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崛起1820>第326章 核子武器
  自从原子武器在美国纽约外海爆炸之后,协约国针对华夏帝国的各国小动作立即停了下来,很怕华夏帝国对他们展开核子武器攻击。

  一枚武器就能够轻易的炸毁一座城市,尤其是华夏帝国拥有可以携带核子武器的喷气式轰炸机,这就相当于不仅有弹还有枪,这让世界其他国家非常忌惮。

  核子武器的威力刺激世界各国加强了对核子的研究,都想拥有这样的战略武器,这可是定国神针啊。

  京都大学的核子学院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学院,很多国家纷纷派出留学生申请到该学院留学,不过都被京都大学拒绝。京都大学的核子学院只招聘本国人员,且都是定向招聘,毕业人员全部被安排特定工作。

  对核子的研究成为了世界上最热门的研究。这个时刻,世界各国才发现铀矿石的缺乏。

  原本铀矿石这种放射性的矿石除了在钟表行业有所应用之外,其他行业基本都用不上,因此价格也是十分的便宜。

  随着对核子研究的深入,需要更多的铀矿石。世界各国发现已经被发现的铀矿石都已被神秘的买家全部买走,这一行为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现在已知的铀矿石都已被开采枯竭,仅存的铀矿石价格已将涨了百倍之多,从以前的一文不值,到现在的价比黄金,真是一个地上一个天上的区别。

  经过世界各国情报部门的仔细调查,最终确定神秘的买家就是华夏帝国,从宁古塔时代开始,就在世界范围内大肆购买这种矿石,经过初步统计就达到了600万吨的规模。

  没有铀矿石就不能够深入开展对核子的研究,更何况以后生产核子武器还得需要大量的铀矿石,各国在已知铀矿石产地找不到大量的铀矿石,无奈之下只能报一线希望向华夏帝国购买这种矿石。

  宋肖原本的打算就是囤积世界上所有的铀矿石,怎么可能答应这样明显资敌的行为,华夏帝国很是干脆的拒绝了这一要求。

  世界各国开始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第二次大规模矿产勘探。前一次大规模矿产勘探还是因为南非兰德金矿的原因,希望能够勘测出大量的金矿,这次可是为了铀矿这种现在价比黄金的矿产。

  源于后世的记忆,宋肖已经对后世各种铀矿开采地都进行了铀矿开采,想必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各国难以接受的。

  从1895年6月到1896年1月中旬,经过半年的勘测,除了零零散散的需要高成本开采的低纯度铀矿之外,大规模铀矿根本就没有,这让各国十分失望,不得不为了几十吨、几百吨最多几千吨的铀矿石去耗费大量资金、物资去开采。

  世界大战并没有华夏帝国的警告性动作而停止。相反,各国除了加强对核子武器的研究之外,纷纷再次加大对战争的投入,希望能够尽快的消灭对方,能够索取最高的利益,全身心的发展自身科技,与华夏帝国争霸世界。

  从1895年6月至1896年7月,协约国和同盟国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围绕着比利牛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展开激战。

  得益于华夏帝国支援的火箭筒、高射炮和飞鹰3战斗机,轴心国在与协约国的斗争中没有落入下风。

  尤其是火箭筒,简直就是装甲坦克和火力点的克星。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协约国4000多辆坦克被击毁,最后协约国在火箭筒的威胁之下,根本就不敢把坦克在配备在前线,坦克士兵拒绝驾驶这个在他们眼中的钢铁棺材。

  协约国通过缴获的火箭筒,对这种武器进行了仿制,在火箭筒与坦克装甲车辆的价值对比当中,双方都受不了一个几十华元的火箭筒就能够换取2万华元坦克这种大比例的兑换。

  协约国打算对德国的工业基地进行轰炸,破坏德国的工业生产。先后派出数千批次的轰炸机对德国工业基地展开轰炸攻击。

  相比于华夏帝国的霸王龙同温层喷漆轰炸机,协约国的螺旋桨轰炸机速度慢,飞行高度低,在华夏帝国援助轴心国的88毫米最新防空炮打击下,损失惨重。

  尤其是安装了炮射近炸引信炮弹的防空炮,这种高射炮弹,爆炸时会产生接近百米的弹幕,对协约国的轰炸机产生极大的威胁。

  在5000多架飞鹰3战斗机和1000门88毫米防空炮的防守之下,协约国的轰炸机损失惨重,在一年的时间里有3000多架轰炸机被击落,还不包括6000多架的护航战斗机。

  在这其中,德国遭受的损失很小,1000多架飞鹰3战斗机、200多门88毫米防空炮损毁,工业基地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打击。

  在没有解决飞鹰3战斗机和88毫米防空炮的前提下,协约国下定决心,不再安排这种近乎自杀的攻击。

  南线战争就这样陷入了对峙状态,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协约国也不是没有收获。

  从小亚细亚登陆成功之后,在协约国优势的海空军帮助之下,50万协约国军队很是顺利的消灭掉了土耳其共和国,土耳其共和国成为既西班牙之后第二个被消灭的轴心国。

  轴心国的势力范围更加紧缩,而且轴心国与华夏帝国的贸易通道被掐断。相反,协约国的大量补给物资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对世界科盟进行补给。

  另外,在南线吸引住轴心国的注意力之后,协约国趁机登陆英格兰,经过一番战斗,很是顺利的重新收取了大英帝国欧洲核心领土。

  不过,在这一年多的驻扎当中,英国欧洲核心领土已经被轴心国家搜刮一空,大英帝国接收的只是一个一贫如洗空荡荡的地区。

  重新回来的英国王室和英国政府对此有些欲哭无泪的感觉。不知道,这场战争到底对不对,大英帝国的付出是否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