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穿越重生>娇宠屠夫小夫郎>第108章 比武和田税

云哥儿把边境的事儿,稍微和他二哥透露了一点儿。宁成安听他说完,面色也有些沉重。

两国之间的对弈,不是他们这种平头百姓能左右得了得。好在这里离南贺较远,就算打起来,应当也不会成为战场。

兄弟二人商量了一番,最后决定先顾好自家的安全,顺带提点一下村里人。

边境的事儿不能外传,云哥儿和宁成安只跟村长说,要雇一些身手好的武夫,来帮宁家押货、看仓库。

云哥儿提议给村学请两位武术师傅过来。村里那些对科举不感兴趣或者没天分的孩子,可以选择来学武。若是学得好,既能来宁家干活,也能去走武举这条路。

宁家对村里贡献颇大,云哥儿又是村里唯一的举人。对于他的提议,村长十分重视。他把村里人召集起来问了问大家的意见,村里人听说是云哥儿的主意,二话没说都同意了。

云哥儿这个提议对村里人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村学请武师来教学,也不用他们出什么钱,还能让村里孩子多个出路,大家又不傻怎会有意见?不过是让他们搭把手,给村学多盖两间屋子罢了,这有何难?

几个外村的汉子不清楚情况,看自己被安排和宁乘风比武,他们心里还有些窃喜。虽然不知道为何让一个小哥儿同他们打,但即便这小哥儿会些三脚猫的功夫,又如何打得过他们这些身强体壮的大男人呢?

宁乘风细胳膊细腿的,看着着实不像个能打的。这几个汉子只以为是云哥儿纵着他夫郎玩儿,虽然觉得这举人老爷行事奇怪,但也没怎么把宁乘风放在眼里,还争着抢着要第一个上。

第一个上来的“幸运儿”心里还盘算了一番宁乘风到底是云哥儿的夫郎,不能轻易得罪,出招时还是得收着点儿,先让他几招,后头再一击取胜。这样既能通过考校,又不至于惹恼了宁乘风。

这人被宁乘风摔在地上时,满脸的不可置信,好一会儿都没回过神来。都还没碰到人,自己怎么就倒下了?他抹了把脸,灰溜溜地下去了。

若说第一个人是他自己实力不济,但在后头几人也接二连三地在三招之内被淘汰后,其余人再也不敢轻敌了。他们都变了脸色,愁眉苦脸地互相推让着,谁也不想排在前头了。

其余三组的人虽然比宁乘风这组的人运气好点儿,但也没好到哪里去。顾七顾九在将军府长大,从小习武,他们在将军府的护卫中都算一等一的高手了。云哥儿也练了好几年了,来应征的大都只比普通人身手矫健一点儿,要在云哥儿他们手底下坚持一刻钟实在不容易。

真有武艺在身的人毕竟是少数,云哥儿他们为了这事儿忙活了好几日,最后能通过考校的也才十来个人。其中还有好几个都只是力气大,武艺并不如何。

但云哥儿说可以后头训练,宁成安就将他们留下了。

刘桂花和亲戚们打好了招呼,让他们带上地契来宁家,到时候一同去衙门登记,把他们的田地挂在云哥儿名下,便能替他们免除田税了。

刘桂花只想帮衬一下家里的亲戚们,没有收他们任何好处。没想到这白占便宜的事儿,竟然还被人拒绝了。

不仅没意见,村里人还十分眼馋宁家这武夫的活计。村里的几位猎户打头过来后,其余人也跃跃欲试的。

宁家一向大方,从不亏待在他们家做事儿的人。后头不仅村里人来了,还有些外村的人得到消息,也过来自荐了。

宁家来者不拒。无论是村里人,还是外头的人,只要有意做这活计,都可以过来试试。若能通过宁家的考校,便能被宁家雇佣了。

这考校一共分为两关。第一关是和宁成安或者刘桂花面谈,主要考验的是应征者的人品态度;第二关由云哥儿夫夫和顾七顾九来把关,通过第一关的应征者被随机分成四组,分别和宁家的四人比武,只要能在他们手下坚持一刻钟不倒下,便算是过关了。

宁乘风在宁家村凶名远扬,村里人都知道他的厉害。被分到他这组的几个人都是摇头叹息,扼腕不已。他们互相对视一眼,默默在心里祈祷,只希望宁乘风给他们留点儿面子。

拒绝她的不是旁人,正是她亲侄子,刘山。刘山倒也不是对刘桂花有意见,恰恰相反,他是为刘桂花不值。

去年因为刘山的亲事闹翻之后,刘家母子二人到现在还未和好。因为刘山宁死不从,他和那猪肉铺子老板闺女儿的亲事最后还是黄了,李月容出的娉金没能收回来,把她气得不轻。后头她又和刘山吵了几次架,刘山便不肯待在家里了。

宁成安在县城里了租了个宅子存放货物,刘山自请去那里看守货物了。他平日里极少回家,这次也是临到了过年前几日才回刘家村。

刘山在县城时便知道云哥儿考中举人的事儿了,他这次回家后,见他娘李月容到处同别人炫耀,说云哥儿可以帮他们家免除田税,刘山看着十分碍眼。

--

免田税的事儿处理好之后,便到了除夕。

今年家里多了几个人,过年也更加热闹了。孙泥和杨怀他们虽是下人,但云哥儿和宁乘风都没太拘着他们,没事儿的时候云哥儿和岳茗还会带着孙泥去找村里的小哥儿玩。

除夕前一日晚上,宁乘风给孙泥杨怀和顾七顾九,各发了五两银子的节钱,孙泥和杨怀都很惊喜,顾七顾九也是受宠若惊。

除夕那日,孙泥和刘素芳、王英一起做了一大桌菜,宁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团圆饭。

席间康康喂萱萱吃饭,但萱萱不配合,把她哥哥折腾得不轻。家里两个娃娃的互动十分有趣,大人们在一旁看得乐不可支。

日子过得极快,过完年后,云哥儿他们没在家里呆几日,便出发去京里了。

光是炫耀免田税的事儿便罢了,李月容还逞着宁家的威风,在外头以云哥儿他舅母的名义收人家的好处。虽说都是些小恩小惠的东西,但刘山怕她给宁家惹事,发现后第一时间便来找刘桂花说了情况,还让刘桂花不要再帮衬他们家,也不要帮他们想法子免田税了。

刘桂花原是心疼两个侄子,才把云哥儿这免田税的名额给她娘家的。李月容这一年来在她面前低眉顺眼的,刘桂花确实没想到她会来这一手。

她知道后真是怒火中烧,刘桂花没让云哥儿和宁乘风出面,而是自己带着宁老汉和王英去刘家村找李月容对峙去了。

云哥儿中举后有不少人过来巴结宁家,送银子送东西的人络绎不绝,许多都是不认识的生人。刘桂花虽没念过书,但也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拿了人家的钱财,势必是要用东西还的。她怕给云哥儿惹上麻烦,那些人送来的东西她一样都没收,也不许家里人收。

没想到他们一家人谨言慎行,小心翼翼地,倒叫这胆大包天的李月容占了便宜。

云哥儿为了考科举付出了许多,中间还差点儿搭上他的小命,他的舅母李月容却为了一点儿蝇头小利败坏他的名声。刘桂花越想越气,恨不能撕了李月容。

刘桂花和王英一到刘家村,便指着李月容破口大骂,若不是宁老汉和李桂花她哥哥拦着,她们还要同李月容打一架。这婆媳二人嗓门都大,骂了一会儿便把附近的街坊领居都招过来了,刘家村的村长也很快被人喊过来了。

刘桂花趁着人多,便把这事儿敞开说清楚了,还拉了刘家村的村长做见证。

刘桂花说李月容收的那些东西,没有半分落到了宁家人手里。无论李月容收东西时说了什么,宁家和云哥儿都不会为她的话负责。李月容以后和宁家没有半点儿关系了,刘桂花不会再认这个嫂子。

李月容前面还狡辩了几句,后面便不敢说话了。她没想到这小姑子忍了她这么多年,竟然因为这点儿事和她决裂了。她不过是收了村里人一些小东西,也值当刘桂花发这么大的火,还带着儿媳一起过来骂她?

但刘桂花如今身份不同了,刘家村的村长不敢怠慢,刘桂花说什么他便都点头应和,李月容也是敢怒不敢言。

得罪了刘桂花,他们家免田税的事儿没戏了,李月容懊恼不已。知道是刘山过去告的状后,李月容在家里吵了许久,刘家过年那几日都是在吵闹声中渡过的。

因为刘家的事儿,云哥儿的免田税名额又空了些进去,云哥儿想了想,最后便将它给了宁小河。

宁小河跟宁成安一起打拼了这么久,宁家的生意能做得这么成功,也有他的一份功劳。把这名额给他,既能回报他的付出,也能勉励其他在宁家干活的人,让他们更有动力。

这天上掉馅饼一样的事儿突然就落到自己头上了,宁小河知道后喜不自胜,当即找云哥儿和宁成安道了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