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神级透视眼>第328章 天价画作
  老太太思考一下,她又看了一眼周围的人群,点点头:“好吧。”

  陈阳拿起那幅画,她起身跟在陈阳后面,向银行走去。

  林老和林宝怡也缓缓的跟着,两个人打量着陈阳的背影,嘴角边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到了银行门口,陈阳给她转了账,然后把银行卡还给她。

  老太太一愣,忽然只觉得兜里一阵震动,她掏出一只老年机,低头看了一眼。猛然间抬起头,不敢相信的望着陈阳。

  “你……你给我转了五十万?”

  “嘘。”陈阳突然伸手阻止她,“老人家,小点声!刚才那里人太多,我不敢给你这么多钱,怕有坏人打你的主意!”

  “你卖的那些东西只有这幅画值些钱,其余的东西根本卖不了几个钱,那些东西你也别要了,赶紧坐车回家吧。”

  老太太双目紧紧盯着陈阳,浑浊的眼睛突然闪闪发亮:“小伙子,你是个好人!真是大好人呐。”

  陈阳微微一笑。

  “老人家别这么说,这是你的东西值钱!我也不好太占你的便宜!”

  陈阳虽然喜欢在地摊上捡漏,但是面对这么一位七十多岁的乡下老太太,他总是于心不忍,稍微多给一些,自己良心上也过得去。

  老太太知道,既然他给自己这么多,那这幅画的价值肯定远远超出这个数,她也不是那些蛮横不讲理之人,没有再趁机多要。

  “好!我听你的,那些东西也都不要了!这就回家!”

  老太太脸色激动不已,伸出干枯的手掌,拍了拍陈阳的手背,缓缓的转身离开。

  等她走远,林宝怡和林老才缓缓走上前,三个人望着老太太蹒跚的身影,不由得都是心头一酸。

  “陈阳,那幅画是谁的作品?”林老突然问道。

  “郑板桥!”

  “郑板桥?”林宝怡吃了一惊。“竟然能够淘到郑板桥的真品?你的运气实在太好了!”

  “这也多亏了你们,要不然我也不会到这儿来!”陈阳笑道。

  “是郑板桥的《修竹新篁图》吗?”林宝怡问。“上面没有任何题款,怎么看不像?”

  陈阳缓缓的道:“不是《修竹新篁图》!也的确没有他的题字和印章,但确确实实是他的真品!应该是他不太出名的作品吧?”

  “就是那个号称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不是诗书画三绝?”林老也多少知道一些郑板桥的名气。

  “我看那幅画右侧的竹子已经有些损毁了,这是不是极大的影响它的价值?”

  陈阳点点头。

  “看他的画风非常老道,也不是他未成名之前的作品,应该是扬名天下之后的画作,可能并没有在朋友士林中流传,这幅画就显得寂寂无名!”

  “没有他的题诗、题跋和印章,非常影响这幅画的价值!而他画作又有一些残毁,至少要折损三分之一,现在这幅画如果拍卖的话,可能也就在一千万左右。”

  刚才透视之眼已经清晰的显示,市场价在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之间。而陈阳觉得这幅画如果在拍卖行的话,未必能够达到顶峰。

  除非能够找大师重新修复,才有可能拍到一千五百万。但他自己不懂修复术,他又不好又去求李重楼,李重楼修复画作也并不太拿手,他最精通的是玉器和瓷器。

  陈阳现在只能暂时打消这个念头。

  “就算现在不怎么值钱,但是随着人们的古董热越来越高涨,但是市面上的宝贝越来越少,肯定以后价格会越来越高的!”林宝怡道,“而这种算是小众的作品,以后升值的空间会更大!”

  “的确如此。我也觉得暂时先留在手里,以后再说。”

  林老有些欣慰的望了一眼陈阳,虽然陈阳给了那个老太太五十万,比起一千万的价格,实在是九牛一毛。

  但是若换了旁人,肯定一分钱不会多,只会按照价格给她三百,甚至有可能还会压价。这个小伙子的确心里非常善良。

  林宝怡也想到这个问题,嘿嘿一笑。

  “陈阳,你这是遇到通情达理的老太太了!如果遇到那些翻脸不认人的,一听到你主动给他加价,她当即反悔,肯定就不卖给你了,你也没辙!”看書喇

  陈阳笑道:“那样的人毕竟还是少数!我也是看人面相慈和,才会多付一些!如果真遇到那些尖酸刻薄的,我可不会充当滥好人!”

  三人说说笑笑走到车旁,林老和林宝怡都邀请陈阳去家里,陈阳婉拒,说以后肯定登门拜访。三人各自上了车,分别离开。

  陈阳回到古董店,却见李重楼正在和吴浩文聊天。

  李重楼一见他手中的东西,顿时眼睛一亮:“又得到什么好东西了?”说着随手拿过来。

  他刚一打开,惊呼出声:“郑板桥的画?”

  吴浩文也急忙伸头张望,他也是惊讶不已。

  “的确是郑板桥的!好像还是不怎么知名的作品!”

  李重楼双目紧紧盯着这幅画,先是啧啧赞叹,随后不住摇头。

  “可惜了,有些损毁!唉,我的修补画作不太精通,我们本市的都没有这样的修补大师!除非上京城找那几个屈指可数的书画修补大师!”

  “但是,他们等闲根本不给外人作!”

  陈阳笑道:“无所谓!先留在手里再说!”

  吴浩文也安慰道:“目前也只能如此了!等你以后人脉广了,哪怕不想修复了,找一个数一数二的大画家,在这右侧重新画上一只竹子,说不定能够让这幅画顿时身价暴涨呢!”

  白静怡接口道:“老师,徐悲鸿那种大师,我们国家一共才出来几位?不是人人都能够遇到的!”

  吴浩文笑道:“这倒也是!”

  民国时期,徐悲鸿在国外学习回来,偶然发现一副郑板桥的竹子画,他觉得右侧的竹子上太过单调,竟然亲自动笔,给那幅竹子上添加了几片叶子。

  这件事虽然引得众人议论纷纷,但那幅画,却因为徐悲鸿的几笔,顿时多增加三千五百万。

  陈阳心念一动,自己虽然精通了绘画技术,但却不敢保证能够完全模仿出郑板桥的风格。

  “那有何难?找不到人画,我自己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