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第八十九章 天道酬勤
  接下来几日,不断有人来到坊市之中避乱。

  他们大多拖家带口,一问才知道是邺城周遭村落的百姓。

  自打邺城出现变故起,城郊的匪患顿时猖獗起来,那些没有什么自保能力的农户,一下子成了贼匪眼中的肥羊。

  虽说刮不出油水,但蚊子腿也是肉,抱着这般雁过拔毛的心思,城郊的村落接连受劫。

  只有极少数平日以宗族维系的村落,在族长的带领下组织起守备力量,靠着人多才勉强保住家财和性命。

  一时间,众人唏嘘不已。

  虽说宗族中人常年会受到来自族长和宗法的约束,可真到这种性命攸关,秩序不存的关头,宗族抱团取暖的作用一下子就凸显出来。

  不论怎么说,这也算是苦尽甘来。

  而能够活着赶到坊市的,其实他们的运气也不差。

  某种意义上,坊市也是一种抱团取暖。

  盗匪敢于劫掠村庄,那是因为村庄只有几十户人家,可这坊市足有上万人,真要是把人给逼急了,千人之众的悍匪都有阴沟翻船的危险。

  ……

  同福客栈

  随着日子一天天推移,佟掌柜将客房的饭食标准砍半,由一日两餐降为一日一餐。

  放饭时间是午时过一刻,正好在饔食和飧食之间。

  就礼法而言,这是有失礼仪的行为,住客中正好有学过儒书的弟子,按理说这是踩着他们尾巴的。

  饶是如此,没人敢出声反驳佟掌柜。

  在局势日益混乱的今天,同福客栈还没失去秩序,就是对这位泼辣掌柜能力的最大肯定。

  住客们巴结还来不及,怎会不长眼去顶撞。

  真以为葵花点穴手是按摩不成?

  ……

  距午时还半个时辰。

  李常笑推开门,不紧不慢走下楼,一袭云纹道袍干净爽利,平天道冠整齐方正,似乎这些日子的兵灾和战乱没能对他产生半分影响。

  才走下三层台阶,就能看到吕账房满脸愁容,抱着算盘在角落发呆。

  郭杂役趴在他对面,整张脸贴在桌上,肚子不时发出“咕咕”的声音,一双眼睛里再无平日神采。

  显然是饿得没有力气了。

  连平日里最活跃的郭杂役都这样,可见佟掌柜在饭食上,是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的。

  李常笑微微颔首,心里生起些许佩服。

  她是懂人心的。

  ……

  最终,李常笑在郭杂役对面坐下。

  郭杂役有气无力喊了句,“道…长好。”

  李常笑倒是很有精神,笑着看她,“郭姑娘早早坐下,莫不是等开饭了?”

  郭杂役埋着脑袋,任由碎发散乱柳眉前,把整张脸掩在里面。

  她别过头没有回答,桌面下的腿跺了一下,像是在抗议。

  左右是跟李常笑混熟了,没有那么生分,偶尔也能像朋友一样发个牢骚。

  忽然,原本埋头的郭杂役似乎闻到什么,鼻子猛地一吸。

  吃的!

  她激动抬起头,像是满血复活一样。

  只这一眼,正好看到李常笑掌中躺着半个麦面馒头,白花花的,相当诱人,似乎还有香气冒腾。

  郭杂役不由咽了下口水,旋即强行镇定下来,瞪了李常笑一眼,小声抱怨。

  “道长,你忒不厚道。竟用吃食来馋人?”

  说是这么说,她却是一步站起,走到李常笑和吕账房之间,替李常笑遮掩。

  连声催促道:“道长快些吃掉,莫要叫人瞧见。”

  李常笑点了点头,也不推辞,一口将馒头塞到嘴里。

  郭杂役见他吃的这么干脆,只觉得心在滴血,肚子又不争气开始叫了。

  李常笑三两口完事,腆着肚子满意起来,感激道。

  “郭姑娘真仗义!”

  谁知,郭杂役转头横他一眼,小声“哼”一下,“道长不讲义气!”

  李常笑听了哈哈大笑,抬起长袖状似无意从郭杂役边上走过,甚至都没有触碰到。

  可他路过时,郭杂役分明感觉到,自己手中多了一股热意,还鼓囊囊的。

  她像是察觉到什么,嘴角一勾,脸上露出笑容,像是老鼠偷油一样开心。

  当即三步做两步,向着自己的屋子走去。

  人走后,吕账房才后知后觉抬头,一副消沉的模样。

  他叹了口气,趁四下无人,将账簿下半本发黄的书取出。

  《尚书》

  虽然只有半本,但想要入儒家的门,其实还是有不小希望的。

  吕账房这些年有空就翻看这半本尚书,盼着哪日自己被赏识,能封个官职,让他回乡好好风光一阵。

  以前想着邺城繁华,官老爷遍布走,这才到最靠近邺城的漳河坊市安居。

  现在时局动乱,连朝廷都重新换了个主子,吕账房对未来的生活看不到一点希望。

  李常笑察觉到吕账房的心思,自然也发现了他那半本尚书,不过没有声张。

  一来,这是吕账房的私事,旁人不好干涉。

  二来,李常笑打心里很欣赏这种行为。

  像吕账房这样身处微寒而一心上进的人,比那些只会怨天尤人的家伙强一百倍。

  李常笑相信,只要时局重归稳定,像他这样的人,也一定会得有大展才干的机会。

  ……

  用过晚膳。

  李常笑回到屋里,脑海中回忆起吕账房那本《尚书》的内容。

  手里提起墨笔,逐字逐句开始书写。

  并不只是原文的内容,还有他自己参照当前儒学领袖的文章,得出的引申和注解,力图将一句话的道理和出处尽可能写得浅显。

  ……

  一个半时辰过去。

  这本写满了批注的《尚书》完成,像是玩游戏的攻略,对付考试的辅导书,这是李常笑亲手做成的“考官攻略”。

  不知道会不会帮上忙,但这是李常笑能想到的,不会伤害到吕账房自尊的最好办法。

  他将这半本《尚书》举起,两指闪动金光,掠过每一页纸张。

  最终,《尚书》消失在原地。

  另一个角落,吕账房的《尚书》却是微不可查的亮了一下。

  上面的内容没有改变,可只要他重新回过头翻书,那些字迹便会逐个出现。

  虽然可能会吓到吕账房,却不会过于惊扰。看書喇

  指不定,这傻小子还以为是儒圣显灵呢!

  李常笑不禁感慨,时人笃信鬼神,从某种程度来看,也能算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