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发配充军,你封狼居胥了?>第55章 封官拜爵,朝廷忌惮
  “李自成是起义军中势力最大的一个,只要他死了,其余反贼不值一提。”

  “这下京师就安全了!”

  “这孙传庭,带兵打仗确实有一手。”

  “如此大功,不知陛下会如何赏赐。”

  李自成被剿灭,百官们弹冠相庆。

  闯军围困开封的这些日子,百官们心中都忐忑不安。br>
  一旦开封重镇失守。

  那后方的京师,也就成了闯军的囊中之物。

  他们这些大明百官,必然会遭受闯军的屠杀。

  “祭礼开始!”

  在百官的议论声中,鼓乐声响起。

  崇祯与文武百官一起跪拜,祭奠历朝先帝祖宗。

  “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保佑!”

  “那闯贼李自成已经伏诛,我大明社稷转危为安了!”

  崇祯行三跪九叩大礼,跪在地上激动说道。

  一开始。

  他从牢狱中启用孙传庭,实在是因为无人可用了。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崇祯将孙传庭派往潼关募兵,解救开封。

  没想到。

  不过两月有余,孙传庭不光解了开封之围。

  还将打穿了半个大明,无人可挡的李自成,给斩杀了!

  实在是天大的惊喜!

  “朕召诸位爱卿来,一是祭祖,还有一件事,要与诸位商讨。”祭祖结束之后,崇祯转身对百官们说道:

  “来人,将孙传庭送来的奏折读给诸位大臣听听。”

  一旁的大伴太监,手持奏折上前几步,朗声开始读诵。

  随着大伴太监读诵,百官们的表情也十分精彩。

  从震惊,到不可置信,再到若有若思!

  “真没想到,我大明竟然出了一个万人敌!”

  “这么说,这个顾北才是主导这场战争的关键人物!”

  “诛杀贺人龙,凑齐大军粮饷,领兵夜袭解开封之围,研制出治疗瘟疫的神药,斩杀闯贼首领李自成,竟都是这个少年干的?”

  “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有此人在,何愁不能荡平各地匪患?”

  “北边的皇太极虎视眈眈,此人可堪大用啊!”

  百官们听闻顾北的种种事迹,与件件逆天战绩后,纷纷瞠目结舌,一脸震惊。

  “陛下召集我等,应该是要为此战的功臣商讨封赏。”有人说出了猜测。

  “诸位爱卿。”崇祯扫视文武百官,开口说道:

  “此战,潼关军队一举剿灭了为祸大明江山的李自成,朕心甚慰啊!”

  “但有一件事,把朕难住了!”

  “就是如何封赏这顾北!”

  崇祯将问题抛给了百官,让他们为自己出谋划策。

  孙传庭的封赏好说。

  主要的商讨目标,还是在顾北身上!

  顾北只是一个小小的军中守备,却立下如此的滔天之功!

  若封赏小了,怕会寒了天下将士们的心。

  若是封赏过了...也不合适。

  毕竟。

  这官场的晋升,讲究一个论资排辈。

  所有人都是数十年慢慢熬上来的。

  像顾北这种怪胎,乃是千年难得一遇啊!

  “是啊,该如何封赏呢?”

  “若是按照军功,怕不是得封个总督,还得加个爵位才够!”

  “不妥...除了这些官职爵位,金银土地也不能少了!”

  “可他还如此年轻,封赏这么丰厚从未有过先例啊!”

  “少了不能服众,确实难办啊!”

  一时间,百官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讨论着。

  “诸位爱卿,商讨的如何了?”崇祯看了看百官,又看向内阁首辅魏藻德,开口问道:

  “魏爱卿,内阁是什么意思?”

  魏藻德走出队列,拱手一礼:“启禀陛下,经过内阁商议,拟定的方案如下。”

  “晋升顾北为辽宁总兵,加封奉国伯,赏金千两,绸缎千匹!”

  在内阁拟定的奖赏中。

  顾北由一名守备(正团级),一举晋升为总兵(军区级),跨度之大,简直开创了明朝晋升先河!

  但根据顾北的累累战功,这也是他应得的。

  但这还不够。

  还加封顾北为奉国伯,伯爵,一举成为真正的贵族阶级。

  至于黄金绸缎之类的,都是锦上添花罢了。

  远远不能跟前两个官职爵位相提并论!

  尤其是爵位!

  只有在立下匡扶社稷的大功时,才有资格封爵!

  孙传庭在奏折中,不止一次向崇祯为顾北请赐爵位,目的就是让朝廷笼络住顾北。

  顾北的性格太过于叛逆!

  孙传庭怕朝廷赏赐的太过于寒酸,寒了顾北的心。

  “奉国伯...”

  崇祯沉吟了一下,点头应允了:“其他功劳暂且不提,就凭斩杀李自成这一项,封个伯爵也不为过。”

  “至于这辽宁总兵?魏爱卿的意思是...”崇祯看向内阁首辅。

  “陛下!”魏藻德颔首道:

  “后金皇太极蠢蠢欲动,屡次率军侵略我朝边疆。”

  “像顾北这样的万人敌,有勇有谋,臣建议让他去镇守辽宁边疆,与后金斡旋!”

  “至于各省的其余起义军势力,可以让孙传庭继续绞杀。”

  魏藻德提出的方案,将孙传庭与顾北二人真真的人尽其用了。

  当然。

  还有更深层的思考。

  那就是将顾北与孙传庭一南一北分散开。

  孙传庭如今乃是三边总督,手握二十万大军,朝廷方面肯定是不放心的。

  不论是崇祯,还是内阁。

  现在他的手下,又出了顾北这么一个勇猛无双的万人敌!

  晋升总兵,又封了伯爵,风头正盛。

  如果二人联合在一起,出现了什么不臣之心。

  那大明朝现在,可真的是无人能克制它们二人。

  所以最好的方案。

  就是在人尽其用的基础上,将二人分散开。

  这样最安全保险!

  崇祯眼珠一转,顿时明白了魏藻德的心思,点头道:“准了,内阁拟折子,朕批示后就召孙传庭与顾北进京受封吧。”

  “遵旨!”魏藻德躬身回道。

  “对了。”崇祯似乎想起了什么,淡淡道:

  “这些日子,朕收到了许多弹劾孙传庭的折子,说孙传庭在潼关乱杀无辜,抄了许多当地豪绅的家?”

  崇祯面无表情,让人看不透想法。

  “陛下,确有其事!”刑部尚书站了出来,“那孙传庭的军饷就是这么抢来的!”

  那些豪绅中,便有他的亲戚。

  这些年,刑部尚书没少受好处。

  孙传庭与顾北掐断了他的财路,他齐肯善罢甘休!

  “哦?”

  “朕怎么听说,是那些豪绅强占国家田亩。”

  崇祯眉头一挑,说道。

  “陛下,此事...”

  “够了!”崇祯冷声打断,“此事休要再提了!”

  他还需要孙传庭为他做事,岂能在现在打压他。

  再者崇祯对这些国家蛀虫,早就恨之入骨,听闻此事后甚觉痛快!

  至于这些豪绅与官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他也都心中清楚。

  等到将各省贼寇镇压下去,再度过这大灾之年。

  崇祯定要来一场大清算!

  他要效仿洪武皇帝,将这些贪官污吏杀个干净!

  把吃的都吐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