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第四十八章 唐侯献药
  未央宫。

  大太监停在殿外,只有唐侯自己进去。

  沿着华贵的鎏金地板,精美的玉器和礼器成列在侧,无不体现着大汉的强盛与庄严。

  唐侯心底感慨,甚至还有几分艳羡。

  而后,一道明黄色的威严身影映入眼帘,正是大汉当今帝王,元鼎帝。

  唐侯压下想法,俯身作揖。

  “臣李昭,参见陛下。”

  话音刚落,元鼎帝转过身子,龙目扫视着唐侯,无形的威压如潮水般扩散开来。

  直到唐侯觉得腰都有些发酸了,元鼎帝似乎才想起他。

  “唐侯平身。”

  “谢陛下。”

  李昭抬起头,平视前方,却能感受到一抹视线落在他身上,充满打量又散发恶意。

  不知过了多久,爽朗的笑声自上头传来。

  “唐侯,真乃当世人杰,哈哈!来人,快给唐侯看座。”

  立刻就有两名太监,抬着一方胡椅过来,很快又悄无声息退去。

  待唐侯坐定,汉帝倒没有扯别的,而是直入主题。

  顾左右而言他可不是刘懿的风格,只有软弱的帝王才需要妥协。

  “朕闻汝之先祖大秦靖王素有玄妙,唐侯可知其一二乎?”

  李昭满脸正色,语气恭敬,斟酌了片刻,这才回复道。

  “下臣愚钝,窃自揣度,不敢自称通晓。凡陛下所问,臣必知无不答。”

  唐侯的这番话着实讨好了元鼎帝,饶是元鼎帝也笑了起来,连连摆手。

  “你我曾结为异姓兄弟,关系莫逆,无需这般生分。”

  而后,元鼎帝继续开口,“典籍记载,靖王昔年游觅山川,结庐而居,过访先贤,功参造化。朕说得可对?”

  “陛下所言皆实。”

  此话一出,元鼎帝两眼立即发亮,有那么一瞬间,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唐侯告诉朕,靖王他,可曾求得仙道?”

  李昭听罢,心里很快闪过一丝不屑,暗道这汉帝果然得了妄念。

  可面上却是作出了纠结的模样,两袖合拢。

  直到元鼎帝等得都急了,这才开口。

  “臣亦不知。”

  看出元鼎帝眼底的怀疑,唐侯继续解释。

  “陛下明鉴,靖王先祖早年退隐,便是曾祖,也只得数年陪伴与教诲,遑论吾等后辈。家祖临终曾言,毕生只见过靖王先祖一面,是先祖送别‘青女’。”

  言罢,唐侯深深叹了口气,脸上尽是遗憾,全然不作假,因为这也是唐侯的真实想法。

  元鼎帝盯着他,视线久久不曾偏离,剑眉狭皱,显然不满意唐侯的耐心。

  于是言语间多了几许不耐。

  “朕且问你,靖王可曾留下长生法!”

  或许是声音过于宏亮,殿外的太监和侍卫纷纷俯首。

  唐侯面色惶恐,颤颤巍巍地伸手入怀,取出了一方玉盒。

  玉盒表面的漆色略显黯淡,还有浅浅的尘埃余迹,一看就知道放了有些年头。

  在金碧辉煌的汉宫里,比这精致的玉盒要多少有多少,真算不得什么。

  可不知为何,从这玉盒出现起,仿佛就有一股魔力施加在元鼎帝的身上,让他的目光一刻也离不开。

  堂堂一国之君,大汉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帝王,竟然失态了。

  只见元鼎帝眼泛红光,从龙椅上站起,伸出左手,命令道。

  “打开,拿给朕!”

  唐侯暗暗称奇,他将玉盒展开。

  只见一颗晶莹剔透,散发着淡香的药丸躺在玉盒里。

  元鼎帝结果,细细打量,心里越看越喜欢。

  语气又缓和了几分。

  “爱卿,速给朕说说,这是何物。”

  他不顾形象地抽着鼻息,眼底闪烁着贪婪的光芒,那是体验了人间极乐的欢愉。

  唐侯弯下腰,轻笑道,“此为《南华丹经》中记载的丹药,唤作‘金风玉露丸’,取之千年奇珍,辅以百年内力,经历七七四十九炼,方能成丹。”看書喇看書溂

  闻言,元鼎帝脸上的笑意更甚,不由赞叹,“好!好!爱卿有功,朕必厚赏。”

  “对了,爱卿可没告诉朕,这丹药有何功效。”

  “调养胎息,平缓心魂。一颗入腹,可祛除百病。身体康健,更是能够延年益寿,先祖采炼,孝敬父母之用。”

  而后,像是想到了什么,唐侯又补充道。

  “自先祖隐匿,世间百年内力者,几近断绝。丹药耗损,日削月割,世间仅存这一枚,献与陛下。”

  听到不是自己想要的长生药,元鼎帝的热情一下子被剿灭了大半。

  可看到唐侯肉疼的模样,没来由的又产生了些许快意。

  或是由于南华庄子,大秦靖王,丹药脱胎于两者,即便无以长生,却让辨古运动有了结果。

  只要能延续寿元,耗费些许国力,倒显得不足一提了。

  心情满意之下,元鼎帝看向殿外。

  “来人。”

  “在。”

  “唐侯献药有功,加封食邑三千,赏赐丝绸百匹,良田千亩,白银万两。”

  “谢陛下恩典。”

  元鼎帝摆摆手,捻起手中的丹药,当着唐侯的面一口吞下。

  丹药入腹,立即见效。

  一股清凉气流迅速在体内扩散,很快遍布五脏六腑,经由心窍直冲天灵。

  元鼎帝两眼紧闭,露出了陶醉的神色。

  他能感觉到,在这么一瞬间,仿佛他具备了腾云驾雾的能力。

  脚底生风,行于丛云,乘风天地间。

  在元鼎帝的认知里,这是仙家的本领,让她更加确信了金风玉露丸的药力。

  而后,淡淡的露水传至口腔。

  回味甘甜清冽,有老酒的香醇,还掺杂着新茶的风雅,滋味胜过皇宫的任何一种宴席。

  元鼎帝不由点头。

  “这才是朕该享受的。这人间,也只有朕配得。”

  半个时辰后,药力依旧在持续,不断修复着元鼎帝体内的病损。

  不知多少年没有这么舒畅过了。

  心神放松之下,很快就产生了倦意。

  旁边的太监识得眼色,建议道。

  “陛下不若回宫,由老奴送唐侯。”

  “嗯。”

  元鼎帝轻轻应了句,很快就有小太监抬着龙撵,送他朝寝殿去。

  贴身太监甚至收起牌子,省得后妃叨扰陛下安睡。

  大殿外。

  唐侯跟在太监身后,却是喊住对方,指了指宫门的木雕,问道。

  “那是何物。”

  太监靠近之际,唐侯袖口一抖。

  一把银票像是抹了油似的滑到太监的袖口。

  感受到熟悉的味道和手感,太监的笑容愈发灿烂。

  “回侯爷,那是耕牛牵犁。”

  说罢,他退后一步。

  唐侯也笑了,“多谢公公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