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重生90,我把怀孕媳妇宠上天>第124章 配合调查
  端惯铁饭碗的人们,对改制是恐惧而不解,都觉得一旦改制,自己的饭碗就不保,因此又有人来调查组驻地闹事,说厂子领导班子除了吃吃喝喝,没别的问题。

  听到这些,调查组的领导眉头皱地更紧:查,给我使劲儿查,吃的喝的都特么给我吐出来!

  郑德胜也少不了要配合调查,不过好在他一直都能独善其身,即使有不干净的时候,也都尽力把自己摘地干干净净,加上财务人员一向对郑德胜印象都不错,一致口径说郑德胜不知情,这让郑德胜躲过一劫。

  这天,郑德胜从调查组回家后,仿佛被人活生生剥掉一层皮。

  他让老伴儿张罗一桌子饭菜,喊何帅和冯进忠过来,要好好喝上几杯,醉了,就算给过去画上句号。

  源县城建公司正在筹划中,冯进忠打算将自己这些人马正规化,席间,他将自己的想法说来,郑德胜却频频摇头。

  “咱们县那点工程,你还能不知道?层层卡要,到你手里那点钱,也就够造个豆腐渣……”

  冯进忠自然清楚,可还是心有不甘,说钱大拿用他老婆的名义也成立了工程队,正在跟他竞争。

  何帅回忆,再过一二年,就是源县大面积拆迁开始的时候,许多包工头都是那时候发财的,钱大拿什么时候开始盖房子他并不知道,但是他利用工程队洗钱那是一定的。

  郑德胜斜眼看冯进忠:“你凭啥跟钱大拿竞争?你有他的人脉,还是有他的手段?”

  冯进忠头一扬:“都没有,但咱有的过硬的技术!别看我盖财政局家属楼有私心,但绝对都是真材实料!”

  何帅记得冯进忠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冯进忠也觉察到何帅那憋笑的模样,有点心虚地解释:“都符合国家标准——最低标准那也是标准。不过我可敢肯定,源县没有第二栋比我盖的更好!”

  郑德胜嫌弃地看他:“你要竞争也行,先说好我帮不了你。我别的不信,就信良心。就说这次调查组检查,幸亏我从前就反对魏锋行事,就算他有两次硬把我拉下水,财务也知道我是不得已,都没把我供出去。”

  郑德胜说着,感慨良多。魏锋硬塞他的那点钱,拿出来都得被人笑话,用着也不安心,索性匿名都给捐了。

  冯进忠听郑德胜这么说,也跟着点头:“干工程这玩意,那真是良心活,我认识那些个信这信那又吃素的,都特么心里不安生。你看我,大鱼大肉吃得下,为啥?咱紧跟国家标准——最低标准也是标准。”

  说完,他摸着自己的大金溜子,问何帅,对此有什么看法。

  何帅坦言:“干工程,尤其市政工程,赚钱就得水,不水就赚不到啥钱,要不就有能耐把一百万的造价说成两百万。”

  冯进忠嘿嘿一一笑,重重拍了拍何帅:“你小子,不如跟我干工程吧,血赚!”

  何帅摇头,郑德胜也否定冯进忠的想法,要何帅踏踏实实做个明朗的人。

  何帅前世就是做工程的,对此自然了然。这一世,他已经有了别的想法。

  他问冯进忠水泥一般都从哪里买的。

  “小陵水泥厂啊。还能哪儿?!”他反问:“你小子有啥想法?”

  何帅摇摇头:“哪天给我介绍介绍,有过朋友要去热沟工作,想要招商引资,水泥厂项目应该比较合适。”

  冯进忠失望地叹口气:“咳,就这事儿啊,我给你介绍就是。还以为你想跟我干工程呢!”

  何帅嘿嘿一笑。

  往后源县和松江的各项工程,要用的混凝土那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小陵水泥厂隶属于临市,距离松江有一百多公里,热沟则只有三十公里,如此稳赚不赔的买卖,难道不比工程省心?

  这一顿饭吃地,想醉的郑德胜硬是清醒地很,就是话多,拉住何帅一个劲儿地讲工厂运作的窍门。可何帅知道,水泥厂没有八位数,甚至九位数就没得干,他只是想通过招商自己入股;

  而对于城建公司势在必得的冯进忠则已经躺在床上呼呼地睡熟过去。

  这两天,调查组那边传出消息,要求源县全力配合工作,平时跟魏锋来往密切的都要回避,就连秦德诚也被要求回避,可见麻纺厂问题之大。

  办公室里,秦德诚努力回忆他跟魏锋以及麻纺厂的交集,除了表面工作,私下没太多接触,这让他稍稍安心些。

  由于松江机关对上次树立创业典型的事还记忆犹新,便主动找到庞丽巧,想通过她跟当事人,也就是何帅、韩大志等了解情况。

  无论对方是谁,庞丽巧总有办法让他们对她产生足够的信任。

  调查组接触过何帅跟韩大志后,关于宏远搬家事件的脉络越发清晰,而何帅又非常巧妙地,将庞丽巧拉了进来。

  “你是说小庞同志对这件事比较了解?”调查组领导问。

  何帅点头:“整件事她都在跟进,后来发现问题不对,她急地腮帮子都肿了,听说打消炎针打了七天。”

  “对对,肿的跟藏花生豆的画鼠子一样。”韩大志鼓起腮帮子学庞丽巧。

  调查组再度跟庞丽巧谈话,庞丽巧就把麻纺厂的一些问题都提了出来,这让检查组非常意外。

  “既然你都知道有这些问题,为何不及时上报?还任由这种歪风邪气在企业里生存?”检查组质问庞丽巧。

  庞丽巧先自我检讨,最后解释说,自己原来也不过是个写字员,接触不到这些,并且提到报纸上的那个报道,就是她授意许依琳写的。

  “你是说,你知道那个匿名报道的作者?”检查组更加意外。

  庞丽巧点头:“我是想揭露黑暗的一面,可是又怕被报复,所以让我老师家的千金代笔,写了这篇报道。”

  经过核实,报道确实是许依琳所写,庞丽巧就成为调查组在源县机关为数不多可以信任的同志。

  接下来的调查过程,调查组有不明了的地方都会找庞丽巧配合,机关里的也都知道,不敢跟庞丽巧打听,就连秦德诚也以考察去外县为名,把这事躲过去,免得给自己调任再添麻烦。

  做过假的账目是尤其不好彻查的,如此一个大厂,调查组保守估计需要三十天左右。

  这期间,工厂虽然还在正常生产,可是已经人心惶惶。

  有一件事庞丽巧坚信,魏锋表面跟陈铭没啥交集,可麻纺厂年年能拿到国家补贴,跟财政局就不可能清清白白。

  一切可以拖陈铭后腿的事,庞丽巧都不会放过。

  机关里的人,没有她可以信任的,思来想去,又带了些小孩子吃的用的,去何帅家蹭饭。

  三月底的源县,已经有些春天的气息,胡同里的木头栅栏,散发着被融雪浸润的潮气,泥土也从坚硬变成软烂,缠住行人的步履匆匆。

  一桌家常便饭,加上婴儿的咿咿呀呀声,让这小家尤其有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