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崛起1820>第224章 北科合作
  沙俄科联自从击退英法多国联军取得国内统一后,便加紧了对国内经济的恢复。

  八年的世界大战和国内统一战争,对沙俄破坏很是严重,人口损失近两千万,经济实力只有大战之前经济的三分之一,粮食产量更是降低到了原先的40%水平,莫斯科地区只有高层才能够吃的饱,广大群众忍受着饥饿开展工作。

  面对国内几乎是一穷二白的状态,沙俄科联除了决定号召群众开展自力更生恢复经济之外,决定向北华政府求援。

  在沙俄内战阶段,沙俄科联就与北华达成了良好合作。双方共同宣布已经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共同面对未来。

  1865年5月,沙俄科联主席斯塔杜辛访问北华。不顾英法美等西方列强的强烈反对,北华政府正式承认沙俄科联,并与沙俄科联达成了多项合作。

  北华一直奉行的就是睦邻友好政策,在不影响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一个繁荣稳定和平的周边态势对北华也是十分有利的。

  一个强大些的科盟能够吸引西方列强的注意力,作为北华与西方列强之间的缓冲地,对北华十分有益。在军政高层会议上,宋肖已经十分详细的分析了科盟存在对北华的影响。

  5月20日,沙俄科联主席斯塔杜辛与政务院院长袁培军共同签订《北科友好互助条约》。

  条约规定:

  一、科盟贷款10亿华元,年利率定为极优惠的1%,分十年偿还,贷款被允许以钨、锡、锑、铁等各种矿石和钢铁偿还;

  二、北华帮助科盟建立由采矿、冶炼、能源、电力、汽车等为基础的工业,涉及162个大项1854个小项的建设;

  三、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此外,双方签订秘密协议,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协议。科盟不向亚细亚同盟国开展科学主义运动。

  本条约有效期间为三十年,如在期满前一年未有缔约国任何一方表示愿予废除时则将延长五年,并依此法顺延之。

  自从《北科友好互助条约》签订后,北华与科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双方关系更上一个台阶。

  西伯利亚铁路再次繁忙起来。沙俄内战期间,西伯利亚铁路陷入了低谷,偶尔之间的列车也只是西伯利亚各城市之间的人员物资流通。

  一辆辆满载各种基础机械和科技人员的列车从东往西川流不息,在第一年的时间里,北华共有一万六千余名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到科盟,负责搭建科盟基础工业,实践北科友好互助条约双方约定的162个大项1854个小项的建设。

  在科盟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000多万的科盟群众在来自北华的专家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热情洋溢的建立科盟的各大基础工业。

  吃着北华援助的粮食,仔细学习北华技术人员的各种知识教导,北华的形象逐渐在科盟群众的印象中高大起来。

  科盟高层对北华来科专家技术人员提供最好的待遇,希望专家技术人员能够更加用心的把知识教导给科盟技术人员。

  从1865年至1870年,在北华的大力援助之下,科盟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让英法美等西方列强产生担忧的地步。

  经过五年的发展,科盟的工业处于欧洲第一、世界第三的位置,仅次于北华和美国。

  1870年,北华的工业产值占世界的比例为28%,其次是美国17%,科盟10%,德国8%,英国7.5%,法国6%,东华5.6%,意大利2.3%。

  可以说在北华的全力援助之下,科盟的工业除了技术水平相比西方列强有所差距之外,产量已经超过了除美国之外的其他西方国家。

  五年的工业成就让科盟高层紧张的心情舒了一口气,也是非常高兴。在这五年的时间里,科盟高层一直都在担忧西方强国再次对科盟发动军事打击。

  万幸的是,科盟终于在北华的帮助下恢复了基本的自保能力。

  这五年时间,虽然北华专家建议科盟轻重工业均衡发展,考虑到科盟面临的战争威胁,西方强国对科盟的战争达摩克利斯剑始终挂在科盟高层头上,拒绝了北华专家的提议。

  这五年时间各种企业几乎全部集中在重工业,或者能够转换为军事的轻工业。

  1870年科盟的钢产量达到了惊人的2260万吨,仅次于北华的6300万吨和美国的4200万吨,高于德国的1800万吨,英国的1500万吨,东华的1200万吨,法国的965万吨,意大利的214万吨。

  北华对东华的支持力度远大于对科盟的支持力度,对东华的支持时间更是久于对科盟的支持年限。为什么会产生这么明显的差距?

  科盟的各项经济指标几乎都是东华共和国的两倍及以上水平?两国面积没有多大差别,都是900多万平方公里,东华共和国的人口是科盟的3倍多。东华共和国的自然环境条件更加优于科盟。

  产生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宋肖和高层对这个问题经过深入的讨论,得出了初步的结论。

  一是,两国群众危机感不同。东华共和国民众没有太多的忧患感,事情不到头上不会着急,尤其是这个时空,东华共和国的安全得到了很大的保障,安全上没有问题。科盟群众则不同,刚刚经历英法多国联军侵略,安全感不足,希望通过努力工作提升国家实力。br>
  二是,两国政府的组织力度不一样。科盟的组织力度和对国家的掌控远不是东华共和国政府可以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