!”亲自到冯亭府门拜访,一连等了三天。

  冯亭被感动了,开门相见,依然垂泪不止,对平原君赵胜说:“交割完毕以后,希望选择其他良将把守上党,我惭愧不敢胜任。”

  平原君再三安慰说:“你的心事,我很清楚,可是你不做守将,会让上党的官员和百姓失望的。”百般恳求,冯亭这才接受赵王的任命,任然担任上党守将,但没接受封赏。看書喇

  平原君安排好上党事务,将要告别回邯郸的时候,冯亭对他说:“上党之所以投降赵国,是因为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与秦国抗衡,希望公子奏明赵王,速派名将,带兵来上党,共同抵御秦军。”

  平原君回来报告,并把冯亭的请求转告给赵王。

  赵孝成王兴高采烈,摆酒设宴祝贺自己扩大地盘,至于派将发兵,认为是以后的事,到时候再说。

  他能等,秦国不允许他等。

  秦国大将王龁(hé)带兵围困上党,冯亭坚守两月,赵国援兵还没有到,便向邯郸告急。

  赵孝成王这才拜廉颇为上将,率兵二十万救援上党,走到长平关,遇到冯亭,才知道上党已经失守,秦兵在后面马上赶来。

  廉颇立即命令,把长平关作为依托,在金门山下,列营筑垒,修筑防御工事,在长平关的东西两边,扎下连营数十座,遥相呼应。

  另外分兵一万给冯亭,让他驻守光狼城;又分兵二万,分别让都尉盖负、盖同统领,驻守东西二座鄣城;安排完毕后,派裨将赵茄带领少量军马探听秦兵消息。

  赵茄领军五千,离开长平关大约二十里,遇到秦国大将司马梗,也是来刺探赵国军情的。

  狭路相逢,赵茄欺负司马梗兵少,直接冲入敌阵开战。

  秦将司马梗眼看支撑不住,秦国第二批人马张唐赶到,秦军士气大振,赵茄心慌手慢,被司马梗一刀斩落车下,乱杀赵兵一阵。

  廉颇得知前哨有失,传令各军各垒用心把守,不要与秦军开战,并且让军士在军营后面掘沟,深数丈,灌满水。

  军士们不理解为什么挖深沟灌水。

  王龁大军开到,距离金门山十里安下营,派兵分别进攻二座鄣城。

  盖负、盖同出战被打败,鄣城失守。

  王龁乘胜攻打光狼城,司马梗奋勇争先,冒着箭雨雷石,第一个登城,大队人马随后破城而入,冯亭败走,逃到金门山大营。

  廉颇放他进营,秦兵又来攻打大营,廉颇传令:“出战者,虽胜也斩。”

  廉颇的营垒修建的牢固,各个营盘遥相呼应,秦军占不到便宜。

  王龁久攻不入,把自己的营盘前移,紧逼廉颇,距离赵军营盘仅仅五里,扎下营寨。

  多次挑战,赵兵始终不出战。

  王龁(hé)说:“廉颇老将,行兵稳重,不可急攻!”

  偏将王陵献计说:“金门山下有一道溪水,名叫杨谷,秦国、赵国的军队都是从道溪中取水饮用,赵军大营在溪水的南边,我们在溪水的西边,水势是从西边流向东南,如果断绝溪水,让溪水不往东流,赵军没有了饮用水,过不了几天,赵国军中必乱,我们趁乱出击,定能获胜。”

  王龁同意,派军兵截断溪水。

  他哪里知道,廉颇早就在营后挖好深沟灌满了水,根本不缺水。

  秦、赵两军相持了四个多月,无论秦军如何挑战,廉颇就是坚守不出,王龁无可奈何,派人禀告秦昭王。

  秦昭王与应侯范睢(suī)商议。

  范睢说:“廉颇老将,与秦军作战多年,知道秦兵强盛,不敢轻易出战。他也知道秦兵道远,后勤补给线长,不能打持久战,故意耗磨时间,等我军疲惫乘机出战。”说到这里,显露出狡诈的眼神,继续说道:“此人不除,攻取赵国不易!”

  秦昭王很了解范睢了,提出了问题就一定有解决办法,问道:“爱卿有什么计策,可以除掉廉颇?”

  范睢让秦王屏去左右后,说道:“要除掉廉颇,要用‘反间计',这么这么做才行,必须花费千金不可。”

  秦王大喜,钱算什么?立即交付范睢千金,让他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