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半月之后,张晗与张辽便准备启程回太原复命了。

  他们此行大概招募到了八千新兵,其中大部分都是健壮的青年。这个结果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二人便不打算再逗留了。

  新兵还未领到甲胄,都穿着自己的衣服,乍一看上去有些混乱,但若是仔细观察,便发现新兵们的阵型已经初具雏形了。

  这自然是张晗张辽二人加紧训练的结果。

  为了控制全军情况,防止突发状况的产生,他们二人一同坐镇中军。

  看着这些刚刚招募来的新兵,没来由的,张辽忽然叹了口气。

  张晗侧身看他一眼,疑惑地问道:“如今一切顺遂,文远何故如此?”

  “突发感慨罢了!元熙不必在意。”

  张晗越发疑惑了,张辽可从来都不是什么多愁善感的人。

  她语带调侃地问道:“君子事无不可对人言。文远何时有了不能与晗商谈之事?”

  张辽一边用手拍着马背,一边回道:“募兵之事一切顺遂,但如今的并州却是不太顺遂。”

  “西有匈奴作乱,致使西河朔方等地流离失散;东有盘踞太行山的黑山贼,不时地劫掠上党官民。”

  “北有狼子野心的鲜卑各族,年年犯边掳掠生民;南有黄巾余孽割据一方,自号为白波军。”

  张晗的语气也沉重起来,“前几日阿淮告诉我,早些年安置在雁门的部分乌桓人也频频犯禁,恐有祸乱。”

  张辽接着说道:“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朝廷却恍若未闻、无所作为,并州百姓何其不幸也。”

  张晗的声音微微压低,轻声说道:“黄巾之后,朝廷早已经没有余力,现如今已是自身难保。”

  “当年凉州羌胡叛乱,朝中的公卿大臣便已有弃守凉州之议。如今的并州,不正是第二个凉州吗?”

  张晗早就看清了朝廷的面貌,对所谓的朝廷没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若是朝廷真的想要有所作为,父亲死时,来的应该是朝廷的平叛大军,而不是单单一个新任的并州刺史丁原。

  张辽的语气带了一点儿苦涩,感慨道:“泱泱大汉,莫非真的气数将尽耶?”

  尽管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十五年,但张晗骨子里还是认为自己是银河联邦的公民,她对这个大汉王朝没有多少归属感。

  但张辽不同,他是土生土长的大汉子民,他无法像张晗那样——洒脱而清醒地看待日薄西山的大汉王朝。

  骤然认识到大汉可能会灭亡这个事实,他心里难以避免地感到悲哀,为自己悲哀,为御座上的天子悲哀,也为将陷于战火的万千百姓悲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你我在这儿感叹这些又有何用!倒不如早些练好新兵,先将匈奴人赶出去。”

  说着,她一挥马鞭,高声道:“文远稍待,晗且去前部看看!”

  *

  漠北的鲜卑每年冬季都会南下犯边。今年并州若是想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就必须先平定西河郡的南匈奴叛乱。

  否则并州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地步。一旦在北的鲜卑和在南的匈奴联手,并州军必然伤亡惨重。不但不能将入侵者赶出并州,还会大量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

  所以并州高层制定的整体战略,便是先整合军队平定南匈奴叛乱,然后再在并州北方组织防线抵御鲜卑。

  整个并州都在热火朝天地训练新兵,以期将他们早日拉上战场。

  张晗近乎整日整日地泡在军营,惹得王氏担心不已。

  但张晗也没办法,只好让做事稳妥的素商多陪陪母亲,以免她整日胡思乱想,自己吓自己。

  一日,张晗难得有些闲暇,想要早些回府,多花些时间陪伴母亲。

  她刚想脱下甲胄,就听到一名亲卫来报:“从事,我们的人与吕从事手底下的人起了争执。”

  亲卫垂首敛眉,羞愧道:“场面愈演愈烈,两边人甚至已经动起了手,我等不得已,才来禀报您。”

  “吕从事?吕布吕奉先?”

  “正是。”

  张晗停下解甲胄的动作,皱起眉头,严肃地说道:“前方带路,我这就去看看。”

  张晗到的时候,场面已经十分激烈。两方人不停地扭打在一起,地面上满是被丢弃的头盔与铁甲。

  这些人打斗时倒是没有动用兵器,但一眼望过去,不少人都已经鼻青脸肿。

  两边人的叫骂声一声比一声高。

  “你们这些狗娘养的,欺负孤儿寡母的,还有没有点血性!”

  “你们倒是有血性。怎么着?在女人手底下当兵很爽吧!哈哈哈哈哈哈!”

  “磨磨唧唧地干什么?要打便打,何必扯上我们张从事!”

  “哟,这还护上了呢。你们和她感情是不是很好啊!是不是净在军营里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了啊!”

  “你们休要血口喷人!”

  “她在床上是不是玩得很花啊,不然你们怎么一个个地都这么护着她啊?”

  “去你丫的,你们还要不要脸了!”

  “别急啊,改天带我们哥几个一起玩玩啊!哈哈哈哈哈。”

  ……

  高高在上的,充满恶意的,带着浓浓偏见的……她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样恶毒的评论了。

  她心里火冒三丈,紧紧地攥着拳头,强忍着不让自己爆发。无能的愤怒只会加剧事态的严重性,而不能解决问题。

  “都给我停手,否则我便令人放箭了!”

  张晗闻声望去,是一名身形高大的青年男子。根据以往听到的传闻,再结合他现在的衣着与体型,张晗推测出来人就是吕布。

  吕布不知从哪儿抽调了弓兵过来,将打架的两帮人团团围住。

  慑于吕布的威势,虽然众人脸上表情仍颇为不忿,但都已经停了手。

  这时,对面的吕布忽然驱马朝张晗走来,他坐在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张晗,说道:“听闻你的武艺甚是不错,可敢与我一战?”

  “可。”

  张晗的气势丝毫不输吕布,指着刚刚那个骂得最凶的吕布属下回道:“我若赢了,他随我处置。”

  她在来的路上也听亲卫说明了原委——两帮人会打起来,他就是罪魁祸首。

  就是他趁着今天下午休沐,在路上猥亵一对母女,被她手底下的士兵制止后变本加厉,撺掇他的同袍斗殴。

  “有何不可?”

  吕布轻飘飘地看了一眼被张晗指认的属下,毫不犹豫地答道。也不知道他是对自己的武力太过自信,还是根本就不在乎一个下属的性命。

  两位从事三言两语间就约定好了要决斗,两边的人虽然有些措手不及,但还是很自觉地让出了场地。

  张晗没有带她惯用的兵器,也没向周围的人讨要类似的兵器,直接拔出了自己随身的佩剑,向吕布冲去。

  她的容貌美丽得近乎艳丽,身形在吕布的衬托下也显得娇小无比,但她的攻势却一点儿也不弱,招式大开大合,剑剑都透着毫不留情的杀意,没有半分花哨。

  这架势直接将围观人等看了个目瞪口呆。

  吕布见状也收起了心中的轻视之意,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对敌。

  双方交战了百来个回合,仍旧不分胜负,彼此都认为对方是难得一见的对手,也就越发上心起来。

  从表面上看,场上形势胶着,两人武艺不分上下。围观的士兵大多觉得二人恐怕还要个几刻钟才能真正决出胜负。

  闻讯而来的张辽却有些忧心忡忡。

  吕布臂力惊人,属于力量型选手;而张晗却长于速度,属于敏捷型选手。一旦拖得久了,张晗力量耗尽,便会显露出颓势。

  而且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吕布用长戟,张晗却用剑。两相对比之下,张晗明显处于劣势。

  张辽为张晗担忧不已,却没发现场上的形势突然发生变化。

  转眼间,张晗便将剑搭在了吕布的脖颈上。只是她等了等,意料之中的疼痛却没有到来。

  胜利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在交手的过程中,她早已看清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白若是继续拖延,自己将一败涂地。

  于是只能取巧。她借助丰富的战斗经验,精心地设计了一个小圈套——代价是左臂受伤。

  吕布果然中计,自己成功地将佩剑搭在了他的脖颈,但吕布的长戟却没有像意料中一样刺入她的左臂。

  他最后为何收了攻势呢?

  张晗略感困惑地望过去。

  吕布此时已经收了长戟,拱手道:“从事果然英武,布认输。违反军纪者任你处置。”

  话音刚落,便带着其余下属离开,只留下了那个罪魁祸首。

  那人再不复刚刚的嚣张气焰,一屁股跌在了地上,眼泪鼻涕弄得满脸都是,还不停地朝张晗磕头,“从事饶命,从事饶命,卑下错了,再也不敢了,卑下错了……”

  张晗自顾自地收剑入鞘。

  地上那人听到响动,以为张晗打算放过他,满脸惊喜地抬起头,只是他心里却一阵鄙夷。

  果然女人不是能做大事的,稍微一求情就心软。武艺好又有什么用?还不就是床上……

  “啊——”

  地上的人忽然发出一声歇斯底里的惨叫声。

  士兵们震惊地看着那把插在他下三路的那把剑,两腿一紧。

  额……即便知道他罪有应得,心里还是免不了一阵戚戚然。

  张晗转头对身后的亲卫说道:“实在抱歉,弄脏了你的剑。改日我会为你寻一把更好的剑。”

  亲卫来不及拒绝。

  张晗再次开口,语调森然:“记住,我最恨奸 淫,猥亵也不行。

  作者有话说:

  [1]出自《荀子》

  2《三国志.吕布传》:(吕布)求益兵众,将士钞掠,绍患忌之。布觉其意,从绍求去。绍恐还为己害,遣壮士夜掩杀布。

  袁绍都嫌弃吕布军纪差,我这应该不算黑他吧。(狗头)

  3前面提到的郭淮(?-255),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史书上没有具体出生年月,但他在建安年间(196-220)举孝廉。假设他举孝廉的时候二十几岁,188年就差不多应该是14岁。

  4.《晋书.志第四》:“灵帝末,羌胡大扰,定襄云中朔方五原上郡等五郡流徙分散,建安十八年,(并州)省入冀州。”所以历史上汉朝是丢土了。但是女主有金手指,书中肯定不会。

  5. 关于弃守凉州:“会西羌反,边章、韩遂作乱陇右,征发天下,役赋无已。司徒崔烈以为宜弃凉州。诏会公卿百官,烈坚执先议”“议者咸同”只有傅燮反对。

  白天不想码字,就拖到了晚上,好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