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穿越重生>娇宠屠夫小夫郎>第135章 红薯大卖

云哥儿虽然没升官,但殷子晋升侍郎后,屯田郎中一职便空了进去。朝廷没再安排人来就职,所以云哥儿现在是屯田司最有话语权的人了。

殷子晋从前便十分信任他,如今占了他的好处,给他的自主权就更大了,现在整个屯田司都听云哥儿的指挥。

如今田地和经费都有了,云哥儿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脚了。

屯田之策,不能光靠种红薯。红薯这类高产的农作物,主要是为了解决百姓饿肚子的问题。云哥儿希望,大楚的百姓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所以除了红薯,还得将其他农作物的产量也提高一些。

这里没有农药,也没有化学肥料。但通过改良种子、推广优良品种、科学轮作等方式也能提高粮食产量。除此之外还能通过农具改良,兴修水利工程,来减轻农户们的劳动压力。

但所有的农耕之法,都得因地制宜。只有在了解土地、气候等各种影响农作物生长因素的情况下,才能制定出最合理的耕作策略。

云哥儿初来屯田司时,便将近几年屯田司外放官吏的述职报告都看了一遍,就是为了了解那些地方的土地情况。前些日子,他又给屯田司的所有地方官都发了公文,让他们将所在地的耕种情况、气候条件、各类作物的收成,都整理进去,详细的报告给自己。

其实能去实地考察才是最好的,但大楚地广,交通也不如现代方便,若真要自己过去,一年也跑不了几个地方。云哥儿只得退而求其次,通过各地官吏,了解那些地方的农业情况。

除了要因地制宜的制定政策,屯田司还急需农业方面的人才,光有云哥儿一个是不够的。

像果树的嫁接、农具的改良、农业灌溉工程的修建,云哥儿也是一知半解的。若能在民间网罗到这样的能人异士,那定然能助云哥儿一臂之力,让他轻松许多。

云哥儿给下面的各地方官吏发公文时,也特意注明了,让他们留意当地有没有这样的人才。若有,屯田司愿意高价雇佣他们。为了鼓励这些官吏去寻找人才,云哥儿还承诺了,举荐人才成功的人都能得到屯田司的奖励。

他将奖金的金额也设置得比较高,根据人才级别各不一样,最高的能达到上千两。

那些官吏们每月最高也就几十两俸禄,云哥儿不愁他们见了这奖金不心动。

另外,托宁二哥寻找新作物的事儿,也未停下来。虽然已经有了红薯,但若能再寻到新的作物,云哥儿也不嫌多。这事儿他也在公文上提了一嘴,让外头那些官吏都留意一下,若能找到,也有重赏。

屯田司外放的那些官吏都在云哥儿的调动下忙活起来了,京里这些人自然也没闲着。

屯田司的公田收回来了,云哥儿这几日将这五百亩公田明年的规划都列进去了。这些地被他分为了三部分,一部分用来种红薯,一部分留着做农业研究,其余的便根据土壤条件,各种一些适宜的农作物。

因为种薯不够,所以只划了二十亩地来种红薯。其中十亩明年开春便能种了,另外十亩还得等第一茬的红薯苗长长了,用剪枝扦插的方式移栽。等红薯多了,还得再扩大种植。不仅要给京里和其他地方提供种薯,还要卖一些给山云坊。

除了种红薯和做研究的那些田地,其余的公田云哥儿也没有将它们租出去,而是选择雇佣农户来耕作。虽然这样要麻烦一些,但他能自由选择要种植的作物,还能随时调整,实验各种农作物用不同轮作方式的收成。

另外,屯田司那些没怎么下过地的官吏,也能在这里体验一下农耕之苦。

云哥儿始终觉得,制定屯田之策的人,至少应该是下过地,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都了解清楚的人。屯田司京中这些官吏,都收到了云哥儿的学习任务。他们不仅要在两个月内看完云哥儿列出的农学类书籍,还要根据之前的资料,了解各地耕种条件的差异,明年他们还要亲自下田种地。

屯田司的官员们从前也有许多琐事要处理,但还真未像现在这样忙碌过。从前的公务都是按部就班地做就可以了,现在却需要极大地主动性,他们得自己学习提高,遇到不懂的,还得去找外头的农户请教。

虽然忙碌,但大家没有一个人开口抱怨过。

屯田司现在可比以前有奔头多了。大家心里都清楚,等红薯推广成功后,屯田司能立一个大功。不仅如此,看云哥儿这大刀阔斧的行事方式,以及靖元帝对红薯一事的态度,屯田司以后大有可为。

他们现在跟着云哥儿好好做事,等屯田司做出了成绩,必然少不得他们的好处。不说别的,等云哥儿升迁之后,这员外郎的位置,便很有可能从他们这些人里头提一个上来。

屯田司再不复从前那死气沉沉的样子了,这些官吏们如今做事儿的积极性已经空前热烈了。

--

另一头,山云小馆的红薯吃食,这几日也提上了日程。

前些日子,宁乘风在外城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段买间大铺子,又和云哥儿一起,将制作红薯粉要用的器具都备齐了。

杨怀得知云哥儿要让自己做红薯作坊的管事,简直欣喜若狂,他脸上的笑意一连几日都没能消下去。他同孙泥一起进的宁家,孙泥早早便在宁家的酒楼里当上厨子了,他却没什么长进,杨怀其实有些失落。

云哥儿让他照料红薯时,他一直尽心尽力,除了知道红薯的重要性,也是希望自己的认真与努力,能得到认可。

后来愿望成真,云哥儿不仅认可了他的付出,还让他去新开的山云坊做掌事。杨怀既惊喜又感动,云哥儿同他说这事儿的时候,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差点儿哭进去。

他一个家奴,何德何能能被主子如此信任?杨怀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把这事儿做好,决不能让老爷和夫人失望。

宁乘风将山云坊的人员配置齐全后,山云坊便开工了。这里有几间屋子可以住人,杨怀不放心新雇的人,又觉得每日来回奔波实在浪费时间,于是第一时间便搬到这边来了。

屯田司公田那里只留了些红薯藤用来育苗,剩下的八百斤红薯,全都卖给山云坊了。

分工合作、流水线生产确实很快,山云坊开张不过十几日,便将屯田司那八百斤红薯,都做成红薯粉了。

在等红薯粉的这段日子里,云哥儿和叶兰也没闲着。他们在云哥儿的提示下,研究出了好几种红薯吃食。这其中有朴素的红薯饭、红薯干,还有外焦里嫩,甜蜜诱人的拔丝红薯、酥软的红薯条,酸甜可口的甘梅地瓜……

云哥儿和叶兰已经深谙包装的重要性,这些小点心都被他们装点得极为漂亮。

云哥儿眼瞧着现代最为亲民的红薯,被云哥儿他们包装成了他吃不起的样子,也是叹为观止。

山云小馆的各类红薯吃食,一推出便受到了食客们的热烈欢迎。无论是酸辣粉,还是那些红薯点心,都有了自己的忠实拥趸。

宁乘风被他男人叮嘱了,要关注食客们对于红薯吃食的反响。于是这几日他每日都要肃着一张小脸,背着手来回在酒楼里巡视,“偷听”食客们的对话。

“许兄一个大男人,怎么还爱吃这甜滋滋的金丝地瓜?”

“我吃个金丝地瓜怎么了?我就爱吃甜的!你都跟那些妇人抢甘梅地瓜了,怎好意思取笑我?”

“两位兄台莫要吵了,这些点心冷了就不好吃了,咱们还是赶紧吃吧。”

“这酸辣粉太好吃了,我要为它赋诗一首,挂到山云小馆的‘诗墙’上头去!”

宁乘风最怕听那些书生念诗,听到这里连忙走开了。他悄无声息的上了楼,去巡视楼上的情况了。

“这糯米地瓜甜汤真是不错,清润甘美,甜而不腻。可惜不能带走,只能在这儿吃,不然我一定要给家里的老妇人带一碗回去。”

“何止是不能带走呀,一桌还只能点两碗呢!咱们要不是来得早,这甜汤哪里能轮到咱们。”

“这也是没办法,咱们这些人都爱吃些稀奇的。现在只有山云小馆有红薯,这独一份的吃食,自然抢手啦!”

看来大家都很讨厌新上的红薯吃食,宁乘风满意地点了点头。

红薯吃食广受好评,每日限量供应的那些点心,不到下午便卖完了。这其中,又数酸辣粉最为紧俏。

在这寒冷的冬日,吃一碗热气腾腾,酸辣爽口的红薯粉,真是让人身心都暖和起来了。

山云小馆的酸辣粉在京里爆火后,有许多小酒楼想跟风,可惜买不到食材。就在他们一筹莫展,望洋兴叹时,山云小馆放出了消息山云小馆名下的山云坊就是专门做红薯粉的,他们制作进去的红薯粉不仅供给山云小馆,也对外销售。

一时之间,红薯粉的单子纷沓而来。即便山云坊已经没有现货了,但那些酒楼还是争抢恐后的下单。预定红薯粉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年底了。

红薯吃食在山云小馆卖得热火朝天,但寻常百姓却很难吃到。

云哥儿琢磨了一下,又在屯田司挑了两个机灵的小吏,让他们支了两个摊子,以山云小馆“同款”的名义,卖烤红薯。

寻常百姓虽然吃不起山云小馆的东西,却对山云小馆耳熟能详。

大楚商业发达,许多酒楼像八珍阁一样,请了专业的伶人、说书先生过去表演。像山云小馆这样没有请人表演的酒楼,也有伶人自发进去给食客们唱曲儿奏乐,来赚些银子。

除此之外,还有些专门跑腿办事儿的人,也能出入酒楼。

宁乘风同酒楼里的管事交待了,这些人只要规规矩矩的,不打扰到食客,便不用拦着他们。

山云小馆作为京里名气最响的酒楼,有许多人都对它心存好奇。这些伶人不仅来酒楼表演,也将酒楼里的情况散布出去了。

许多百姓们得知这红薯是山云小馆的“同款吃食”后,都过来凑热闹了。冬日的烤红薯又糯又甜,还带着达官贵人才能吃得起的山云小馆的光环,自然是获得了百姓们的一致好评。

宁家后宅收获的那四百斤红薯,很快便被消耗一空了。

那两个小吏在卖烤红薯时,特意将红薯的好处,和明年朝廷将推广种植红薯的事情宣扬出去了。

屯田司种出的红薯,这下是在京里名声大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