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我白起,坑杀四十万,被周姐直播>第六十二章伏尸百万!联军陪葬,杀神死!
  “轰隆!”

  伴随着一声轰鸣。

  本还晴朗一片的天空。

  已是电闪雷鸣!

  天幕低垂,

  偌大的函谷关。

  被无数的鲜血,染上了不一样的颜色。

  狂风吹拂之下,浓烈的血腥味,刺激着在场每一个人的神经。看書溂

  在陆仁的周围。

  数百亲卫,皆是欲血。

  连续的战斗之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便连握住兵刃的力气都快是没有了。

  却依旧是晃晃悠悠的拱卫在陆仁的身旁。

  无数联军。

  已是在廉颇和乐毅的指挥下。

  将陆仁以及麾下的尚存的数百亲卫,团团围住。

  “武安君,结束了。”

  “今日这一战,你和秦国,败了!”

  随着一声声的呼喊。

  无论陆仁,抑或者是尚存的数百亲卫,皆巍然不动。

  然在他们的对面。

  魏无忌、赵胜、黄歇、廉颇、乐毅等人,已经是缓缓的走到了正前。

  函谷关已失。

  而大名鼎鼎的武安君。

  此刻,也已如同和砧板上的鱼肉,任由他们宰割。

  如此的情况。

  一如数个月前,那泫氏谷底的赵军一般。

  这边。

  赵胜死死的盯着面前的陆仁,脸上满是止不住的煞气:“武安君,昔日屠我赵军将士,灭我赵国,曾想过今日否!?”

  说着这话的时候。

  赵胜整个人都是在不住的颤抖着。

  既有大仇即将得报的兴奋。

  又有犹自不敢相信的忐忑。

  即便陆仁这个武安君,已就在眼前。

  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百战百胜的战神。

  引得六国人,心惊胆战,可止小儿夜啼的武安君,便如此败于他们之手?

  即便事实摆在面前。

  赵胜却依旧是有一种,置身梦境的不真实感。

  武安君啊!

  数十年来,天下无数人,欲败之而不得。

  而如今。

  列国联合一道。

  曾经不可一世的武安君,终究是败了。

  似梦似幻。

  有着如此感想的。

  可不仅仅是赵胜一人而已。

  其余众人,莫不是如此。

  廉颇和乐毅身为联军大将。

  此番破得函谷关,击败武安君。

  本应也感到高兴的。

  但是此刻,两人皆是低着头。

  看着面前的依旧持剑而立的陆仁。

  却并没有败得大敌的喜悦。

  满眼皆是见得英雄迟暮的惆怅。

  今日纵然是胜了。

  然而这样的胜利,很明显并不是两人所想要的。

  身为名将,两人自然是有名将的尊严。

  如果是战场之上,堂堂正正的厮杀,而正面击败了武安君,两人自然是喜不自胜。

  然而此番。

  函谷关内,不过数千秦军。

  而他们数十万联军主力,攻得函谷关。

  此番击败武安君,并无任何值得称道之处。

  而信陵君魏无忌,此刻亦是深深的看得面前的陆仁。

  脸上,却是带上了一丝复杂之色。

  今日领得联军攻破函谷关,破得昔日武安君百战百胜之神话。

  他自然也是高兴的。

  然而同样的,他也是带上了一丝的遗憾。

  因为他明白。

  此番败得秦军,围困住武安君后。

  因为先前的所作所为,无论如何,武安君都必须死!

  众人如此。

  就更别说是黄歇了。

  身为楚国之人。

  当年陆仁领得秦国大军,灌鄢城,占郢都,火烧楚国王陵,逼迫楚王无奈迁都。

  可以说。

  但凡楚人,和陆仁这个武安君,皆是有不共戴天之仇——或者说,数十年征战,但凡列国之人,几乎没有人是和武安君没有仇怨的。

  此刻。

  黄歇猛然抬起头来,漠然的望着面前的陆仁:“武安君,可知天下之人,皆愿君死乎!?”

  “今日,汝纵为战神,亦必死!”

  黄歇朗声的一声呼喊。

  陆仁已是浑身欲血。

  然见得列国之人如此。

  只是嘴角轻扬。

  忽而大步踏前。

  便是如此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

  本来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列国士兵,竟是面色一变,下意识的退后数步不止。

  便连那赵胜、魏无忌等人,也是跟着不由自主的退后了一步。

  陆仁见状,脸色依旧平淡:“诸位,惧某于此?”br>
  一语而后,方才阴云密布的天空,雨滴终是倾盆而下。

  天幕愈加黑沉。

  唯有不时闪过的雷霆,划破乌云,短暂的荡尽黑暗。

  然不过片刻。

  待得雷霆过后。

  又复得黑暗。

  众人面色愈加难看。

  赵胜更是冷哼一声:“武安君,死到临头犹自故弄玄虚乎?”

  面对赵胜之拮问。

  陆仁缓缓抬头。

  嘴角只是带着些许的笑意。

  并不言语。

  而这边。

  魏无忌叹息一声,朝着陆仁径直一拱手:“如今,君之处境,犹如囚鸟,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君若自裁,这数百君之亲卫,或免于一死。”

  廉颇和乐毅同为将者。

  此刻见得迟暮之武安君。

  轻叹一声。

  便也是拱手:“请武安君,上路吧。”

  于此刻的联军众人而言,一个死去的武安君,才是最好的武安君。

  是故。

  哪怕此刻,已尽占优势。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

  他们只求武安君速死!

  这边。

  在魏无忌等人的示意下。

  麾下无数联军,已经是朝着陆仁所在的方向,缓缓压了过去。

  “武安君,临死之际,可还有得遗言?”

  当为首的魏无忌等人,轻轻的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

  本是不苟言笑的陆仁,却是冷冷一笑。

  “遗言?”

  而后陆仁抬头,望向背后那巍峨的稠桑原。

  再转头,目光在魏无忌等人不住的逡巡着。

  却不过洒脱一笑,不进一言。

  “轰隆!”

  一声几乎是震破天穹的雷鸣!

  照亮了整个天幕。

  划破长空!

  轰鸣之声,响彻四周。

  把满是阴云密布的天幕,映得如同白日。

  大雨,终是倾盆而下。

  但见得轰鸣之声,沸腾而来!

  “报!秦军掘得大河之堤!”

  “报!整个稠桑原和函谷关四周,已是洪水滔天,千里之内,一片泽国!”

  随着呼喊声一声又一声的传来。

  但魏无忌等人,脸上却并没有丝毫的慌乱之色。

  然而。

  陆仁此话一出,春申君黄歇便是冷笑不已:“武安君,不必垂死挣扎了。你之水攻之策,早已被吾等识破!此刻吾等数十万大军皆身处函谷关中。”

  “此番我联军,纵使天灾,纵使你洪水滔滔,又能奈之我何?”

  随着黄歇这一句之后。

  一旁的赵胜等人,也是冷笑不已。

  正欲说些什么。

  雷霆过后。

  天空依旧满是阴云。

  黑暗笼罩。

  没有一丝光亮。

  雨,愈大了一些。

  联军众人只是冷冷的看得面前的陆仁。

  “武安君,事已至此,何必垂死挣扎?”

  “便是你掘得黄河又如何?此刻吾等身处函谷关,便是洪水,又能奈之吾何!?”

  “你若是天人,便引得天水,灌之函谷关如何!?”

  “可惜,即便是武安君,亦非天人,而是凡人。”

  “武安君,请上路吧!”

  天幕在阴云的遮蔽下,已是一片黑暗,再无一丝光亮。

  雨愈加急了。

  似泼水一般。

  倾泄而下。

  “是啊,便是武安君,亦是凡人。”

  最后的看了一眼联军众人,陆仁幽幽的目光中没有丝毫面对死亡的恐惧。

  有的。

  只是潇洒、自由还有解脱。

  “所以此番,非是天灾。”

  伴随着这一句。

  一声仿佛是要震破天穹的轰鸣声传来。

  撕裂了阴云。

  驱散了黑暗。

  雨势已是沸腾到了极点。

  “此乃,人祸!”

  “轰隆!”

  “轰隆!”

  “轰隆!”

  天空开始轰鸣,大地开始震颤。

  便连整个函谷关,也是随着颤抖了起来。

  仅仅是一瞬间。

  那周遭的联军众人,便是瞪大了眼睛。

  “怎么回事!?”

  “这到底是怎么了!?”

  一时之间。

  无论是魏无忌等列国君侯,抑或者是廉颇、乐毅等老将。

  此刻都还不知道。

  这突然的动静。

  到底是因为什么。

  明明此刻,他们身处函谷关之中。

  凭借地利。

  便是武安君掘开大河,引得大河之水蔓延。

  也不应该对身处函谷关的他们,造成丝毫影响的。

  然而现在。

  这突然的动静。

  却是因为什么!?

  这边。

  魏无忌等人,原本一脸的喜意,已经彻底的消失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从内心深处,突然迸发而出的恐惧。

  他们同样是不明白。

  这突如其来的动静。

  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

  “武安君,你干了什么!?”

  这边。

  黄歇和赵胜满脸皆是惊恐之色,朝着陆仁厉声的呼喊着。

  陆仁不语。

  而这边。

  不过是片刻之后。

  “那!那是什么!?”

  忽然。

  在魏无忌等人的身旁。

  有将士,惊而大叫。

  一人呼。

  忽而万千人呼。

  顺着他们所指的方向。

  几人抬头望去。

  片刻。

  本就是阴沉的脸色,便已是一片煞白。

  “塌了……稠桑原,塌了!”

  几人和其他人一样,不由自主的跌坐在地上。

  没有了洋洋自得。

  没有了大仇得报的快意。

  没有了得胜而归的呼喊。

  有的。

  只是深深的恐惧。

  脸上早已没有了一丝血色。

  整个人的声音,伴随着身体,都在不住的战栗着。

  那是从内心最深处而发出的一种恐惧。

  正如他们所言。

  函谷关背靠稠桑原而建。

  以稠桑原之地势。

  筑就了如今,函谷关易守难攻之天下第一奇关之名。

  而现在。

  那个护得函谷关的屏障,那个稠桑原,它塌了……

  他们不明白。

  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但是很明显。

  这一切。

  和眼前的武安君,脱不了干系。

  不待魏无忌等人下令。

  无数联军将士,自相奔走而逃。

  然而他们。

  如何能逃得掉呢?

  此刻。

  函谷关下。

  是无数而来的滔滔洪水。

  而在函谷关上……

  无数山石,泥土而下。

  其上混合的,是奔腾不息的滔滔洪水!

  在后世。

  它有一个贴切的名字,叫做泥石流。

  配合着函谷关下的洪流。

  仿佛两块巨石。

  将无数联军的生路,彻底的堵绝。

  四个月时间。

  十万秦军的日夜不休的劳作。

  将稠桑原上,所有的草木,皆是伐尽。

  函谷关所背靠的那一大片高地,每一处,每一寸土地,皆是被挖空。

  如今。

  在大雨和洪水的冲刷下。

  曾经守护函谷关和大秦无数年的稠桑原,终究是塌了。

  将毁灭所有的列国联军。

  也将毁灭这么多年来,它所守护一切。

  而这。

  便是陆仁,身为武安君。

  第一个,也就最后一个计策!

  以身为饵。

  武安君虽败,然秦胜。

  在陆仁的对面,咒骂,尖叫,哭泣,呐喊。

  众生百态。

  不一而足。

  而陆仁和他身后的数百亲卫。

  脸上的神色,却依旧是如常。

  仿佛他们将面临的。

  不是和联军众人同样的生死。

  这一次。

  从来背向大秦的武安君,终于是转过了身来。

  西向而望。

  短短一瞬。

  却已在那武安君府的老槐树上,刻下一圈又一圈的年轮。

  所有的一切,都在脑海中轮转。

  六十九年时光。

  陆仁不是白起。

  但是在这一刻,他却是大秦的武安君。

  而这。

  便是他,为了自己,也为了那个心中的武安君。

  所走向的终局。

  此刻。

  当着所有联军的面。

  陆仁拱手,自上而下,朝着联军众人缓缓一躬身:“请诸位,为武安君陪葬。”

  刹那间。

  滔滔泥流,奔腾而下。

  家仇、国恨、荣誉、信念、罪恶,血腥……

  所有的一切,都被淹没。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一月。

  列国攻函谷关。

  山崩。

  列国数十万大军亡。

  武安君白起,数百亲卫,亦亡。

  秦军哀,暴起而复攻联军。

  三路联军大溃,秦胜。

  列国联军损失惨重,无奈而罢兵。

  而大秦,也已经是到达了极限。

  至函谷关之战的两月后。

  秦王会盟于列国诸王。

  武安君死了。

  原本欲灭得秦国的诸国,自然也没有了开战的借口。

  而且因损失惨重。

  自然再无对大秦群起而攻之的借口和能力。

  双方盟而停战。

  自武安君死后。

  秦人怜之,各地之民,皆祭祀。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五月,咸阳。

  “父亲,大秦胜了。”

  白淑静静的跪在面前的棺前,却并不落泪。

  因为一切的泪水。

  都在这之前,哭尽了。

  “为什么,你却还未回来?”

  在她的身旁。

  秦人嬴稷、秦人范雎、秦人蒙骜、蒙武、秦人王龁、王翦,秦人王陵……以及无数的秦人,皆着丧服而立。

  此乃,大秦为武安君所举行的国葬。

  上至秦王。

  下至黎庶。

  皆为武安君而哭。

  而作为大秦公子。

  赢子楚,自然也出现在此处。

  此刻的他,带着吕不韦,还有自己的夫人赵姬,一道出现在了武安君的葬礼上。

  恭恭敬敬的朝着武安君的牌位行得大礼。

  “前番幸得君上搭救,否则,子楚一家皆危矣,缘何君上,此番却是先弃子楚而去?”

  子楚此刻,已是泣不成声。

  而在他的身旁。

  赵姬同样是行礼。

  而与自己的丈夫不同的是。

  此刻她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婴儿——在武安君阵亡当日,恰好出生的婴儿。

  这个婴儿的名字,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