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第四十章 万丈金龙
  大战止歇,一名西北军士卒和一名汉军士卒拥抱在了一起,庆贺劫后余生的喜悦。

  同样的场景在战场各处同时上演。

  这时,西北将军马顺走到鲁王面前,趁旁人庆贺,他状似无意地抬起头,与鲁王对视了一眼。

  “殿下,咱们赢了。”

  鲁王眉头微挑,“按计划行事,汉帝之势正盛,且需避之,但西域与西北必须掌握在自己人手里,务必吩咐下去。”

  “末将明白。”

  ……

  燕然山,一处洞穴。

  白龟半蹲身子,它面前躺着一名昏迷的男人。

  男子气息微弱,衣衫依旧完好无缺,并无血痕或伤口,可见致使他陷入昏迷的不是外部力量。

  不一会儿,一匹体型健硕的白马跑进洞穴,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血腥味,马蹄踏过的地方还有淡淡的血滴滑落。

  “砰”

  白马将口中叼着的东西放下,重物坠地的声响,引起了不小的动静。

  细细看去,又叫人吃惊,竟是只体长近乎一丈的吊额白虎。

  白龟打量着虎尸,旋即凑到白马身下,像个小大人似的用爪子拍打马蹄,好像是给予鼓励。

  “马小弟,干得好!”

  白马不理他,弯曲四蹄,跪在地上,露出了那满是锯齿的牙齿蹭着李常笑,大口大口的哈喇子落了后者满身。

  昏迷中,李常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异象。

  他看到一只万丈金龙叱咤周天,巨大的身子一个摆尾,就是完整的大周天。

  李常笑耐心点着,金龙一共行了多少周天。

  “一,二……”

  “一百零三,一百零四……”

  “二百四十六,二百四十七……”

  ……

  最后,一直到第二百八十九周天,金龙才有了要停下的迹象。

  可在这时,李常笑的心里多了一种急迫感。

  情急之下,他直接跳上龙首,两手紧紧握住龙角。

  “不够,再多几天,再多几天!!”

  话语中带着三分急切,七分不容置疑。

  或是吃了痛,金龙用力摆动身子,想要将李常笑甩掉。

  只不过,它不仅没有做到,甚至又多行了周天。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常笑的脑袋愈发晕眩,仿佛又回到刚习武的时候,四肢无力,形体空乏。

  在第五百周天的时候,整个人落到地面,意识逐渐模糊。

  在此之前,一行鎏金大字跃然浮现。

  “务使天下太平,率土服时。”

  李常笑瞧着眼熟,可一时间想不到出处,只当是哪家帝王立下宏愿,又或是山野村夫有感而发。

  ……

  再度醒来时,他感觉到浑身又湿又黏,脑袋仿佛真的磕破了,昏沉得紧。

  方才发生过什么,他竟一点都记不起来了。

  唯一知道的,是自己又做了一件大事。

  苦思冥想无果,李常笑拍拍屁股起来,鼻间忽然闻到了一股烤肉的香味。

  他循着味道看去,恰好撞见一马一龟,正经八百地端坐在一块极粗的枝干上。

  面前生起火,火堆上架着一只庞然大物,还撒了孜然。

  凑近一看,竟然是虎。

  乖乖!

  这两个家伙,到底做了什么。

  ……

  元鼎七年,三月。

  眼见匈奴主力尽数战死,只有左右贤王率领残部逃离。

  汉军骑兵再度深入,又占领了大片的草场,缴获了大量匈奴人的牛羊。

  眼见大局已定,鲁王与西北军提出辞行。

  见状,汉军上下皆有不舍,共患难数月之久,彼此间可以说是生死之交。

  主将卫征将此事上奏元鼎帝,最终得到元鼎帝的答复。

  “大力犒赏西北将士。”

  落款是刘懿亲笔,一并带到的还有元鼎帝临时凑到的十万坛美酒。

  至于肉食,特赦宰杀牛羊。

  得到准许,那些伙头兵顿时磨刀霍霍,眼底放光,走向了圈养牛羊的地方。

  西北军中有不少胡人,他们同样有放牧的习惯,论烹制牛羊肉的功力,自认不输于汉人。

  于是一个个自告奋勇,申请到伙房担任大厨,准备当众露一手。

  汉将无不应允,哪怕他们对西北军的厨艺不抱期待,可看在战时情谊的份上,还是愿意以身试毒,打定主意哪怕难吃也要狠狠鼓励。看書喇

  至于会不会糟蹋了羊肉,亦或是浪费了美酒,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什么,是高兴!打了胜仗就是该高兴!

  当夜。

  篝火旁,士卒们围坐。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各式用牛羊肉制作的菜肴,还有许多汉廷从关中运来的蔬菜。

  菜式之多样,可谓是丰盛至极。

  “烤全羊”

  “酱牛肉”

  “煮羊肉”

  “大补羊汤”

  ……

  厨子们各显神通,却不是为了卖弄,而是发自内心想要为这胜利的夜晚添上自己的一把柴火。

  在这关头,真正做到了“乐他人之乐”。

  所以说,男儿的事是最纯粹的,打过仗,喝过酒,只差一趟窑子,就足以当一辈子的兄弟了。

  最中间的位置。

  鲁王、马顺、卫征、周戮等一众将领对坐。

  他们俱是内力高深之辈,举起酒坛对碰牛饮,用手抓起烤肉咀嚼。

  举止粗俗到极点,但入嘴的酒肉可劲儿香甜,是他们此生最难忘的一顿。

  到了兴处,将军们拼起酒量。

  一坛又一坛美酒入肚,肚子却没有胀大。

  不少人当即戏谑,“何道宰相肚子撑船,当是将军撑船。”

  话音落下,顿时收获了一阵笑声和喝彩。

  士卒聚集的地方。

  最开始,场面一片寂静,只有干饭的声音。

  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大伙的肚子里平日都能淡出鸟来,当然要抓住这机会补补油水,紧着油腻的吃。

  到最后,一个个吃到能撑船的地步才停下,眼底依旧意犹未尽,只懊恼不能装着带走。

  酒过三巡,甭管投不投机,士卒们几十个围在一起,谈天说地,畅所欲言。

  没有上官在场,大家再无拘束,聊起了那些平日不足道的话题。

  像是临街卖豆腐的娘子,市集卖鱼人家的闺女,自家吼声震天的悍妇……

  言辞间调笑者有,胆怯者有,欣然者亦有,倘若有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师在场,用画笔将每一处的情景描绘下来,最后汇聚在一起,就成了一幅包罗万象的人间百态图。

  翌日,西北军踏上归途。

  汉卒们继续深入,挥斥手中的刀刃,一片一缕将偌大的匈奴帝国肢解。

  恍惚之中,平地升起一抹烟尘,下而落地聚拢成余烬。

  夕阳下。

  李常笑骑着白马,口中哼唱着曲调。

  “盛世的鬼魂徜徉街角,荒古的哀嚎长鸣不散……”

  直到马蹄跨出草原,代表着又一段旅程结束,新的篇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