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穿越重生>帝命(清穿)>第15章 又一次转折 …

事情按照承祜安排好的剧本发展下去。

高士奇的这一帖药没有让承祜药到病除,反而让他慢慢的虚弱下去。太医们都没有想过是那个方子的问题,因为高士奇开的方子从表面上看,确实没有任何问题。

其实,承祜的病症并不是很严重。就如高朗所说的那样,只是脸色苍白了点,还有时不时的会咳两口血。可是,不明真相的太医却陷入惊慌之中。见血的病症,向来被认为是大病急症。一个不慎,就是催命的病。

成群成批的太医在乾清宫进进出出,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是康熙怎么了。其实,真正的病患却是承祜。但是,康熙却表现得比自己生病更紧张。所以,在康熙的严旨下,太医们只好成天提心吊胆的在乾清宫待命。

被康熙勒令在床上养病的承祜,开始过起百无聊赖的生活。现在的他,连出乾清宫都是问题。就连上课,康熙都要求高士奇单独给承祜讲课。至于原定的弓矢骑射,那就更不用说了,全部取消。每天除了床上就还是床上,承祜都快认为自己是高位截瘫的病人了。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大半年。在这半年内,承祜终于收获了‘病秧子皇子’的称号,而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除此以外,承祜还有一大收获,那就是和康熙的关系。

康熙一直记得当年那个算命先生的话,承祜一生中有三次死劫。第一次已经平安渡过,至于以后的两次,只会一次比一次凶险。所以,他一刻都不能放松。这次承祜身体的衰坏,康熙认为是一个预兆,一个由于自己的疏忽而导致承祜陷入危机的预兆。

由于这些年承祜身上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是以,康熙就难免有些忽视他。其实,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作为一个帝王,还是一个勤政的帝王,康熙是真的没有多少花在除国事之外地方的时间。所以,承祜也一直不认为康熙冷遇了他,只是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这次承祜的生病让康熙有些幡然醒悟。自己不仅是个帝王,还是个父亲。所以,国家的责任,他不能忘。父亲的义务,他更不能忘。

想通后的康熙开始调整自己的时间,每天除了依旧勤勉的处理政事,他还特意腾出一部分时间给他的孩子。当然,承祜自然是分得时间最多的一个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对康熙而言,是不同的。

在这大半年里,康熙不仅会陪着承祜看书写字,还会让他陪着自己看折子。前者是承祜乐意的,但是,后者就很让承祜头疼了。他真的不想做储君啊!但是,看康熙的架势,是一门心思的要把他培养成继承人。

自己一没那个野心,二没那个能耐,康熙怎么就认定了自己呢?难道是因为现在儿子还少,没有选择余地?这一刻,承祜真的希望数字军团早点蹦出来,好转移康熙的注意力。

当然,除了这件事,其他的承祜还是很满意的。他和康熙,仿佛又回到了他小时候的时光,那么亲密无间,没有任何隔阂。康熙是把他捧在手心里的父亲,他是肆意撒娇耍赖的儿子。

但是,幸福之余,承祜心中却渐生一丝异样。他的占有欲似乎随着康熙的宠溺在日渐增长。每一天,他都希望康熙陪他的时间再多一些,希望能让康熙分心的东西再少一些。可惜,这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愿望。

康熙十七年八月,吴三桂病逝。

这个消息传到康熙手里后,他狂喜异常。随着吴三桂的死亡,三藩之乱算是平息了。虽然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继承了那个所谓的皇位,可是,在康熙眼里,让那个皇权土崩瓦解只是轻而易举的事。可以说,困扰了康熙五年之久的三藩之乱,终于落下帷幕。

“承祜,三藩这颗毒瘤,终于让朕拔除了!”康熙将那个包涵着喜讯的折子递给承祜看。

承祜看后,也为康熙感到高兴,“恭喜皇阿玛!”

康熙欣喜过后,不由长叹一口气,“三藩是平定了,可是,台湾的郑经又闹腾起来了。唉!他们就不想让朕过一天太平日子。”

承祜实话实说:“只怕他们都不闹腾了,皇阿玛你就要寂寞了。”自古以来,英雄们最怕的不是失败或是死亡,而是再无对手,只能品尝着高处不胜寒的寂寞慢慢老去。

康熙莞尔:“也是,朕还真是闲不下来。”听到这话,承祜不由在心里嘀咕。你天生就是操劳的命,连享福都不会。

趁康熙高兴,承祜顺势向康熙请求:“皇阿玛,我在这屋里已经躺了大半年。现在也好得差不多了,您就为我开禁吧!”说话的同时,承祜不忘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盯着康熙。

康熙微怔:“可是,你的身子还是很虚啊!”承祜的病症,太医们一直都含糊其辞。只是说体虚,要好好调养。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康熙就索性把承祜养在了乾清宫。

“只是身子虚而已,这得慢慢养,一时半会儿,也着急不得。但是,却也没什么大碍。所以,皇阿玛你就让我像以前一样过日子好不好?”要不是为了达成目的,依照承祜那么活泼好动的个性,他绝不会在屋子里闷上一天。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承祜算是贯彻彻底了。

康熙仔细考虑了良久,最终点头:“好,朕可以答应你。但是,承祜,只要稍有不适,你就要告诉皇阿玛。切记,不可逞强。”爱新觉罗的子孙是不能像个汉族女人一样被养在屋子里的。所以,为了承祜好,康熙就算再不舍,也要让承祜好好磨砺一番。

“是,皇阿玛。”承祜急急保证。终于解放了!万岁!他在心里点鞭炮庆祝。

开禁后,承祜恢复去懋勤殿上课的生活。见到许久不见的高朗,承祜激动的抱紧他。“我终于出来了!”承祜高兴的宣告。

没等高朗说话,站在他们面前的高士奇就大声咳嗽了几声,提醒承祜注意形象,这殿里的外人还有很多啊!

见状,承祜立刻放开高朗。这时,很久不见的胤褆朗声向承祜问好:“大哥,你终于出现了!胤褆很想你。”

承祜摆出兄长的姿态,轻声说:“是很久了。胤褆,大哥也很想念你。听说你最近很用功,要是皇阿玛知道了,他一定会很高兴。以后,要再接再厉啊!”

此时的胤褆显然没有那么多小心思,听到承祜夸奖他用功,他立刻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见了,“多谢大哥,我会努力的。”

“嗯。”随后,高士奇就开始上课。

这天,由于康熙派给承祜的太监、侍卫们一直很紧张的看着承祜,所以承祜没有找到机会和高朗说话。但是,下课的时候,高朗避开所有人的注意把一张小纸条塞到承祜手中。握紧小纸条,承祜会心一笑。

晚上睡觉的时候,承祜小心的打开高朗白天塞给他的纸条。只见上面写着:“药材已齐,即刻研制。一个月后,就可制成。”

得到高朗给自己的确切讯息,承祜大大的呼出一口气。随后,他就把小纸条揉成一团,精准的投向烛台。看着小纸条在烛台燃烧贻尽,承祜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两个月后,皇宫中又有一件喜事降临。乌雅氏十月怀胎的孩子,终于呱呱坠地。四阿哥胤禛,在永和宫诞生。

但是,这个孩子在不久之后,却成为乌雅氏一生的痛。胤禛生下后第十天,就被抱到佟贵妃的承乾宫,成为佟贵妃的养子。孩子越去越远,乌雅氏的心如锥子凿般的痛。她暗暗发誓,下一个孩子,她一定不会再让他离开自己,一定。

承乾宫内,抱着小小一团的胤禛,佟贵妃荡起满足的笑容。“苏惠,你看,他长得多可爱。”佟贵妃示意自己身边的心腹宫女看还在酣睡的胤禛。

苏惠笑盈盈的碰了碰胤禛的小脸:“娘娘,这回您终于如愿以偿了。”佟贵妃一直想要一个孩子,可是,她却一直没怀上。其实,康熙上承乾宫的次数还是蛮多的。但是,等了多年,佟贵妃却还是一无所出。所以,孩子一直是佟贵妃的一个心病。

佟贵妃轻拍着胤禛:“我真没想到,皇上会答应我的请求。原本我只是不抱希望的那么一提,想不到,皇上没有一点犹豫,就将四阿哥交给我来养了。”

“四阿哥的生母乌雅氏还只是一介贵人,她是没资格抚养孩子的。所以,皇上把四阿哥交给娘娘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苏惠实事求是的说。

“但是,你别忘了,皇上有多宠爱那个德贵人。现在后宫中最受宠的就是她,就连宜嫔也只能甘拜下风。皇上给她提品级,那只是早晚的事。”佟贵妃有些戚戚然的说。

佟贵妃很清楚,自己要不是有佟佳氏这个姓氏,占了康熙表妹这个名分,只怕是爬不到现在这个位子的。好在,康熙对她总是有些情分的,所以对她的宠爱也是有目共睹。现在连孩子这个心愿都让她如意了,她是该满足了。

苏惠知道佟贵妃是怎样的性情,也就没有多加安慰她。“娘娘,大阿哥最近也经常来陪您,有这一大一小,您还有什么好遗憾的?”苏惠搬出那位很是讨人欢心的大阿哥承祜。

提到承祜,佟贵妃顿时霁颜:“承祜那孩子,被皇上关在乾清宫那么多天。这一放出来,都把他高兴坏了!不过,这一病,他的身子到底是有些弱了。你看他那张脸瘦的,都快成皮包骨了。”说到后面,佟贵妃的担忧又起。

苏惠倒是看得开:“有皇上在,大阿哥肯定不会有事。奴才还真没见到过这样宠爱儿子的皇上,皇上对大阿哥简直是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谁让承祜是我们大清的嫡长子,是赫舍里皇后唯一的孩子。”佟贵妃对赫舍里皇后的印象并不深刻,她进宫那年,正是赫舍里皇后逝去的那年。所以,她和赫舍里皇后只见过寥寥几面。

对于世人所言,说赫舍里皇后是康熙一生挚爱的言论,佟贵妃只是一笑而过。她和康熙可算是青梅竹马,她亦比其他人更了解康熙。康熙最爱的一定不是哪个女人,他最爱的只会是大清朝,只会是这个江山。所以,她从不奢望康熙会爱她。只要他分她一份甘露,她就很满足了。

“胤禛,一定要记得,人要知足。知足者,才能长乐。不要奢望你得不到的东西,那样你才不会绝望。”佟贵妃是对胤禛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作者有话要说:老四终于出来了!其他的,也会很快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