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重生90,我把怀孕媳妇宠上天>第182章 风险和机遇并存
  那宝兴说完这话,张桂华尤其紧张,但是让俩人意外的事,整个饭桌上竟然没啥反应。

  何帅笑着点点头,那宝兴儿子那念乡更加敷衍,一口一个“小弟”地喊着何帅,着急跟何帅聊往后继续合作的事儿。

  那宝兴尴尬地和张桂华对视,这俩儿子瞧上去怎么那么不靠谱啊!

  不过,苏媛媛跟那念乡的老外媳妇阿加塔倒是都挺激动,给两位老人频频送上祝福。

  何帅和那念乡草草地端酒分别喊了爸妈,那宝兴才凑到亲儿子和后儿子之间,问他俩有没有啥意见。

  何帅想都没想:“我觉得现在发货虽然有风险,可是利润也高。”

  那念乡:“你说的太对了,我那边的朋友也都等着你的货呢——我这着急见你,就怕你不敢担这风险。”

  那宝兴一听,俩人压根没听他在说什么,浅浅叹口气,也算欢喜,说明他们不觉得这事儿是事儿,是理所应当、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已。

  最后餐桌上的局势是,一边是那家孙子那婷婷逗着两个小宝宝玩,苏媛媛和阿加塔赔两个老人说笑;

  一边是何帅跟那念乡了解对岸的局势,分析此时的风险。

  酒过三巡,何帅和那念乡也“爸爸妈妈”地唤了好一会儿,那宝兴说要安排一下将来的生活。

  一直心不在焉的俩儿子,此时竟然同时嘿嘿一笑,说要给两人举办个婚礼。

  这可是吓了那宝兴和张桂华一跳,那念乡撇嘴,说刚才他俩其实也在商量二老的事儿。

  那宝兴一听,知道这俩不是不关心他们,心里的石头也落地,至于举不举行婚礼,他还要听张桂华的。

  倏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张桂华身上,弄得她手足无措。

  何帅许久没有细看过母亲,从前只觉得她有点凶,现在大概是没有烦心事,人却更慈祥,也耐看了。

  想来母亲年轻时也是漂亮的,否则何帅也不能生地这么帅。

  “婚礼……就不用了吧。”张桂华不好意思地看着大伙儿:“你和媛媛才该补办一个,之前就吃顿饭,妈心里都过意不去。”

  何帅笑着说:“妈,这事我记着呢,不用您操心。”

  那宝兴觉得自己岁数也大了,源县和松江两边跑实在是吃不消,想给儿子在松江安家的同时,自己也把小家置下,让张桂华提前退休,来这边跟他一起生活。

  何帅尊重母亲的意见,让她自己拿主意。

  张桂华踟蹰好一会儿。

  那宝兴见张桂华有顾虑,便许诺日后常常带她回源县看望一双外孙,而何帅也可以常来松江,张桂华这才点头答应,还觉得愧对苏媛媛,因为往后就不能常去帮忙带孩子了。看書溂

  了却一番心头大事,何帅回到源县,通知傅燕准备出口的方便面,越多越好。

  交易方式,照例如前,以物易物,绝不要钱。

  为保险起见,准备好货物后,王豆豆和那念乡一同前往口岸,而交易方式也有所改变,必须是对方先发货。

  十二中旬,帆布包终于抵达灿头,那边忙碌好一阵子,将货全数交给洪远邦,几天后,货柜顺利从港城离开,驶向大洋彼岸。

  灿头工厂那边连假期都没有,工人轮休上岗,王茂江虽然忙碌,却比从前快活许多:

  钱赚地多了,儿子哮喘也比从前好不少,他没想到这地方比老家温暖这么多,媳妇一年三百天都在种菜养鸡,吃饭也省了不少钱。

  糖果厂又研制了各种口味的奶糖,对糖浆的需求量很大,作为源县糖厂编外销售,何帅的业绩不停地攀升。

  此时,杜东韦也纠结万分,这么一大笔的提成,到底该不该给何帅。

  何帅几次去糖厂提起这笔钱,杜东韦都避而不见,说要等农历年底才行。

  对于何帅来讲,当用方便面、奶糖换来的零散却量大的工艺品、小家电抵达时,这笔提成已经是九牛一毛不值得一提了。

  这次从对岸到的货,让何帅又涨了见识,蜜蜡琥珀掐丝珐琅这些,比从前那些还要精美,相抵的价值却远不如从前;而正是季节的高级貂,也比国内价格低许多。

  虽然发的是国难财,可这是别国的国难财,何帅是一点愧疚也没有。

  王豆豆跟报关员的友情,让这批货非常顺利地返回内陆。

  那念乡作为拼缝的中间人,好处两边拿,这一次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电器类的商品,在源县着实不容易出售,荣茂给何帅介绍了几个大城市做电器的老板,价格虽然比零售低些,但一股脑全部出手绝对是最佳选择。

  其余的工艺品文玩类,就由王豆豆和苏大国一起去京城出售。

  这一趟并非何帅不信任王豆豆,而是王豆豆觉得东西贵重,有苏大国同行更稳妥些。

  一月底,源县工会的年终总结会散会后,曹泽龙和杜东韦、钱大拿两个老熟人吃饭,就聊到源县现在的私企。

  眼下源县私企很多,比如各乡镇不少采矿场,一个个矿老板都富地大腹便便,城里也有不少,比如时新家具厂、国营转私企的糕点厂、孙老大冷饮厅、芳华冰棍厂等……

  说着说着,大家就聊到何帅。

  钱大拿眼里,何帅还是哪个“抢了他儿子相亲对象”的小工人,知道他接手了方便面厂,至于经营地如何,他从未关心过,对何帅依旧是不屑一顾地;

  在杜东韦眼里,何帅则是个耍小聪明的人,说是当糖厂编外销售,却是都销售给自己的工厂,让他很是不满。

  说来说去,就是糖厂盲目扩张,厂房正在建设中,糖价却没控制好,入不敷出,大量亏空等着填补,于是哪怕何帅并不算多的提成也成了杜东韦的心头病。

  按说一个大厂厂子不该管到这些,可当时是他自己觉得占便宜,答应何帅的,而且糖厂也没亏到,何帅拿到的价格比本厂销售还要高,可一想到何帅平白赚钱,杜东韦就觉得肝疼。

  这钱,要是能留给自己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