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从雪豹开始,马踏京都赏樱花!>第40章 商讨决定,后天启程山西!
  同时,n京市,国民政府办事处。

  总司令坐在议事厅主位,其余参谋军官分别坐在两侧,商讨接下来的军事部署~

  “报告总司令,与倭寇停战协商方面,于5月5日,在s海签订,是否需要做什么指示?”

  左侧第一位置,坐着的国军参谋长,恭敬向总司令汇报道。

  “暂时不做指示,那就5月5日我们去sh签订,我倒要看看,这倭寇又搞什么幺蛾子!”

  总司令说完,眼睛扫视了一下,左右两侧坐着的军官将领,继续说道:

  “关于停战协议的签订,就这样吧!还有一件事,让你们调查苏烈的事情,你们调查得怎么样了?”

  现在他们对苏烈的生死看得很重,从苏烈一点一滴,资助部队的武器来看,此人绝非寻常百姓。

  所以他们对招安苏烈,迫在眉睫;只要招安到苏烈,就能从苏烈嘴里撬出武器来源,到时候疯狂购买,装备队伍,战斗力能不飙升?

  “报告总司令,在小鬼子两个师团联队的围追堵截下,苏烈和他的队伍在罗店,嘉定那一带,突然消失;属下认为,苏烈和他的队伍,恐怕已经被小鬼子全歼灭了!”

  其他坐着的参谋长和军官将领闻言,面面相觑,纷纷点头赞同~

  毕竟苏烈他们才9~10人,面对小鬼子数倍的兵力,加上军舰,飞机的轰炸,生还的可能性不大,甚至为零。

  总司令听完部下的话,思量片刻后,看向众人,认真道:“对于苏烈这件事,诸位一定要多上心;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让军统特务处,密切关注他亲人的踪迹,要是他回来,立刻上报!”

  “是。”

  ……

  夜晚,总是那么的陶醉人,漆黑的天穹里,布满了点点生辉的星星,显得格外耀眼。

  s海市,苏公馆院子里。

  苏烈坐在椅子上,总结着今天中午商讨的事宜…

  今天中午苏明成派管家,去周公馆把周继先请了过来;为了不引起军统特务的怀疑,苏明成以喝茶叙旧缘由,请周继先前来苏公馆。

  周公馆周继先听完苏管家的邀请,二话不说,带着刘志辉坐上车,来到苏公馆。

  三分钟后,周继先,刘志辉两人到达苏公馆;客厅里,周继先看见苏明成和萧山河两人,心里一股战友情意喷涌而出;纷纷想起青年时,三人为了革命,刺杀亲王,并肩作战的日子…

  在周继先,苏明成,萧山河三人短暂的叙旧中,苏烈听出父亲他们三人似乎还有一个生死相依的战友,外号好像叫“阎疯子”。

  当苏烈听到“阎疯子”的那一刹那,整个人震住了!

  不会那么巧吧?

  是苏烈想的那个阎…吗?

  就在苏烈想开口询问苏明成时;周继先和苏明成,萧山河叙旧完,看向苏烈,点头欣慰道:

  “生逢战火纷飞的时代,你们这一代的青年,有血性,有志气!你的事迹,我也听说了,干得好;阿文和阿远他们两个也去n京,报考中央军校了!”

  苏烈听完周继先的话,脑海里也回想起原剧情,这会周卫国和刘远已经考上了中央军校。

  随后苏烈顿了顿,坚定心中信念,向周继先,苏明成,萧山河三人方向,振振有词道:

  “回周伯父的话,现如今倭寇侵犯华夏大地,不仅欺压百姓,还烧杀抢掠,手段极其残忍;对于驱除倭寇,振兴中华,为国尽忠是每个华夏儿女的使命;十万青年,十万军,华夏一定会胜利的!”

  站在一旁的刘志辉,听到苏烈满腔热血说的话,心中也暗暗下定决心;等把父亲安顿好,自己也去报考中央军校!

  “好!不愧是我华夏男儿!”

  周继先听完苏烈的话,欣慰开口道。

  苏明成和萧山河两人,对于苏烈的表现,也是满意点头赞许!

  紧接着,苏烈将要去山西山区发展的计划,路线,事宜,准备等等;向苏明成,萧山河,周继先三人商量了起来……

  经过40分钟的商讨分析利与弊,最后的决策是,周继先也同意苏烈的提议,前往山西山区发展!

  这样一来,该保护的人,都保护好了!

  至于周卫国,刘远两人,继续在中央军校学习军事技能;到时候见面,在武器上面资助一下就好!

  苏烈先让周继先,萧山河,苏明成把s海市这边的商业都给处理一下,该交代下面的人都交代好,一定不要让军统特务分子,发现异常!

  随后苏烈用仅剩下的2000功勋值。从系统商城兑换了8面不同性别的人皮伪装面具。

  启程前往山西山区发展的日子,定在后天下午13点出发(也就是1932年4月6日午13时。)

  苏烈坐在椅子上,回过神来,回忆后世低德地图上,s海到s西全程约1355公里,自驾车走高速的话,10多个小时就到了。

  可是现在是民国时期,哪来的高速公路?

  民国时期交通工具无非就是,马车,黄包车(东洋车),自行车,刚兴起的火车,汽车。

  黄包车在当时的交通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出租车,只不过一个靠人力、一个靠动力。

  民国时期,虽然有铁路,可惜因为战乱不断、外敌入侵等原因,铁路的修建进展缓慢,只有一条沪淞铁路通车~

  相反汽车,民国时期,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自行车的生产都很简单(重要部件都要进口),更何况是汽车的发展。

  所以,民国时期的汽车,只能从国外进口。

  (ps:以溥仪为例,在1924年的时候,溥仪曾花了一万两千大洋,购买了三辆进口汽车,差不多一辆在4000大洋左右。

  文人圈的顶级大佬胡适,当时的月薪是280块钱,后来涨到了600元。

  再加上其他稿费或演讲等收入,一个月也只有一千多银元的收入。

  即使如此有钱,胡适只能买得起一辆二手的汽车。)

  所以汽车只能是,政界商人的专属,对于老百姓来说,简直是奢望;加上民国时期的路不好走,全都是泥土路,遇到下雨天,直接变成稀泥路!

  对于这些问题,中午商讨的时候,苏烈就已经想好了对策!

  就在苏烈站起身,拿起桌上水杯,想喝水时;一双纤纤玉手,从后腰伸出来,抱住苏烈,柔声道:

  “原来你在这里,还以为你又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