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苍云岭之后,我带回一个机械师>第269章 不愿乔迁
  独立二团和独立团重整队伍,回各自的驻地。

  平安格勒战役结束,有人欢喜有人忧。

  358团驻地,楚云飞穿了一件崭新的军服,在镜子前不停的摆弄自己的衣领,刚毅的脸庞更是增加了几分威武。

  “这身新制式军服,最让我满意的,就是这个衣领,不受束缚。”

  楚云飞自从接受过高级军官学院的培训以后,行市一路见涨。在陈家俩兄弟的推荐下,摇身一变,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三流部队,一举成为晋绥军中的王牌主力团!

  不光如此,集团军的校长,更是对358团拨款、拨物资,全力打造楚云飞的部队。

  “团座,这新制式军服穿在您的身上,更是增添了几分霸气!可惜,如果能换成将星,就更好了。”

  楚云飞自信一笑,对副官说道:“这只不过是早晚的事,再打几场漂亮仗,什么都会有的。”

  这时,一名通信兵来到指挥部门口,向楚云飞敬礼道:“报告团座,长官部来电话。”

  楚云飞收回自己的目光,威风凛凛的走进指挥部隔壁通信班,拿起电话:“你好,我是358团团长楚云飞。”

  电话那头,传来楚云飞熟悉的声音。

  “云飞呀,最近还好吗?”

  虽然用的是电话对话,楚云飞一个标准的敬礼。

  “阎长官好,有什么任务,请长官指示。”

  “好,果然是我晋绥军手下一员猛将!最近你应该听说了,晋南第一战区局势有些不稳,鬼子在各地集结兵力,却不知意欲何为?卫立已经慌了,邀请华北所有人去第一战区观摩,你就代表我,去看一下吧。”

  楚云飞眉头拧成一团。

  他深知阎长官素来和卫长官私底下有些不和,这次观摩,只怕没有那么简单。

  “阎长官,第一战区可是有个号称华北马奇诺防线,条山也是占尽有利地形,还有重兵把守,卫长官不会不知道吧?”

  “校长同意了他的邀请,不妨去多看一看,学习一下也是好事。对了,这次八路军也派人过去观摩,是386旅的独立团和独立二团。我听说,你与独立团的李云龙有些旧交?”

  楚云飞与李云龙有交情,也不是什么秘密,自从去独立团观摩以后,更是传遍了晋绥军。

  楚云飞脸色一正,听出阎长官口中的略微担忧,刚正不阿的回道:“阎长官,属下确实和李云龙相见恨晚,这也只是私交而已,如果个人情感阻碍军务,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军务,军人,应当服从命令为己任。”

  电话那头传来阎长官会心一笑。

  “哈哈,好,说得好!实不相瞒,本来我还准备了很多说辞相劝,你楚云飞确实没让我失望。八路最近有很多大动作,接连几日攻占了六寨、平安县两座县城。据我所知,每次战斗的主力,都是386旅的独立二团和独立团,李云龙和冯柒,有些让我担忧啊……………”

  楚云飞是何等聪明之人?阎长官一点既透。

  “请阎长官放心,替长官分忧,是我楚云飞份内之事。”

  “好,既然这样,你就好好准备准备吧。”

  “是。”

  挂断电话,楚云飞眉宇间露出左右为难的神色,身边的副官看了出来,低声问道。

  “团座,是什么事让您如此伤神?”

  楚云飞轻轻叹了口气。

  “最近八路发展速度太快,阎长官有些担忧而已。”

  副官深思了一会儿,善于察言观色的他,立马深知其中的意思。

  “团座,最近八路攻克六寨和平安县,隐隐约约压了我们一头,阎长官会担忧也是正常,毕竟………………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咱们毕竟是友军,应该把重点先放在鬼子的身上,而不是勾心斗角。”

  楚云飞略微点头,拧紧的眉头也渐渐舒展。

  “你说的没错,但是,阎长官的话…………还是要照做的。本来我还打算请李云龙赴一场鸿门宴,现在,我改变主意了。”

  正如冯柒所料,一切的事情开始向未知的方向发展,至于是福是祸,无从得知……

  而此时的冯柒,正骑着高头大马心中思索,一会儿眉头拧成麻花,一会儿嘴角勾起淡淡的忧伤,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炙热的微风吹过,独立二团在烈日下行军,每个人的脸上没有胜利的笑容,满头大汗的战士如同他们的指挥官一样,满腹心事的低头前进。

  “回来了!他们回来了!”

  封门村的乡亲手捧野花,站在道观门口夹道欢迎,相对于士气不高的战士而言,乡亲们热情异常高涨!

  封门村和赵家峪的乡亲无家可归,一座座简陋的帐篷,紧紧凑凑的搭建在小溪旁。虽然帐篷破败简陋,在太阳的烘烤下仿佛一座座小锅炉,和道观相隔不到500米,却能让乡亲忘记炙热,而感到安全。

  “小伙子,累了吧?来,喝口水,欢迎你们凯旋归来。”

  一位50多岁的老汉,端着装满井水的破碗,热情洋溢的递到年轻战士的手中。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看書溂

  “欢迎八路凯旋而归!”

  在这些百姓眼里,独立二团的战士个个都是英雄,他们既是八路军战士,也是乡亲们的亲人。

  冯柒翻身下马,向这些可爱又淳朴的老乡敬礼。

  “乡亲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收拾收拾,明天出发去平安县定居,以后,大家就可以在县城里生活了。”

  乡亲们并没有想象中的兴高采烈,一个个沉默不语起来,冯柒眨了眨眼,疑惑不解的问道:“乡亲们,这是好消息呀,为什么大家看起来并不是很高兴的样子?”

  50多岁的老汉走出人群,握住冯柒的手,慢慢的解释道:“八路同志,俺们都是庄稼人,一辈子和黄土地打交道,除了种地,俺们啥都不会。这一猛让俺们当县民,俺们也不会其他手艺,总不能天天呆在家里吧?”

  冯柒轻轻点头。

  这事,他确实没有仔细考虑到,总以为百姓流离失所,给百姓找个住处安顿下来就行了。

  “对,俺们不走。就算在平安县定居,也没有这里安全。”

  “是啊。”

  乡亲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伏牛山,这下轮到冯柒犯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