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穿越重生>宗师护佑,咸鱼翻身>第117章 父子 在这对虚假的父子情面前,她俩的师徒情显然更真诚一些。

当夜, 闻笛笙还是拿起剑一拐一拐地出了门。

月亮高高挂在天上,瀑布的水声遮掩了对面不绝的锻造声,夷山族从未有过的热火朝天, 不肯放过一点时间打造那震惊世人的火器。

这是他们崛起的机会,没有一个夷山族人会松懈。

“什么人?”

忽然,赵思露的侍女皱眉低喝着那徘徊在门边的人影, 等她打着灯笼走近一看, 顿时惊讶道:“闻公子?”

闻笛笙的脸上还是抹着药, 虽然红肿消退了, 但看起来依旧有些滑稽,被发现后, 他讪笑了一声。

侍女也跟着笑问:“这么晚了,是来找我们公主的吗?”

闻笛笙抬起手清咳了一声, “嗯,她可在屋里?”

“不在。”

闻笛笙惊讶, “那去哪儿了?”

侍女回答:“自然是在瀑布的另一边,公主入睡之前都会练习千锤百炼, 听说今日跟闻公子切磋, 又有感悟, 怕是得很晚才回来。”

有天赋也就罢了,竟还这么刻苦努力!

闻笛笙啊闻笛笙, 你不输谁输,再打一百次,你都比不过人家!

侍女见他不说话, 不禁问道:“闻公子有事吗?不若进屋等一等?”

“不了, 她不在正好, 我就只是来履行赌约, 这把剑……”闻笛笙把自己的佩剑递上去,“麻烦你转交给她。”

“啊……”侍女面露吃惊。

就算她不练剑,也知道剑客的剑有多重要。

“别担心,这本来就是我输给她的,男子汉大丈夫,信守承诺,你拿着就是。”闻笛笙将剑又往前递了递。

侍女抬起头,面露为难,忽然她唤了一声,“公主。”

“闻师兄把佩剑给了我,那你用什么?”不知什么时候,赵思露带着另一名侍女回来了。

闻笛笙蓦地回头,月光下,只见她一身灰扑扑,系着厚实的围裙,身上还弥漫着锤铁锻钢时留下的金属气息,细看额头鬓角沁着汗,鼻尖因为抹汗又留下一点黑灰。

虽然这模样一点也不美,可那闪亮的眸子却好似天上的明星一般印刻在闻笛笙的心中,比任何时候都鲜活漂亮。

“闻师兄?”赵思露疑惑地看着他。

闻笛笙回神,回答:“没关系,心中有剑的话,用什么剑都是一样的,我家宫主在传承天问之前,用的就是路边铁剑。”

“原来如此。”赵思露宛然一笑,“既然闻师兄这么有心,那我就收下了。”

赵思露往前一步,接过剑,她铮一声□□,问道:“这剑什么名?”

“霜降。”

“好名字,也是好剑。”

闻笛笙笑道:“师尊自己不用剑,却为我翻了兵器谱,从云霄宫的剑冢里拔出这把剑,可惜是我不争气……露师妹,请你好好保管它,下一次,我定会从你手中赢回来。”

赵思露一口答应,“好!”

闻笛笙定定望着赵思露,其实他还有很多话要说,可是自己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而且他马上就得回天山去了,之后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见到。

赵思露垂下头,看了看自己,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刚练功回来,这样子有些不太得体,你要不稍等片刻,等我洗漱后,我们再说话?”

闻笛笙连忙摇头,“不,不必,我就是给你送剑,露师妹,你这样就很好看。”

赵思露眨了眨眼睛。

边上两个侍女互相看了一眼,不由地低头一笑。

“我先走了,你早点歇息。”闻笛笙脸一红,说着便一拐一拐地离去。

赵思露没有挽留,反而低头看着手里的剑若有所思。

两天后,赤鸿和闻笛笙告辞,带着霹雳门装载的“货”一路北上。

“王爷,您有话要带给宫主吗?”赤鸿问。

赵思洵道:“让他乖乖在天山等着,过不了多久我就会去看雪中日出。”

赤鸿满口答应:“好嘞。”

而那头的闻笛笙则看着手里的霜降,惊愕极了,“露师妹?”

“剑客的剑就跟命一样,我怎么会随便拿别人的剑?” 赵思露笑道,“还给你啦。”

“那你为何……”

“你□□看看。”

闻言,闻笛笙拔出三尺青锋,被雪亮的光瞬间闪了一下眼睛,再定睛看去,简直惊呆了。

不仅打磨得锃亮,连边缘细微的缺口都不见了!

赵思露抬起手对着剑身弹了一下,只听到嗡一声鸣颤,音色悠长饱满,可见连剑的韧性都加强了许多。

闻笛笙看着手里不管是颜值还是性能都上了档次的霜降,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赵思露勾起唇角笑了笑,“一直听哥哥提起闻师兄的照顾,师妹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就这一手铸剑的本事还看的过去,希望闻师兄能喜欢。”

啥叫看得过去,那实在太看得过去了!

千锤百炼第七层的铸剑师,天底下能有几位?

只要不是天问这种神兵,赵思露什么剑修不了?

“露师妹……”闻笛笙抱着剑,热泪盈眶,感动得无语凝噎。

赤鸿忍不住凑了过去,酸溜溜地说:“我这把烈日也有不少伤痕,小公主,你咋不替师叔也修一修?”

“啊……我忘了。”赵思露吐了吐舌头,不太好意思,“赤师叔,要不把剑留下,过几天我修好了,再让人给您送过去?”

赤鸿哈哈大笑,“算啦,还能使,等下次见到再麻烦小公主。”

“好嘞。”

赤鸿拍了拍闻笛笙的肩膀道:“年轻就是好啊,小笙,咱们该走了!夷山王,明都公主,后会有期!”

赵思洵兄妹一同抬手道:“一路顺风。”

闻笛笙一路走,一路回头,忽然对着赵思露喊道:“露师妹,我们比比看,看谁先突破宗师!”

赵思露爽快地答应着,“好呀!”

闻笛笙望着少女甜美娇艳的面容,心中忽然明白了叶霄就算分开还要再跟一段路程,一直到送无可送才依依惜别的情愫。

真是又酸又甜,可他更悲哀的是,至少他家宫主是两情相悦,而他连个喜欢都不敢说出口。

等他俩离开,身影逐渐消失不见,赵思洵瞥了一眼妹妹,仿若漫不经心道:“露露,你觉得闻笛笙怎么样?”

“是个挺有趣的大哥哥。”

“只是有趣吗?”

“那哥哥以为还有什么?”赵思露反问。

赵思洵看着那双乌溜大眼睛,接着抬起手轻轻敲了她的脑门一下,“跟我耍心眼呢?”

“嘻嘻。”赵思露吐了吐舌头。

“行了,我们也该动身了。”

有人走,就有人来,只见山下有传讯士兵跑上来,到了赵思洵的面前,行礼道:“禀告夷山王,明都公主,皇上密函,宣两位尽快进京。”

望帝能在乱世之中打下一片江山,文韬武略,识人用人的本事可为一绝,唯一走眼的就在赵思洵身上了。

而且是大走眼,跟瞎了似的,根本看不透那小子。

太子的位置已经给他准备好了,两个兄长包括拦路的威胁他都替这小子扫清送上了山,甚至还让赵思露带上虎贲卫前去迎接,可谓是一回京赵思洵就能立为国储,执掌权柄。

这等好事,放在谁身上都是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来,赵思洵倒好,跑封地去了!

而且一呆呆上半个月,这是干嘛?是嫌地位太稳,阻碍太少,非得生出点事端才有意思?还是在考验他爹是不是成心立他为太子?

望帝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催促这个儿子赶紧回来,他有一堆的事情要商议!

战事虽然顺利,但望帝也有一些担心,虽然东楚和西越被大盛打得节节败退,南望趁机水陆配合也拿下不少城池,可终归一点点蚕食跟大盛的大军推进差距太大。

一旦大盛吞并西越和东楚,届时南望可就直面大盛了!

国家之利,甭管眼前多同仇敌忾,可等待该分崩离析的时候,那是转眼就能刀兵相向。

望帝从不是个只注重眼前的皇帝,他看得长远,所以就算再喜欢另外两个儿子,最终也将太子之位封给赵思洵,而且表明了立场,杜绝了旁人的念想。

终于,五日后,赵思洵才姗姗进京。

时隔一年,重新再见到这个儿子,望帝心中真是百感交集。

“儿臣赵思洵奉命出使大盛,幸得圣上庇护,今平安归国,重见父皇,心中感念万分,请受儿臣一拜!”

他抬起手平举胸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叩拜礼,边上的赵思露跟着哥哥一起行礼。

这话说得并没有任何问题,然而望帝听着那句“幸得圣上庇护”怎么听怎么刺耳,也不知道是不是心虚作祟,因为他真没给什么庇护。

不过这也就心里想想,但行动上,望帝立刻“激动”地从御案后站起来,快速绕到赵思洵面前,弯下腰,亲自将儿子扶起,上下一打量道:“好孩子,快起来,让朕好好看看,是不是瘦了?”

望帝仿佛一个挂心儿子的老父亲,满眼都是关切和高兴。

而赵思洵的眼睛则瞬间就红了,一边顺势起身,一般煞有其事地说:“独在异乡,吃不好,睡不好,天气又冷,病了好几次,再加上整日担惊受怕,可不就瘦了吗?若非儿臣心系父皇,牢记自己的使命,为了南望的大业勉力应对豺狼,怕是回不到您身边了!”

那双琉璃剔透的眼睛闪烁着真挚的光芒,一瞬不瞬地望着,由不得人怀疑分毫。

可望帝望着赵思洵那油光水滑,剥皮鸡蛋般的脸,表情不由滞了滞,所谓睁眼说瞎话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如此吧。

自从放赵思洵鱼如大海,搅得天下不得安宁,他已经看清了这儿子的本质,那些话没一句可信!

但作为皇帝,这点阵势还难不倒他。

望帝立刻收拾好情绪,转为感慨万千,拍了拍赵思洵的肩膀,宽慰道:“大盛风云变换,危险重重,山长水远,朕鞭长莫及,可一直挂心于你,如今看你平安回来,终于能够放心了。”

山长水远,鞭长莫及特地咬了重音,表明了作为父亲他不是不关心,是因为路途太远,关照不到。

赵思洵内心呵呵,脸上却显露出惊喜来,追问:“真的?父皇这么想儿臣吗?”

望帝清了清嗓子,骄傲地一笑,“那是自然,将你送出去,是朕不得已而为之,可骨肉相连,又如何能不牵挂?”

赵思洵听着简直动容极了,以至于他一把抱住望帝,搂住他渣爹的腰,感动道:“父皇,儿臣真是太高兴了,有您这一句话,我在大盛受的一切委屈,一切苦难,都不值一提!”

望帝被他抱了个猝不及防,差点失态要将人给推开,但最终想到父慈子孝这四个字,硬是把扬起的手给放下,强忍着满身的鸡皮疙瘩,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洵儿,别做这番小儿姿态,不管怎么样,朕都得说一句,辛苦你了!”

“不辛苦,只要父皇不责怪儿臣擅自行动就好了。”赵思洵顺杆子往上爬。

望帝:“……”原来你也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好事!

但是显然,此时不仅不能责备,反而还得夸奖,望帝道:“将在外君令还有所不受,更何况出使强国,洵儿小小年纪有这份果决和眼光,朕赞赏不及,如何怪罪?若非洵儿当机立断,南望也得不到莫大的好处,朕倍感欣慰!”

要的就是这句话,金口玉言一出,将来朝堂谁若弹劾他,那就跟赵思洵无关了。

赵思洵笑眯眯地放开手,满脸高兴,“就知道父皇宽宏大量,明辨是非,乃盛世明君,这么说,儿臣是有功喽?”

“有,头功!”

“那什么奖赏?”

“朕之诸子,为洵儿最得朕心,朕已命仙师选良辰吉日,开宗庙,封你为皇太子,这个奖赏可好?”

既然决定给了,望帝就不会再推三阻四。

赵思洵展颜一笑,接着深深一拜,“多谢父皇,儿臣必当再接再厉,不负父皇期许!”

望帝脸一僵,臭小子的意思是以后还敢乱来?

他抽了抽嘴角,提醒一句,颇为深意道:“作为皇太子,今后还需谨言慎行。”

“是,儿臣定在深思熟虑之后,再做行事!”赵思洵滴水不漏地回答,当然他哪件事情都是经过三思后行。

望帝沉默半晌,最终道:“那便好……”

父子俩相视,接着一同笑起来。

从头到尾被忽略的赵思露,默默地自己起身,悄无声息地走到曲公公身边。

师徒俩对视一眼,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佩服二字。

在这对虚假的父子情面前,她俩的师徒情显然更真诚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