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亮剑,从单挑山本特工队开始>123章:根据地的天(1)
  赵家庄发生的事迅速传遍了根据地,在乡绅中引起的反应是震撼的,张二虎并不是善男信女!

  对抗减租减息的政策后果非常严重,华夏的乡绅阶级是最聪明的一个群体,也是最懂得审时度势的一个群体,自古以来都是枪杆子说了算,在枪杆下,五成租也不是不能接受。

  当他们发现反抗就是灭顶之灾后,就选择了顺从,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在赵家被抄没后,各乡绅纷纷站出来痛斥赵家勾结日伪的可耻行为,与赵家划清了界限,并且明确表态支持八路军的减租减息政策。

  老百姓的日子终于有了盼头,没有了苛捐杂税,只交产出五成的田租,绝大部分的佃农都能勉强吃饱饭了,这对老百姓来说就是了不得的事了。

  华夏的百姓是最懂得感恩和知足的,有了饭吃的老百姓彻底将八路军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八路军的各项政策很快就扎下根来。

  各村的民兵组织得到了迅猛发展,武装工作队成了各村最值得的信任的人,八路军的后生在大姑娘、小媳妇中最受欢迎。

  谁家的男人如果当了八路或者加入了民兵,这一家在村子里就会受到很多人的尊崇;

  谁家的后生仔当了八路,那媒婆就会把他家的门槛给踏破了,“嫁人就嫁八路军”成了根据地姑娘中最时髦的一句话。

  牛家村,牛七斤家的日子过得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卖了夏粮后的牛七斤花钱将以前处处漏风的房子检修的像新房子一样。

  给喜儿置办了一套崭新的嫁妆,在牛喜儿的狂轰滥炸下,刘伟终于同意了这门婚事,只是希望等到喜儿满十八岁后再完婚。

  这次根据地升为了正团级,刘伟也水涨船高升为了副团级,已经符合结婚的基本条件了,现在就等喜儿达到根据地规定的结婚最低年龄了。

  “爹,今晚伟哥到咱们村来,晚上就在咱家吃饭,还有贵客,你多做几个人的饭啊”

  喜儿一回到家就安排上了他爹,牛九斤正在家修补农具,也没怎么听,就随意地唉了一声。

  喜儿娘听清了,自己的女婿可是根据地副司令,第二大官,能在刘伟这称为贵客的根据地就只剩下张司令了!

  想到这里,喜儿娘一把就夺过了牛九斤的家伙什,嗔怪道:

  “老头子,你还有心思整这些破烂玩意,你没听妮子说姑父晚上要来吃饭啊!”

  “来呗,姑爷又不是第一次来吃饭了,上次杀鸡姑爷还怪我老头了,他说了,赶上啥吃啥!”

  “你这老头子咋这么榆木疙瘩呢,我们不能今天正好赶上吃鸡啊,另外老婆子我想吃肉了,你去村东头肉铺割一点来!”

  “噫,能的你,败家娘们!日子稍微好一点就叫着吃大肉了,鸡还不够你吃的?”

  “说你榆木疙瘩你还不服气,你没听咱妮子说除了咱姑爷,还有贵客啊!——贵客!”

  牛九斤也反应过来了,心中顿时大喜:

  “老婆子,你是说?”

  喜儿娘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小声地说道:

  “知道就行了,保密呢!万一有鬼子探子,可不敢声张!”

  “那我去割大肉,老婆子你在家杀鸡!”

  牛九斤交代完就兴匆匆去肉铺割大肉去了。

  这再换一年前,肉铺岂是牛九斤这样的苦哈哈能想的,除了过年过节,其他日子能吃个半饱就算不错了!

  现在的牛九斤已经今非昔比了,隔段时间总要来肉铺割点肉打打牙祭的。

  “九斤叔,又来割肉了,家里有甚好事啊?”

  肉铺老板见牛九斤过来就打起了招呼,现在的牛九斤在村子里也算是一个人物了,女儿喜儿在八路当差,据说还找了一个八路大官的姑爷,他家的日子也过得快赶上地主家了。

  以前不过年过节的,能吃上肉的都是地主!

  “老板,割两斤肉,要肥的啊!也没甚好事,我家老婆子嘴馋了,这败家娘们!”

  “噫,九斤叔阔气了,婆娘想吃肉就过来割,这日子过得都快赶上牛二爷了!”

  “老板,可不敢乱说啊,我们家的地都是自己种的,就算农忙顾不过来,请人帮衬两天也是给了粮食的!可不敢与天杀的牛二爷比啊!”

  “是的咧,九斤叔你老别生气,我就是开个玩笑,谁不知道大家伙日子都好了,这得感谢八路军啊!

  连带着我这肉铺的生意也好了!”

  牛九斤本来就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见肉铺老板道了歉也就没再计较,割了两斤半肥半瘦的肉就回家了。

  晚上他要做红烧肉!

  “张二虎,你们在牛家村实行的政策不错,老百姓也实实在在的得了实惠,老百姓收了夏粮后又种下去了土豆,这一年两收,可以留下四成,几年后几乎是半买半送,就算了把地给分下去了。”

  “旅长,我也想像在鄂豫皖那样打土豪分田地,这不是政策不允许嘛,只好想了个变通的法子。”

  “现在我们又实行了减租减息政策,让整个根据地的老百姓都能吃上一顿饱饭,等到明年夏收,整个根据地都会过上像牛家村这样吃穿不愁的好日子!”

  旅长这次到伏牛山根据,地就是来调研根据地推行减租减息政策情况的,在得知半年前,牛家村已经在试行新政策了,而且效果不错,所以就在张二虎等人的陪同下来牛家村实地考察。

  用旅长的话说——眼见为实!

  旅长在村子的转了一下午,也随机去了几家走访,家家粮仓都是满的,家里养着成群的鸡鸭,地里的二茬粮土豆也长势喜人,心情顿时大好。

  看来根据地的班子都是干实事的,没有糊弄自己。

  晚饭张二虎做主安排在牛九斤家,旅长本来不打算去的,在他看来要随机的去一家吃才能看出乡亲们的生活水平。

  “我们去的这一家可不是随便一家,是我们根据地委员会妇女主任牛喜儿一家,放心,他们家拿到的土地也是十亩,没有一点特殊照顾!”

  接着,张二虎还给旅长讲了牛九斤家的故事,很有代表性。

  旅长听完后就来了兴致,转头对刘伟说:

  “刘伟,我看那个牛喜儿就很不错,能看上你这高梁花脑壳就算不错了!”

  在旅长面前刘伟是不敢多说话的,只能点头称是。

  天黑前,一行人就来到了牛九斤的家,首先印入旅长眼里的就是一座翻修的很新的房子,房子四周围上了用树枝做的篱笆。

  进入院子就看到了散养的鸡开始进窝,院子里有一块不少的菜园子,种的都是像大白菜和萝卜这样的应季蔬菜。

  喜儿早就在家等着了,见旅长他们过来就蹦蹦跳跳地迎了出来,但那双好看的桃花眼却是在盯着刘伟。

  旅长一向是很风趣的,一看这样就忍不住开起了玩笑:

  “刘伟,今天我们可是沾你的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