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祖宗诶!选妃呢?历史作弊器来喽>第207章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林珏此刻整个人怔愣在原地。

  他的脑子,此时,一团乱麻。

  而刚刚被他抓住肩膀的少年,则趁这个机会,挣脱了林珏的手掌,捧着一堆制式并不标准的箭矢,继续向着城墙那头狂奔

  林珏则不断揉着太阳穴。

  整理着脑子里的信息。

  江阴……

  在原本的历史里。

  大明朝实行两京制度,在崇祯皇帝,自尽之后,江南州府的金陵,立刻拥立新帝,创建了南明。

  但是好景不长。

  本来守关山海的,边关总兵,吴三桂叛变。

  满清八旗军,彻底入关!

  本来占据大夏北部的大顺军溃败。

  李自成舍弃京城,带兵溃逃。

  满清八旗军,和大顺军,同时南下!

  满清入关的第二年,三月,满清,将大军,东移,继续南征。南明朝堂因为争权夺利的内斗,根本没有调集部队做有效防守。

  满清的八旗军,仅仅用时一个月,便打入了江南,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

  后扬州城池破,清军屠城,也就是历史里的,“扬州十日”。随后,清军再渡女娲江,大军,直逼金陵……五月十五,南明的那些王八羔子,滚滚诸臣,竟然全部投降!

  金陵失陷,南明四分五裂。

  落到满清手里的江南州府,开始推行剃发令。

  但是在江南州,有一城,拒绝剃发。

  和清军鏖战八十一日。

  后全城殉国,无一人投降。

  清军折损三个王爷,大将十八名……

  此城,守城八十一日,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内遗民仅五十三人躲在寺观塔上保全了性命。

  这座城,就叫江阴……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但是为什么。

  崇祯皇帝,已经已经成功的,活着到了金陵城。江阴之难,却还出现在了自己眼前。

  按照那个少年说的。

  现在是崇祯十八年。

  也就是说,他的确,成功的在金陵,接管了江南的政权。

  那样的话。

  南明应该不会发生,原本历史里,那荒唐至极的“太子案”,南明朝堂,应该可以避免内斗!

  可是为什么。

  江南还是失陷了。

  如果江阴已经被围城。

  那是不是代表着,扬州十日,也已经发生过……如果是这样,那自己之前,拼死拼活,把崇祯皇帝,救出去,到底还有什么意义?

  林珏捂着脸,神情有些恍惚。

  随后他不自觉的攥紧了拳头。

  手背上青筋鼓起。

  他想不明白的事情太多。

  他必须找到崇祯。

  问问他,为什么,明明到了金陵,接管了皇位,事态还是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周皇后,可是为了他,撞死在虬柱之下。

  林珏深呼一口气。

  神色狰狞的,直接向着江阴城,城墙的放下跑去。

  按照连命锁的效果。

  崇祯皇帝,会在自己十公里范围之内。

  但是自己不可能无头苍蝇一般的去找他。

  依照自己的经验……

  现在,需要收集情报!

  而目前,最好收集情报的地方,就是江阴城墙……

  这个时代的红夷大炮,还没有办法,直接轰炸城内。

  大炮主要还是用于攻城!只能炮轰城墙。

  所以只要城墙不毁,内城就算安全。

  炮火也从那个方向传来。

  火光也在那个方向。

  ……

  江阴城确实不大。

  人口只有十万。

  比现代都市的一个区,还要小一点。

  更何况,林珏距离城墙的放下也不算太远。

  一刻钟之后。

  城墙已经近在咫尺。

  此刻的城墙,外城墙,有火光闪烁。

  但是炮声,已经停歇。

  有伤员,从城墙上,被人抬到城墙下。看書喇

  城墙旁边的居所,都已经被征用。

  林珏看到,城墙之下,满是江阴的百姓……

  不仅是男子……女子,妇孺也都在。

  一根根火把,把这里照耀的像是闹市区。

  哀嚎遍地,都是从城墙上,搬运下来的伤员!

  十岁左右大的孩子,穿着草鞋,在来回的搬运兵器。

  有妇人,在城下架着铁锅熬粥。

  还有妇人,挽起衣袖,拿着斧子在劈砍木头。

  老得不成样子的老翁和老妪,也没有闲着,有熟悉医术的老翁,在帮忙处理伤员,佝偻着腰的老妪,在分发吃食。

  林珏还看到了一个六七岁大小的男童,拿着一个小刀,在火光下,削着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被那个男童削得尖锐。

  之后那个男童,提起木棍,向前狠狠一戳。

  清脆的童声,此刻却喊着……

  “杀!!”

  林珏忽然觉得头皮发麻。

  什么叫满城皆兵。

  这就是满城皆兵。

  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加入战斗。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而就在这时。

  城楼之上,一个披甲戴盔的中年,从城楼上,蹒跚的走了下来。

  那男子,身上的甲胄有些残破。

  上面还带着不少血污。

  在走下城楼之后。

  他立刻冲着城楼下的众多百姓,抱拳一拜。

  随后嘶哑的声音,回荡城楼下。

  “诸君,今日,异族之贼,应该是不会再攻城了!”

  “今日,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但阎某知道,城中很多百姓,家中,已经无法团圆了。”

  “不过,既是中秋。”

  “抬头望见的,依旧是我大明的明月。”

  “明月在,大明就在。”

  “城墙之上,将士仍在坚守。”

  “阎某,之前命人做了月饼。”

  “本来是给兵将的,诸位既然都在,那这月饼,就与诸君一起分食。”

  接着,那个中年,又扭头看向身边,一个同样披甲,神色疲惫的青年。

  “刘良,去城中府库,把钱银取出。”

  “给我江阴同乡,发赏月钱!”

  随后,那中年,再次向着面前所有的百姓,躬身一拜。

  这一次,他什么都没有说。但林珏,却感觉,那个中年,此刻似在呜咽。

  而就在这时。

  城楼下。

  一个老翁,蹒跚的往前走了几步,声音嘶哑。

  “阎典史,今日中秋佳节。”

  “按照我们江阴的习俗,除了,赏月,可是还要,饮酒高歌,以笙笛箫鼓相和的……”

  “老夫家中,有酒窖,藏有美酒百余坛……”

  “今日与诸位同乡,守城诸将,一起分饮如何。”

  接着,那老翁声音一顿。

  “这可能,是江阴百姓……最后一次的中秋。”

  “阎大人,可千万不要拒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