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第一百零八章 真武之道
  半日后

  诸葛朗一行人抵达城池,外头早有士卒把守,诸葛明更是着盛装亲迎。

  下了马车,阔别经年的两兄弟相拥而泣。

  无论是抱着何等心思还是念头,至少这一刻的情谊做不得假。

  这时,小大人模样的李兴被仆人抱下来,他打量着四下,发现一切风土皆与凉州大有不同。

  诸葛明面露疑惑:“兄长,这是?”

  诸葛朗笑着将李兴抱起来,用眼神示意他进屋说话。

  沿途上,两兄弟特意乘着马车绕城池一遭。

  诸葛朗看着路旁悠然的行人,街市热闹的买卖,巡街有序的县卒,脸上满是感慨。

  “早年先生就说过,为兄的彗性不如小弟,本还觉不甘。可今日一见,始知分毫相隔天地。”

  诸葛明倒是一点都不居功,老实说道:“硬要论功劳,这涿县的安宁可与小弟无关,当归于那两位兄长。”

  “兄长?”诸葛朗有一瞬听了觉得心塞,不过很快恢复淡然,明知故问:“可是张县尊与关县尉?”

  他来时既是抱着一定目的,自然没少在调查关张二人的生平上下功夫。

  不止如此,甚至连赵燕云义结金兰这事,诸葛朗都通过凉州的情报探子事先打听了个明白。

  关于这一切,哪怕诸葛明控制了大半个涿郡,却也无从知晓,更是无从查起。

  因为那是李氏盘踞凉州数百年积累的坚实底蕴。

  诸葛明仅仅数年的经营,就想要揪出国公府百年埋下的探子,显然没有可能。

  ……

  同一时间,药王道宫

  丹鼎殿

  王也与元壶真人盘坐李常笑对面,端着一碗茶水聊得不亦乐乎。

  元壶真人游览过药王道宫,发现宫中的山水皆有奇异,林木排列处处透着玄机,走在幽径小道上,甚至会有云深不知处的惶然。

  亲历过一番,元壶真人只觉得这百年的道法是白修的。

  从前认可的洞天福地,与药王道宫的百草园一比,显得不值一提。

  他不由感慨:“前辈开创道宫,外头的两小子可有福气了。”

  元壶真人说的是值守殿外的魏高阳和葛羡仙。

  二人才拜入门下不久,《药王道经》的修行却已初具成果,尤其是葛羡仙,他现在可以独立制作一批药丸了。

  料想再过一段时日,他这一身道行恐怕就不下于其他各脉道家派系的领袖了

  届时,药王派的崛起指日可待。

  元壶真人暗暗想道,心中满含着一种期待。

  同为道家一脉,他也想看看道家合并流成道教,究竟是何等的盛况。

  至于完成这件大业的是不是青牛道宗,反而显得不重要了。

  这时,元鼎真人怀中的真武剑像是感应到什么,竟然不受控制的飞出,真武大帝的法相悄然凝聚。

  与此同时,三清殿狂风大作,支撑大殿的立柱被吹得摇摆不定。

  “哗哗哗”

  大殿中三座神像的背面,悬挂着的三幅法身画卷骤亮,最后竟然挣脱束缚,直接朝着丹鼎殿的方向飞来。

  一把真武剑,三幅道祖相,悍然对立,隐隐有相互抗衡的意思。

  剑身激起惊涛怒浪,仿佛有浪声在耳边回响,越来越近。

  道祖画像上有白润的圆光灵动,上升演化大日,下沉化作一道道清晰可闻的潮汐,恍若无量大海奔腾而来。

  “朝闻道夕死可也”

  “众妙无门,群魔尽扫”

  道祖画像与真武剑溢散出来的气息,令得在场的两名先天境都觉得难以抗衡。

  正当它们还欲斗法时,李常笑沉声吐出一个字,“止!”

  话音刚落,三幅道祖画像重新收拢成画卷,回到他的掌心。

  真武剑仍旧漂浮半空,神将法相的气息明显衰落下来,饶是如此,它依然没有要离去的意思。

  李常笑端详片刻,狐疑问道:“莫非…你也欲传道?”

  闻言,真武剑的表面人性化的亮了一下,就连顶上法相的威压都减轻大半,显得愈发温和,仿佛是在赞同李常笑的说法。

  这可叫一旁的元壶真人和王也看愣住了。

  与剑对话?

  这真武剑莫非真成精了。

  论这一幕冲击最大的,当要属元壶真人,他供奉真武剑多年,整日精心伺候,光擦拭剑身一日就有三回,简直比照顾亲爹都上心。

  即便这样,真武剑仍旧鸟都不鸟他一下。

  李常笑没有理会元壶真人的小情绪,而是陷入沉思之中。

  所料不差的话,真武剑或许是察觉到药王道宫立派,意图“三教合一”的打算,这才有了动作。

  在原来的轨迹里,没有李常笑的存在。

  于是“三教圆融”与“真武道义”一起被继承,演化出了“全真”。

  可从香火来看,这依旧算不得有多么鼎盛,至少千百年来三教圆融未曾得以实现。

  想到这,李常笑摇摇头。

  这并不是他想要的“三教合一”。

  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是真武剑却可以好生谋划一番,用以完善另一半的道门法理。

  左手仗剑,右手医书。

  ……

  接下来的时间,李常笑同面前这二人说了打算。

  立道统,是以真武为号。

  元壶真人并没有拒绝,反倒乐见其成,甚至还愿意代劳。

  这倒不是因为他生性欺师灭祖,背叛宗门。

  相反,元壶真人正是窥探到青牛道宗的本质,才油然生起一种危机感。看書溂

  “清静无为,与世无争”

  这是高人的境界。

  终究不是长久存世的路子。

  眼下道宗兴盛,贵为天下武道圣地。

  可若日后世道变化,待青牛道宗的教义失其土壤,将不可避免走向衰落一途。

  李常笑打算依靠真武剑立下“真武派”,与药王道宫日后的“药王派”遥相呼应,达到文武的兼合。

  元壶真人同样有自己的想法。

  青牛道宗的“隐”,与真武剑化开的“明”,两者同样可以平分道家的诸般道果。

  对青牛道宗而言,这不亚于是延续宗门香火的一种契机。

  李常笑知道他的想法,并不打算插手,而是决定听任发展。

  这道果争夺,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也不是由一人说了算,他建立“药王道宫”只是行自己的道罢了。

  倘若自身的道不合于世,借由外力插手也没有用。

  到那时,适当的放弃未尝不是明智的抉择。

  这是道者心境,也是李常笑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