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东周故事会>第6章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不干正事儿,忠臣们眼不见心不烦,都弃官回乡,周幽王听不到了不同意见,倒是自由自在,朝夕与褒拟在宫作乐。

  褒拟虽然篡位正宫,但从未颜笑。幽王召集乐工歌舞,取悦褒拟,褒拟毫无悦色。

  幽王心中纳闷,问褒拟:“爱卿不喜欢音乐歌舞,喜欢什么啊?”

  褒拟想了想,慢悠悠的说:“我也没什么喜欢的。记的当年手裂锦缎时,那个声音听得悦耳。”

  幽王说:“这好办,何不早说?”即刻命令人搬来锦缎百匹,找来宫中力气大的宫女,站成一排,手拿不同锦缎,依次开撕。

  幽王看了哈哈大笑,再看褒拟嘴角瞬间微微一扬,然后,依旧不见笑脸。

  幽王问:“爱卿为何不笑?”

  褒拟淡淡地说:“妾一生不爱笑。”

  幽王耍犟,说:“朕必使卿笑逐颜开。”干这种事还挺执着。

  便下令:“不管宫内宫外任何人等,有能使褒后一笑者,赏赐千金。”

  几天后,石父晃动狡猾的脑袋向幽王献计:“大王,当年先王因西戎强盛,为了预防他入侵,就在俪山之下,设置了烟墩二十多所,还做了数十架巨鼓放在那里,如有贼寇入侵,点放狼烟,直冲霄汉,附近诸侯看到狼烟,发兵来救,即时大鼓齐鸣,催促兵马。数年以来,天下太平,烽火从来没有点燃过。大王要让王后欢笑,可与王后同游玩俪山,举烽烟,擂巨鼓,催促诸侯援兵急至,来了又没有贼寇,众诸侯手足无措的样子,王后看了必定欢喜。”

  周朝实行分封制,分封制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不太清楚,但是分封制是当时最适合的政治制度了。周天子(周王)处在至高无上的绝对统治地位。

  从周朝开始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被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

  嫡长子是妻子生的第一儿子,庶子是妾生的儿子,无论年龄大小,这些儿子的地位都不如嫡长子;在宗族上,嫡长子的这一支被称为大宗,其他的称为小宗。

  诸侯对天子有五项义务:第一、服从周天子的命令;第二、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第三、随从作战;第四、交纳贡赋;第五、朝觐述职的义务。

  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级别,公爵级别最高,男爵最低。

  各国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自己的职位也是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称为卿大夫。

  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

  这样,在当时根据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联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

  士作为贵族中最低的一级,接近于平民,一些有知识有能力的平民可以转变成士,士因为没有封地,比较自由。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固定,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

  周幽王听了石父的建议让到烽火台点起烽烟,把诸侯们骗来,逗褒拟娘娘高兴,抬手“啪”一拍石父脑袋,笑道“这脑袋真好用,哈哈,此计甚妙!”

  一帮混球。

  第二日,与褒后并驾前往骊山游玩,在楼阁之上设宴摆酒,此时天色已晚,传令点烽火。

  随行司徒郑伯友闻命大惊,赶忙跑过去跪在幽王面前上奏说:“先王设置烟墩,与诸侯约定,以备贼寇入侵。今日无故举烽,是戏弄诸侯。如果异日贼寇入侵,偶有不测,再点烽火,诸侯必不来救。千万不可把军事约定做儿戏。”

  幽王兴致正浓,正要等着好戏看,听郑伯友这一阻拦,毫不在意的说:“现如今天下太平,兵战已绝!朕今日与王后出游,无事消遣,招诸侯来此共饮,岂不是美事。不必多言,他日如果有事,也跟你没关系。”

  司徒郑伯友被哄到一边,幽王大举烽火,擂起大鼓。

  鼓声如雷,火光冲天,好不壮观。看書溂

  各诸侯国的探马哨兵立即把这紧急情况报告给自己的诸侯王,各镇诸侯认为镐京遇到危险,一个个即刻披挂上车,领兵点将,急行军连夜赶赴俪山,到这儿一看,只见楼阁之上翩翩舞影,管弦之音荡漾,幽王与褒拟饮酒作乐,幽王传旨感谢诸侯:“现在没有外寇,辛苦你们跋涉而来,上楼来领赏酒喝。”

  各诸侯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想:“耳听不如眼见,周国将要灭亡了!”愤愤然卷旗而回。

  褒拟在楼上,手扶栏杆望见诸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回,心急火燎的来了没有一点事,不觉的抚掌大笑。

  周幽王看褒拟高兴了,也十分得意:“爱卿一笑,百媚俱生,这全石父的功劳!”遂以千金奖赏石父。

  现今俗语说“千金买笑”,就指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