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崛起1820>第333章 1900年
  转眼之间2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时间的脚步跨入了1900年。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世界局势很是平静,英国、法国、美国都在努力恢复战争带来的创伤,没有在世界的舞台上招风起雨。

  这个时空,华夏帝国没有按照历史那样实行著名的“马歇尔计划”,各国都是自己努力恢复经济发展,恢复的速度远比历史要慢的许多。

  华夏帝国的经济主要依靠的就是内循环,最多加上亚洲经济合约组织成员国的市场。

  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市场,相对于能够快速恢复他们的实力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

  华夏帝国没有那么的好心来给他们提供资金恢复经济。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华夏帝国也没有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世界舞台当中,一心沉下心来发展自己的经济。

  尤其是通天桥工程一期完工以来,华夏帝国的“南天门”计划开始了第一步。太空经济成为了华夏帝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越来越多的太空工厂出现在太空,越来越多的太空产品出现在华夏帝国境内,让华夏帝国群众非常的好奇,对于太空也更加的向往。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华夏帝国的太空空间站慢慢的逐步扩大,逐渐形成了一个环形状的太空城市。

  这个太空城市被称为燧人市,取自炎黄子孙燧人取火的故事,这种太空城市既是“南天门”计划的正式启程,也是华夏帝国迈向宇宙的开端。

  燧人市呈圆环状,直径有10公里,通过两年不断搭积木的形式,重量达到100万吨。

  能够达到如此重量的原因就是华夏帝国又新建了两条长达20公里的专用货物通天桥。因为不需要运输人员,因此设计的十分大,一次就可以把1000吨的物品输送到太空。

  为了让这个庞然大物运转起来,不仅采用了第四代核子发电站,还在燧人氏表面覆盖了太阳能板,两套发电设备共同发力,保证了燧人氏和太空工厂的能源需求。

  对于华夏帝国的太空计划,世界其他国家也是有所发现的,外太空燧人氏庞大的体积,通过太空望远镜看的十分清楚。

  对于华夏帝国在太空上的高速发展,西方国家十分着急,无奈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只能一方面努力恢复经济,一方面召集相关科学家组建自己的太空部门,先在理论上进行研究。

  和原时空不一样的是,华夏帝国并没有沉迷于核子武器的威力魅力当中,在生产了50枚核子武器后,就没有进一步的生产更多的核子武器,精力投入到最新式的无污染、威力更大的核子武器研究当中。

  为了更好推动“南天门”计划的开展,华夏帝国利用充裕的资金,大力提高教育科技行业的发展,建立起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义务教育全免费政策,同时提高各个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待遇。

  华夏帝国有句话语流传的十分广泛,“一流的人才搞科研,二流的人才搞建设,三流的人才进政府。”

  随着时代的发展,华夏帝国政府逐步从管理政府转为服务政府。政府不再需要大量的精英来运转,只要大量的普通人员能够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就可以。

  在加强教育文化发展的同时,华夏帝国也没有忘了尚武精神的传扬。

  宋肖召集全国有名的武术专家一块编制了一套适合于炎黄种族练习的武术套路,可以强身健体,提高男性阳性和女性洒脱干练。

  这套武术套路被称为《武典》在全国所有学校推广,并被作为一项必考课程学习。

  宋肖认为一个合格的国人应该是阳光、尚武、干练之人,原时空的那种男性女性化,女性中性化的行为,宋肖十分看不惯。

  炎黄文化《周礼》中数道,“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br>
  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涉及到尚武的就有射和御两艺。

  穿越到这个时空,宋肖认为有必要提高全民的尚武意识,发达的头脑和强壮的身体两者皆有才是一名合格的帝国居民。

  对于教育和体育设施的建设,在战争当中赚的盆满钵满的华夏帝国自然不会扣扣索索,不仅覆盖了幼儿园到大学的义务教育,更是号召建立全民阅读、终身阅读的良好风气。

  每年的不同年级的军训不再是简单的纪律训练,更多的是实弹操作,让所有的学生都体会到枪械的魅力。

  作为一个全国禁枪的国家,却别出心裁的建立了不同的枪械馆,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几个,专门用于实弹射击。只要武器和弹药不带出去,随便使用,华夏帝国超强的军工产能很快就能够把消耗的弹药补充回去。

  数万架螺旋桨飞机的退役,造就了全国数千所航空驾校、航空会馆,只要在规定的空域内就没有人管理。就连农场喷药都逐渐被飞机喷药取代。

  宋肖千方百计的推出各种政策,提高华夏帝国群众的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储备更多的会开飞机、会打枪的人员。

  宋肖总是隐隐有所预感,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这些措施会起到支撑作用。

  在华夏帝国一心促进国内发展的时刻,南美洲的日本再次有些不安分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日本与英国、美国签订协议,西日本出兵150万人作为雇佣兵为条件,换取西日本在南美洲大陆重新立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50万日本雇佣兵仅仅剩下2万多人回到西日本,而且几乎都是人人带伤。显然这150万日本雇佣兵被美国作为炮灰处理。

  这极大的引起了西日本对美国的仇视,加上两次南美洲大战积累的旧怨,之前还有日本首相田中亿一可以压制住,自从1899年10月,田中亿一去世后,新任首相再也压制不住,积蓄的怒火就像火山爆发之前那样,随时就要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