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玄幻奇幻>一剑一凡人>第100章 云鸿之死
  古色古香的房间,雕龙刻凤的床榻,一迟暮男人正侧卧在床,形容消瘦,双眼深陷,须发稀疏,谁能想到这就是前半生戎马战天下,后半生励精图治安天下的大奉国开国君王云鸿。

  君王背靠龙塌,眼睛微眯,勉强半坐着,似乎在等待什么人。床前,最受宠的妃子,燕妃正一脸不舍地看着陛下,两行清泪无声的滑落脸颊,作为从域外嫁过来的妃子,孤苦无依,本是棋子,然而君王却给了她莫大的宠爱,让她感觉这里比故国更加亲切,只是好景不长,短短几年光阴,君王就要离她而去,想想后面的日子,甚是悲凉。

  寝宫外的大厅内,站着一干大臣,这些人天刚亮就来了,似乎是商量好了一样,竟不约而同来了,显然有人通知他们了。不过她却暗暗感到庆幸,因为太子还是被及时送出宫了,不然必定成为这位冷血皇叔篡位的牺牲品,只是这里面牵扯了太多的人,甚至还有她的皇兄,所以无论如何她都要将今天这场戏唱完,不管结果如何。

  “靖王殿下驾到”,守宫太监一声长唤,胡公公已经带着靖王一行人来到离寝宫大厅不远的地方,靖王在两位红甲白袍战将的护卫下大步走向大厅。一进门看着大厅里站着这么多大臣,靖王脸上先是露出一丝惊疑之色,随即又迅速消失,变成一副冷漠姿态,身穿金甲,腰配军刀昂首挺胸地走进大厅,并且在其他人的注视下站在了最前面,和所有人一起等待最后的那一刻。

  与靖王的冷静不同,大臣们神色各异,有的一脸惊讶,有的眉头紧锁,有的却一脸谄笑,此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在因为靖王的到来而开始打着各自的算盘。

  “陛下召见靖王殿下”,刚进内室没多久的胡公公又出来传话,靖王殿下听了随即跟着走了进去,两红甲战将则守在内室门口,大臣们更是面面相觑,不知这靖王何意,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皇兄,我来看你来了”,靖王刚进入内室便喊了起来,一边喊着,一边跑向龙塌,随即,“扑通”一声,直接跪在了君王龙塌之前,面露悲伤之情,念道:“皇兄,您睁开眼看看我,臣弟来看你了”,眼中含泪。

  或许是听到了靖王的大嗓门,一直神志不清的君王忽然吃力地睁开了双眼,眼神之中先是闪过一丝惊疑之色,随后平静下来,他紧紧地握住靖王的双手,眼神温和地看着他,这是一位兄长看弟弟的眼神,充满着慈爱。

  或许是想起了兄弟情深,想起了两人年轻时候一起出生入死,一向杀伐果断的靖王心中竟也升起了几分悲凉之意,看着眼前憔悴不堪的皇兄,靖王有些不忍,坐到床边转过去对着站在旁边的皇妃说道:“太医看了吗,怎么会这样”

  “启禀皇叔,太医看过了,陛下一个月以前先是感染风寒,本以为吃点上好的药就能痊愈,然而陛下病情不但没好反而开始变得神志不清无法言语,太医们束手无策,陛下现在连我都不认识了”,皇妃一边说着,一边擦着眼泪,模样倒是极其楚楚动人。

  “这群庸医,一个风寒都治不好,真是死有余辜,都给我斩了”,靖王听了突然圆眼怒睁道。

  还没等他说完,君王突然攥紧靖王的手,闭着眼,吃力地摇着头,靖王知道一向仁义的陛下是不允许自己把太医们都杀了,只能叹了口气说道:“陛下操劳国事,以致身体过于疲乏,这才导致寒气入体,邪气入侵,日后要多注意些”。

  说话间,一阵歪风吹了进来,寒彻入骨,云鸿一口鲜血吐了出来,靖王的金甲也被沾到了,侍女们是吓得赶紧过来给陛下擦拭,然而已经奄奄一息的云鸿抬起头直直地竖起手臂,指向前方,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前方。

  靖王和侍女们都不知道陛下何意,只能顺着他的手看过去,前方摆着的是他用的书桌,书桌后面是一叠书架,靖王给胡公公示意,胡公公连忙跑过去,从桌上拿起一本书,然而云鸿没有放下手臂,公公又拿起桌上摆着的文房四宝,以为他要写诏,云鸿依旧指着,看来都不是,没有人知道他到底什么意思。

  站在旁边一直未动的皇妃突然走过去,打开书架下面的柜子,捧出一个精致的红色小木匣,举起来给云鸿看,一直盯着前方的云鸿眼神突然松动了,手臂也放了下来,这应该就是他所指之物,随后皇妃端着木匣在靖王的注视之下走了过来。

  皇妃将木匣放在皇帝床边,所有人都盯着这个木匣,云鸿的嗓子动了下,眼神死死的盯着靖王的腰,这次靖王似乎明白了君王的意思,将腰间佩刀取了下来,同样放在床边,一把镶嵌着红色宝石的军刀,极其亮眼,君王一只手握紧军刀,另一只手指着木盒,并看向皇妃,皇妃见状立马弯下腰将木盒捧起。

  云鸿朝着皇妃点了点头,皇妃立马会意,将手中的木盒转身递给靖王,靖王来不及思考,连忙低头举手将这木盒接下。

  与此同时,油尽灯枯的云鸿终于再也坚持不住,直挺挺地倒了下去,手里却紧握着靖王殿下的那把宝刀,脸上带着一丝异样的笑容,守在外边的太医连忙被宣进来查看,站在旁边的靖王心里却是一阵忐忑不安。

  “启禀皇妃娘娘,靖王殿下,陛下归天了”,太医说完,立马跪倒在地,身后的侍女太监们也一下子哭泣起来。

  “皇兄”,手里端着木匣子的靖王有点怅然,嘴里念叨着,似乎还沉浸在皇兄刚才的举止当中。

  “殿下,陛下归天,还望您能出来主持大局”,皇妃突然朝着靖王弯腰鞠躬,靖王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扶起皇妃,镇定地说道:“皇妃娘娘,陛下既已归天,我等自当尽心竭力辅佐太子殿下,这是臣子的本分”。

  “所有人全部退出去不准喧哗,我有要事要和皇叔商量”,皇妃一声令下,屋内所有人包括太监侍女太医全部退了出去,只留下靖王和皇妃。

  “皇叔有所不知,宫中最近发生了怪事了”。

  “怪事?”,云泽听了一脸惊讶。

  “陛下上个月过五十大寿,其他五国都派出使者前来祝寿,特别是楚国,和大奉一向交恶,竟然也派人过来祝贺”。

  “这个我知道的,很早之前楚王就致信皇兄,希望能够化解两国仇恨,此次祝寿我想就是两人定下的契机,使者过境之时,还是我亲自接待的”。

  “皇叔,楚国送出的贺礼竟然是一位异域女子,长得十分妖娆,陛下向来对纳妃之事并不热衷,但是这次他竟然接受了这个女子”。

  “或许陛下也想换换口味呢,又或者不好意思拂了楚王面子呢”,靖王听了不怀好意地说道。

  “陛下想纳妃,自然是可以的,但是这个异域女子来了没几天,竟然离奇消失了,随后陛下便病倒了,我想这其中一定有问题,绝对是楚人捣的鬼”。看書喇

  “竟有这种事?”,云泽有些将信将疑,楚人送礼的事他是知道的,皇妃应该不会拿这个事骗自己,只是一个人如何能凭空消失呢,他的心里也开始疑惑起来,看来并非每件事都在自己掌握之中。

  “这件事还有谁知道?”,云泽追问道。

  “那位神秘女子消失后,为了不引起皇宫大乱,我特意封锁了消息,知道这个事的几个宫女都被我关了起来,皇叔可以随时宣召,但是最骇人的是这个女子消失之后,太子没几天也跟着消失了”。

  听到皇妃这样说,云泽眉头一皱,因为太子的行踪他是知道的,显然皇妃在跟自己撒谎,但是他没说破,两个人都是演戏的高手,半真半假。

  “这么说都是楚人的阴谋了,那个红衣女子说不定在宫内还有内线,不然凭她一个人怎么可能在守卫森严的宫中将太子掳走呢,难道会妖法不成?”,云泽一边说着,一边盯着皇妃,眼神中满是怀疑,那神情似乎要将太子失踪的事按到皇妃头上。

  “靖王殿下不必用这种眼神看我,太子虽非我亲生,然先皇后去世很早,我早就把他当成自家骨肉,视如己出,想害他又怎么会等到此时,在此风口浪尖之际,我更不会做此蠢事,大奉和拓跋家族一向交好,就算我要害他,我皇兄也不会同意”,皇妃面不改色,义正严词地说着。

  靖王突然微微一笑,对眼前的这位皇妃倒是生出几分刮目相看之感,明明就是她协助太子出宫,现在却把所有的事都推给那个红衣女子,还将自己身后的拓跋家族抬了出来,心思不可谓不缜密。

  “我也只是猜测而已,不过陛下只有这么一个皇子,就这样没了,这大奉国谁来继承呢”,云泽立马将话题引到这奉国传承之上,同时好奇地打量着手里的木盒子。

  “如今太子被掳,我想由您来继承这大位最合适不过了”。

  “由我来继承?陛下至死都没开口更没遗诏,我如何当得这奉国之主,殿外的大臣们也不会同意,强行登基只怕会引起更大的动荡”,皇叔摇了摇头。

  “皇叔此言差矣,陛下已经同意您来继承皇位,你手中之物便是信物”,皇妃指了指靖王手中的木盒子。

  “这个是信物?这里面装的是什么?”靖王有点吃惊地问道。

  “这是传国玉玺,陛下将此传国玉玺交给你,这意思还不够明显吗,我想就算太子在这,陛下也是愿意将这帝位传给你的,毕竟论才华论声望,您都无愧于陛下的信任的?”

  “传国玉玺?”,靖王听得有些吃惊,刚想打开,却又停手了,一向多疑的他此刻硬是将手缩回,既然皇妃说里面是传国玉玺,何必再去打开,万一不是,岂不麻烦。

  “原来皇兄是这个意思,我竟没想到,那我便权且僭越下,等找回我那皇侄,我再传位给他也不迟,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吶”,靖王转了转手中的盒子,爱不释手,黄天不负有心人,这君王之位终究还是自己的。

  “那就请皇叔宣布吧,还望殿下以后对我们这些前朝遗孤宽容点”皇妃突然俯身下跪。

  面露喜色的靖王连忙将皇妃扶了起来,这时的他志满意得,看着眼前的皇妃更顺眼了,不光拥有异域之美,论胆略才智更是令人印象深刻,靖王一把将皇妃扶了起来,忍不住摸了摸皇妃的玉手,眼中满是贪婪。

  “还请殿下别误了大事啊,外面群臣等着呢”,皇妃连忙将手缩了回去,同时慢慢走回龙塌,跪倒在地哭泣起来。

  靖王也跟着走了过去,也许是有点惭愧,靖王走到龙塌面前,先是深深鞠了一躬,起身看到云鸿手中还攥着自己的宝刀,靖王忽然明白了,皇兄用玉玺换走他的军刀,无非是想让他停止杀戮,厚待遗孤,临死之前还能想到这些,不愧是仁君,云泽对自己的这位皇兄又敬佩了几分。

  靖王没有拿回自己的军刀,而是转身朝着殿外走去。

  外面大厅内,群臣们还在窃窃私语,看见靖王手中捧着个盒子走了出来,这才安静下来。

  靖王的两位红甲将军也是紧紧跟随着,一脸警惕地看着众人。

  “先帝驾崩了”,一脸哀伤的靖王走到中间位置突然大声哀嚎起来,群臣们听了也纷纷跟着跪地哭诉起来,一时间寝宫内哀声一片。

  约莫过了一会,厅内突然有大臣喊道:“既然陛下已经归天,还请新君即位,也好主持大事啊”,众人闻言纷纷看去,说话的正是内阁大学士柳元白。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