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崛起1820>第144章 北华海军一期计划
  1842年,10月10日,北华海军一期计划发布。

  按照该计划,北华将开展5艘西周级铁甲舰建设,到时,北华海军总吨位将达到87.5万吨,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此于不列颠的162万吨和法国的110万吨。看書溂

  随着北华海军一期计划的公布,海军旅顺造船厂和海参崴造船厂立即忙碌起来。

  除了北华自己的海军战舰建造之外,北华也接到了北极熊和南美ABC三国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海军订单,共计12艘西周级战列舰和24艘配套巡洋舰。

  其中南美ABC三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分别购买2艘西周级战列舰和4艘巡洋舰,北极熊购买4艘西周级战列舰和8艘巡洋舰。

  一时之间北华各海岸海军造船厂同时开工建造17艘西周级战列舰和24艘巡洋舰,壮观的场面让北华国人肾上素直线飙升。

  这个时代是海军的时代,陆军只能守卫国土,为国家开拓利益的正是海军。

  20多年的发展,北华工业基础打造的十分深厚,各大造船厂年产舰船吨位110万吨,仅次于不列颠的165万吨,商船保有量759万吨,仅此于不列颠的2100万吨和法国的1500万吨。

  世界各国商船保有量的大幅提高除了快速发展的商品贸易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北华贸易平衡政策,北华每年的大量入超白银换成大批量的矿产,造就造船业和商船规模的扩大。

  北华一期海军计划的公布刺激了世界主要海军大国。

  不列颠海军更是在第一时间宣布开始建造8艘君权级战列舰作为应对。

  法国海军也是立即宣布开始建造同级别战力舰马赛级战列舰5艘,不过考虑到目前法国国内保皇党与共和派之间的斗争,法国海军的愿望很可能只能在纸面上实现了。

  北极熊更是在第一时间就利用与北华之间的友好关系下了4艘西周级战列舰的订单。

  南美ABC三国(巴西、阿根廷、智利)不愿意在世界舞台上落后,共同发出南美声音,考虑再三向北华下达订单。

  三国和奥斯曼土耳其没有技术也没有资金,之所以能够向北华下达军舰购买订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华政府愿意通过矿产和探矿权作价购买,如此灵活手段让资金不充裕的几国开始了疯狂购物车行为。

  这近10年的贸易平衡行为,让世界各地的矿产品疯狂涌入北华,满足了北华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对原材料的需求。

  北华1832年之前对矿产品开发造成的各种坑道都被重新回填,来自世界各地的矿产品分门别类汇总到鲜卑利亚各大资源型城市。

  各大资源储备仓库更是建了又建,各种金属发出的光泽让宋肖分外的喜欢,这里是宋肖经常去的地方,有了这些丰沛的物资,纸币算什么,白银又算的了什么。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宋肖此刻的心情只能通过唐寅的这句话来形容再适合不过了。

  风车国、普鲁士等欧洲国家对于北华、不列颠、法国掀起的海军军备竞赛纷纷眼红不已,尤其是普鲁士,威廉陛下的眼睛有向兔子发展的趋势。决定把拖延多年的德意志计划提前,只有一个德意志帝国才能够支撑威廉陛下对大海的野心。

  北美洲的大米国此刻也被世界海军军备竞赛之风吹醒了有些朦胧的睡眼,看了看不列颠和北华,尤其是不列颠海军,对自己的威胁最大。

  扒拉了一下家里的存货,还都是风帆时代的老古董,想一想以后可能用这些古董军舰去碰碰那些铁甲舰,想一想就让人心惊胆战。

  大米国的海军以最快的速度起草了大米国海军建造计划,在总统詹姆斯.布坎南的支持下向国会申请资金。

  海军部长扎卡里.泰勒以极为夸张的语气向国会议员们描绘了大米国古董战舰向铁甲舰对战的画面,多次重申“大米国丢失了陆地,不能再丢失海洋,海洋是大米国的未来”,最终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大米国海军建造计划。

  此时的大米国还没有后世的财大气粗,刚刚沉下心发展经济10年的大米国,虽然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在世界上还是落后北华、不列颠,处在世界第三位,和法国差不多。

  最终决定建造海军战舰5艘,由于大米国海军技术没有北华和不列颠先进,又不可能高价引进,面对严峻的态势,决定牺牲航速,加大防御,就这样被称为“铁乌龟”的华盛顿级战列舰诞生了。

  这5艘战舰和之后的10艘,总计15艘华盛顿级战列舰一直在大米国东部海域和南部墨西哥海域行动,从始至终没有离开家门口海域。

  “先生,我们的计划成功了,各国掀起了海军军备竞赛。据我们了解,不列颠建造8艘,法国5艘,大米国5艘,我们这里17艘,现在全世界各地造船厂都响起了叮叮当当的声音。”秘书有些激动的把情报告诉宋肖。

  作为本时空人员,秘书被这疯狂的场面震惊的肾上素直升。将近两万吨的巨大战舰成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战列舰,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在北华建造,这让秘书对北华的自豪和骄傲油然而生。

  “这是走向战争的第一步,”宋肖心里暗暗的想着,等到世界各国逐步把大量财政投入到深不见底的军备竞赛里,就会欲罢不能。

  为了争夺世界利益,别国有的实力我也得有,这样你增加一艘,我增加一艘,除非双方能够平下心来,认真和气的商量着妥协方案,否则这损耗的财力必须要想法设法的从对方身上找回来,不然自己这边只能破产。

  与其破产,不如趁着还有力量,打败对方从对方身上索求足够的利益来弥补自己的财政损失。

  这就是历史的走向,欧洲的灯终有一天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