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玄幻奇幻>一剑一凡人>第114章 风起洛州(四)
  李沐贤掀开窗帘,朝外边看去。

  “不愧是镇南王的首府,这洛州城的气象果然不一样啊!”

  此时的洛州城内,车水马龙,十分繁华热闹,在沈靖忠的安排下,通往王府的主干道早已被清了出来,干道旁皆是持枪而立的士兵,百姓们则站在外围观看钦差大臣的车队,用手做着欢迎的姿势,好一一幅官民融洽的画面。

  此情此景,让李沐贤十分满意,内心的虚荣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是他第一次来镇南王的洛州,也是第一次被皇帝陛下任命为钦差大臣,心里难免有些得意,而沈靖忠今日为他所做的排场确实到位。

  “常公公,要不要出去说两句?”

  “哼,你是钦差大臣,又不是我,你想说便说,哀家没这个兴趣!”

  常福白了他一眼,随即竟闭上双眼,做出一副闭目养神之态。

  李沐贤朝卫南山使了个眼色,卫南山会意,立马走出了马车,很快,李沐贤在卫南山的搀扶下,也走出了马车。

  站在大路两侧围观的百姓看见钦差出来了,立马开始高呼:

  “参见钦差大人!”

  “钦差大人辛苦了!”

  ——

  百姓们一边高声喊着,一边纷纷下跪迎接,欢呼声此起彼伏,蔚为壮观,看得出来洛州城内的百姓是多么的欢迎钦差大臣,这一刻李沐贤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为官几十年,今日似乎才是自己的高光时刻,毕竟被几万百姓自愿下跪迎接,这种待遇,可不是每个当官都能做到的,但却是每个当官的都想拥有的。

  李沐贤怎么也没想到从未来过洛州的自己竟然会受到当地百姓们的夹道欢迎,此情景,让他感动地热泪盈眶,他连忙举手示意大家伙站了起来。

  这时候镇南王也下来了,后面跟着他的儿子以及阴先生,镇南王先是和李沐贤招了招手,李沐贤也向其致谢,他自然知道这一切都是镇南王为他安排的,但即便如此,他也领了镇南王这份情。

  场外百姓还在不停地喊着“钦差大人辛苦了之类的话”,镇南王抬起手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乡亲们,这是从京城未来的钦差大臣李尚书,就让他给我们讲几句吧!”

  “好!”

  镇南王说完,带头鼓起了掌声,百姓们也跟着一起鼓掌。

  李沐贤清了清嗓子,看了看四周的人群,他先是大声喊道:“为百姓服务,不辛苦!李某在这谢谢乡亲们!”

  场上再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坐在车中的常福虽然没有下来,但是也偷偷掀开了车帘,刚好看见李沐贤那一副爱民如子的模样,忍不住骂道:

  “好你个李沐贤,说得跟真的似的,哀家都替你臊得慌!”

  说完,立马又将车帘拉了下来。

  “此次李某是奉陛下圣命前来洛州,就是为了上传天恩,体察民情,李某知道,去年在这发生了两件事,一是蝗灾,二是战乱,大家受苦了,所以陛下特命我等前来犒劳你们,帮助你们脱离眼下之困!所以你们有什么困难尽可以跟我讲,我一定会帮助到大家!好不好?”

  “好!”

  “这个尚书还真是会说,到底做过大学士,就是不一样!”

  沈靖忠对身边的阴先生轻声说道。

  “哈哈,那还不是王爷安排的,让他说吧,只要他满意了,我想洛州的百姓和王爷一样,都愿意听的!”

  “只是车内那位瘟神没出来,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啊!”

  沈靖忠脸上露出一丝不悦。

  “父王何必跟他一般见识,毕竟他又不是钦差大臣!”

  沈彬一边说着,一边朝那边的马车看了一眼。

  “我儿说得有理!”

  李沐贤一时兴起,说得吐沫横飞,然而他没注意到的是,此刻在人群里已有人将其盯上了。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钦差大臣今日会到洛州?”

  人群后面,李一凡一边跟随众人一起聆听钦差教诲,一边冲着身边的卢翠萍问道。

  “也就比你早一点,昨晚刚知道!”

  卢翠萍回答道,说完脸上掠过一丝笑意。

  “现在镇南王就在那,你想和他说什么,现在不是刚好有机会?”

  卢翠萍摇了摇头说道:“还要再等会!”

  看着卢翠萍那不慌不忙的神情,李一凡有些僵住了,不知道卢翠萍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去?”

  “自然是等他们都进了王府”,卢翠萍擦了擦脸上的汗珠埋怨道:“这钦差也太能说了吧,他不累吗?”

  “进了王府?你还有进去的机会吗?”

  李一凡不解地问道,毕竟现在镇南王就在这里,直接上去问,镇南王肯定措手不及,说不定就能说出真相,而且两人还有逃跑的可能,毕竟这里这么多人,钦差大臣又在这,镇南王是不敢光天化日就把他们杀了,可是一旦进了王府,且不说有没有机会进去,就算进去了,那还能活着出来吗?如果出不来了,那还怎么上京城告御状,就算知道了真相也是徒劳!

  “放心,我自有道理,你就等着看好戏吧!”

  卢翠萍依旧是一脸的自信,李一凡自然猜不出她的自信从何而来,只能默默等待着。

  除了李一凡和卢翠萍,离这不远的百花阁上也有一名红衣女子在默默看着下面的街道,她一边看着,一边轻轻抚弄着怀里的琵琶,百花阁乃是洛州城内的青楼场所,而这名女子早在数日前便来到了这百花阁,只因其谈得一手好琵琶,便成了这百花阁的常驻艺人。

  虽是卖艺不卖身,但是只要进了这百花阁,那些一开始自诩为卖艺不卖身的艺人最终渐渐也会沦为青楼女子,所以卖艺不卖身对百花阁来讲不过是句空话。

  不过这名女子却是个例外,自她来了百花阁后,先是住进了之前百花阁头牌所住的房间不说,来这的每个男子没一个敢对其有非分之想,个个都成了翩翩君子,只听琵琶,不谈风月。

  就在女子百无聊赖地看着街道上的人群时,一名丫鬟走了进来,在其耳边低声说了几句,红衣女子听完,露出一道极其魅惑的笑容,没多久,百花阁阁楼之上传来阵阵悦耳的琵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