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东周故事会>东周故事会之韩赵魏89 秦王软禁赵国平原君
  秦昭王撤军,回到函谷关,又派人给赵国平原君赵胜送来一封信,赵胜打开信,信上说:

  寡人听说您道德高尚,十分敬佩,很想与您交个朋友,如果您能来秦国做客,我就太荣幸了,寡人愿与君畅饮十日。

  平原君自己不能决定,把信交给赵王,赵王聚集群臣商议。

  相国虞(yú)卿说:“秦,虎狼之国。当年孟尝君到秦国,多亏了鸡鸣狗盗,否则就回不去齐国了。何况现在秦国怀疑魏齐在赵国,平原君不能去。”

  廉颇说:“当年蔺相如带和氏璧单身入秦,能够完璧归赵,使秦国不敢小看赵国。如果不去,秦国必然疑心魏齐在赵国。”

  廉颇肯定跟平原君有过节,否则,凭他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不会用话激平原君,他的意思是说:蔺相如当年敢去,你现在不敢了?

  赵孝成王说:“寡人也认为这是秦王的好意,不应该拒绝!”

  一个小孩懂啥?

  廉颇、赵孝成王两人一唱一和,挺默契,平原君赵胜如果想去,还跟你们商量吗?

  现在不去也得去,赵胜奉命同秦国使者西入函谷关。

  秦昭王见到平原君赵胜,喜出望外,在函谷关每天陪着赵胜喝酒聊天,一连五天,每天酣畅淋漓,由秦国高官和秦王尊贵的客卿轮流作陪。

  赵胜心里明白,秦王把自己叫来,一定不是单单为了喝酒。

  第六天,接着喝,秦王喝得痛快,几杯酒下肚以后,秦王举起杯对平原君赵胜说:“寡人有事求你,如果你能答应,就喝了这一杯。”

  赵胜心里想:这才让我来目的。口中答道:“大王的命令,赵胜怎敢不从?”说完一饮而尽。

  秦昭王说“当年,周文王得到吕尚(姜子牙)称他为太公,齐桓公得到管夷吾称他为仲父,今日,范睢就是寡人的太公、仲父。范丞相的仇人魏齐,藏在你家里,请你派人把他的头带来,用来解除范相的仇恨,寡人感激不尽。”

  赵胜再次向秦王施礼说道:“臣听说这么一句话,‘尊贵的时候交的朋友,是为了在卑贱时相互关怀;富有的时候交的朋友,是为了贫穷是互相帮助。'魏齐,是臣的朋友,即使是真的在臣家了,臣也不忍心伤害他,何况不住呢?”

  还是不承认。

  秦王的脸刷地沉下来了,厉声喝道:“你不交出魏齐,寡人不放你出关半步。”

  赵胜不卑不亢说:“出不出秦国,大王说了算。大王是让我来做客的,现在威胁我,谁对谁错天下只有评论。”

  说完再次施礼。

  秦昭王知道平原君铁了心,不肯辜负魏齐,把他带到咸阳,派人给赵孝成王送出一封信:

  大王的叔父平原君在秦国,我范宰相的仇人魏齐在平原君的家里。魏齐的头早上到,平原君早上即可返程,魏齐的头晚上到,平原君晚上即可返程。不然,寡人亲率大军捉拿魏齐,平原君就留在我这里了,请大王谅解。

  赵孝成王看到信惊慌失措,怎么又要打仗啊!

  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寡人怎么会因为他国逃亡的人,失去我的亲人?”一开场,他就表明态度了,大家还能发表什么意见。br>
  派兵包围平原君府邸,捉拿魏齐。

  魏齐这个人结交的朋友真是侠肝义胆。

  也是因为他的这种嫉恶如仇的性格,不允许对朋友不忠诚,偏听了须贾一面之词,错怪了范睢,结下了冤仇。

  平原君的宾客很多人与魏齐关系莫逆,豪爽的人都有一种气场,接触到这种人都愿意帮助他,乘夜放走了魏齐,魏齐逃到相国虞(yú)卿府中。

  相国虞卿说:“赵王害怕秦国,跟害怕豺狼虎豹一样,给他说什么都不管用,不如去魏国大梁,信陵君招贤纳士,天下逃亡的人很多都投奔了他,而且我与他有交情,他一定会帮忙。”

  说完以后虞卿想了想,一咬牙又说:“既然到了这种地步,我陪你一起去。”把相国大印放在大堂正中的桌案上,给赵孝成王留了一封信答谢,然后收拾行李,两人换了一身平民衣服,逃出赵国。

  到了大梁,虞卿让魏齐待在城外,安慰他说:“信陵君慷慨豪爽,我先去见他,他一定会立刻出迎,不会让你久等的!”

  说是这么说,经历了赵孝成王捉拿魏齐的事,谁敢得罪秦国?虞卿心里没底,才留下魏齐在城外。

  到了信陵君府门前,通报姓名,信陵君这里有专门接待客人的迎客官,迎客官进府禀报。

  信陵君刚解开头发准备洗澡,古人是不剪头发的,认为身体头发皮肤是父母给的,剪掉是对父母的不尊重。

  听说赵国相国单身便服来访,心中大惊,想道:“赵国的相国,怎么会无故来访?”让迎客官回复主人正在洗澡,暂请进府中,询问虞卿的来意。

  这种事没办法隐瞒,虞卿把魏齐得罪了范睢,秦昭王要捉拿他替范睢报仇,自己舍弃相印,陪魏齐来投奔公子,简单说了一遍。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