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丫鬟满月>第66章 长房长子
  因着各房人到齐了,后堂便摆了三桌,女眷人多,坐了两桌,男人们一桌,之间用屏风隔起来。

  因着是新妇第一次吃婆家的饭,所以早上这些饭菜,比之午饭,只是将米饭换成了粥,其他没什么两样,倒是很是丰盛。

  吃饭期间,何遇欢借着吃饭,将各人的表情尽收眼底。祝家饭桌上不讲究说话,也没有她们何家那样,媳妇要伺候公婆用饭完了之后才能吃的规矩,也没有小一辈要比晚辈少几个菜的规矩。

  起先见着这样,她还有些不安,打算站起来给祖母和婆婆添菜添茶来着,不想八姑娘祝芸婳早注意到她了,跟她低语说了这些规矩,这倒是叫她稍微放松些。

  大家正在默默吃饭,严氏拿了帕子,擦了擦嘴角,环顾一圈,见着何氏正想要夹一筷子鱼块,恰好在她这边,便顺手夹了一块到她碗里。

  何遇欢本来纠结了很久要不要吃口鱼,筷子正要去夹,便见着大伯母严氏夹给她了,急忙道谢:“谢谢大伯母。”

  众人也看向她这边,倒叫她不好意思起来,那块鱼肉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这孩子,客气什么?吃你的就是了,咱们家规矩少,不饿着肚子就行。”严氏慈母一般笑着对何氏道。

  一旁的江氏见样子,心内鄙夷着严氏惯会做好人,只是又有些疑惑,怎么她今天如此反常。之前见礼的时候,一句带刺的话也没说,这会还对着她们房中的人和颜悦色的,这不正常!

  “母亲,有一事儿媳不知当讲不当讲。”严氏笑着开口,却是对着旁边的老太太说的。

  祝老太太正吃着旁边嬷嬷夹给她的一筷子脆笋就着碧根粥,她年纪大了,吃不得多少荤腥,更何况是早饭,自个嫌弃油腻,便只叫身边的嬷嬷夹了脆爽的笋子就饭。

  “不当讲就别说,好好吃饭。”祝老太太也不客气,打扰她吃饭,别想着她有好话。

  “呵呵呵,老太太这是什么话?儿媳也是为着咱们家好。”严氏略有些尴尬,却不过一会便好了。

  她脸皮厚,祝老太太当面驳她,她面上也不恼,心内却想的是,要不是为着我家祝承澜,我能这么低声下气对你?

  “儿媳想的是,这三房珂哥儿已然成亲了,便算是大人了,咱们家这孙子辈也不该如此单薄。”严氏厚着脸皮笑着说道。

  “你想说什么?”祝老太太说着话手里嘴里却不停,又拿一双精明的眼,瞧了严氏一眼。看書溂

  “这么久了,澜哥儿和他媳妇,也该出来走动走动了吧。”严氏也懒怠跟祝老太太打机锋,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自己从中元节就想着的话。

  自从发生那件事情之后,祝老太太便对着她家嫡子不喜,前两年发配回炬州老家不叫回来,这两年好不容易回了淮京,却也不叫见人。

  对外只说是养病,可严氏心内明白,老太太心里还是不满,就拿最近的事情来说,这往常都是得脸的家下人在中元节回炬州老家祭祀,今年却将这晦气的差事给了她家澜哥儿,气的她当时就摔了心爱的青州汝瓷的白玉茶盏。

  趁着这新妇进门的日子,她一定要跟老太太说明白,定要放她家澜哥儿和他媳妇出来,再叫关着,恐怕以后前程都堪忧。

  “大嫂这话却心急些,婆母自有定夺,还需从长计议。”韩氏见着大嫂说这话,顿时明白她要说什么,急忙放下碗筷,笑着插话道。

  她在老太太面前,自来都是严氏和江氏的和事佬。若是严氏或者江氏说了什么不好的话,都是她来描补的。

  谁叫她们二房不是老太太亲生的嫡子呢,真的是憋屈。这却又不想跟四房一样,脱离开这富贵的祝家,去外面自己讨生活。

  眼见着三房嫡子成亲,四房一个人都没来观礼。虽没见着祝老太太责备,但却将今年中秋的礼,回的比往年差的多的多,若说这不是祝老太太的手笔,韩氏是万不敢信的。

  韩氏说了这话,一时间桌子上气氛也有些凝固。

  “先吃饭,吃了再说。”静默了许久,祝老太太开了口,依旧拿着筷子吃了两口。

  “婆母,澜哥儿也是您看着长大的,您就算不待见他,也要为着咱们家的名声着想啊。”严氏见着这老婆子想要含糊着,蒙混过关,又高声说了句。

  “我往常对着你是不是太温和了些,纵得你不知天高地厚起来了?”祝老太太一边严肃着脸骂道,一边摔了筷子,已然气急的模样。

  “老太太息怒。”众人见状,忙起来行礼,劝道。

  只严氏依旧稳稳坐着。

  “各人吃罢了吧,回各处去吧。”祝老太太压着自己的怒火说道,“你跟我进来。”说的是严氏。

  老太太内心再火大,可毕竟第一天新孙媳妇一桌子用饭,也不可太做的难看,只这严氏越来越不像话了,怕她再说出什么,只好赶人。

  何遇欢见着席面如此,心内大骇,正惊恐不知如何,旁边一只手伸了过来,握住了她的手。

  抬眼一看,却是八姑娘,对上她的眼,却是安慰她的意思,这才放心不少,又一时心内感激,对她眨了一下眼,以示感谢。

  男人那边离得远,且用屏风挡着,也听不见什么。忽见一个小丫鬟来传话,说是早饭可以撤了。他们这一桌子早吃完了,只等着老太太发话而已,听见如此,便陆续告辞而去。

  众人陆续散了,严氏却还坐着没动,只低头想着,待会该如何叫这老婆子同意放澜哥儿出来。

  “大太太,且进来吧,老太太要说几句话。”老太太身边的许嬷嬷前来传话。

  这许嬷嬷年轻时是祝老太太身边的陪嫁,后来嫁给老太爷身边的管家,成为陪房。

  她本姓不姓许,是随了夫家的姓,一直伺候祝老太太到老,老太太最是信任她,加上她也舍不得与祝老太太的主仆情谊,便一直伺候着。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