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守家>第80章 突如其来的惊喜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但此刻的苦水村,却是一天比一天热闹。

  原本颓废的石墙上,挂上了各种的宣传标语,李红旗和他的小伙伴们,骑着毛驴走过了苦水村的每一寸土地,将斑驳的时光记忆,都留在了一张张色彩斑斓的相片里。

  他第一次发现,那些在烟火生活中的平凡瞬间,被拍成照片后,竟然是如此的动人心魄。

  相册的扉页上,他用从王校长那里“顺”来的英雄牌钢笔,写下了老太太的一句“名言”:小时候的苦水村人都嫌弃故乡苍老破旧,都想远离故乡,可故乡却从未嫌弃人们的年幼无知。

  长大后,背井离乡的人们,总埋怨故乡离得太远,可故乡也从未埋怨人们的迟迟不归。

  如今,是我们该守护她的时候了!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原本贫瘠荒凉的村子四周,一座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葡萄园被建了起来,优质的葡萄苗被人们小心翼翼地埋进了土里,为来年的丰收,种下了满满的希望。

  老太太每天照例穿着复古的黑色大襟衣裳,在房前屋后忙东忙西。

  屋后有一片被藤条和木板围起来的空地,那是老太太的菜园。

  如今村里开始广种葡萄,老太太在园子里也栽种了一些葡萄苗,搭上了葡萄架。还在李建春的帮助下,将院子里那方石桌搬到了院子里,说是来年要在葡萄树下吃着葡萄,和重孙谈古论今,展望未来。

  每当有人问起:老太太,你真的相信,咱们这山沟沟里,真的能种出葡萄吗?

  她老人家总会停下手里的活计,捋着满头散乱的白发,笑眯眯的说:“在合适的时代,合适的季节,播下种子,自然会有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好像生命里的很多事情一样,顺应天时都会顺理成章,不必过分恐慌,也不必拔苗助长。”

  “植物的成长如同人的行走,都是疲乏的,都是需要时间的,那就请忽略所有的坎坷和辛酸。让地里长出的每一棵葡萄,都变成一部传奇,也变成咱们苦水村希望的果实。”

  她的话,一如既往的睿智,苦水村的老老小小走过她的菜园子,心里的希望都会再次暴涨几分。

  随着越来越多的打工人回到村子,苦水村产业兜底,文化脱贫的步子渐渐加快,她这个文化顾问的“第二助理”。也变得愈发忙碌了起来。

  每天忙完家里的事情,她便会拉着李红旗的手,祖孙俩坐在葡萄架下的石桌旁,将一张张凝结着老屋斑驳记忆的照片都摆放出来,耐心地口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让李红旗记录和整理,第二天报给万静,来充实申报材料和编纂《苦水村脱贫攻坚》摄影图册,为家乡宣传增砖添瓦。

  两人还踊跃参加万静每周日在村委会举办的古民宅修复知识讲座,李红旗带着李翠花,还是当他的讲座记录员,而老太太则结合苦水村现状,抒发自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那些晦涩难懂的古建知识,在老太太的复述下顿时变得妙趣横生,浅显易懂,在她的带领下,乡亲们的学习热情也更加高涨了。

  多年储藏的草药,都被老太太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了院里李建春新做的木架子上,还在李红旗的帮助下,在一个个放药的小方格上,写上了注释标签,以供村里老老小小感冒发烧或者拉肚子等小疾病所用。

  李建春也被老太太和儿子李红旗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发挥自己多年的手艺,在修建大棚的间隙,做了一些榫卯结构的大衣柜、写字台、八仙桌、六柱通天床、龙头脸盆架等家用家具,出售以换取少量粮食和蔬菜,在补贴家用的同时,也让村里每家每户都添上了新家具,屋子里破旧简陋的景象得以改观。br>
  村里的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大家的奋斗的劲头,一天比一天足了。看書溂

  但,已经入了腊月门,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张白瓷的身影,还是没有出现。

  这些不单单是李红旗,就连万静、王校长、王全友等人,都有些坐不住了。

  万静不知给她发了多少邮件,打了多少电话,还将古村落申报材料都发到了她的邮箱,得到的答复,永远是再等等,有些事情没有忙完。

  “这小妮子不会是耍我们的吧?”

  李红旗依偎在老太太身侧,皱着眉头一脸不解的嘟囔道。

  “我觉得不能,也许,她在忙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哩,再等等……”

  每当这时,老太太都会亲昵地抚摸着重孙的小脑袋,笑眯眯地安慰。

  “万老师将咱们的劳动成果都发给了她,她不会直接拿去参加比赛吧?”

  “如果是那样,咱们损失可就大了?”

  李红旗仍然不放心。

  “放心吧,我相信张排长,自然也相信他的后人,这种事情,她是不会做的……”

  对于李红旗的担心,老太太轻轻地摇着头,矢口否认。

  就仿佛那个未曾谋面的小妮子,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一般。

  2011年1月29日,距离过年只剩下半个月,万静正在村委会兴致勃勃地村民们讲课,突然就见村长王全友手里拿着一本未开封的摄影图书和一份信,兴冲冲地跑了进来。

  “好消息,特大好消息!”

  “宣传咱们苦水村古村落的摄影作品出版了,县文旅局局长还给咱们写了亲笔信哩!”

  他这一声喊,生生的打断了万静的宣讲,不但是万静和李红旗,就连在座的乡亲们,都是满脸的诧异。

  只有老太太微微含笑,一脸的胸有成竹。

  “全友,你不会是弄错了吧?”

  “咱们苦水村什么时候申请出版物了?”

  李武一脸诧异的站起身来,不敢置信的问道。

  “我咋会弄错哩,看看,这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作者:李红旗及苦水村小学摄影组。况且,咱村委会的账上,还收到二十万元的稿费哩……”

  “而且出版社那边还打电话了,这个只是前期的预付款,未来还要看图书出售的情况,给咱们分成哩……”

  “可是,俺也有些纳闷,据我所知,出版物所需要准备的手续很是繁杂,到底是谁这么卖力地帮助咱们呢?”

  王全友闻言,一边信誓旦旦的解释,一边也不由的皱了皱眉头,将目光望向了微微含笑的万静,和激动的小脸涨红,站在原地发呆的李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