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我白起,坑杀四十万,被周姐直播>第六十四章她的背后,站着一个时代
  仅仅是瞬间。

  王铭听得此言。

  整个人就仿佛是被定住了一般。

  猛然起身,死死的瞪着面前的王陆:“你说什么!?”

  “变了!?变了什么!?”

  此时。

  在周姐所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足足半年有余。

  后世所处的时代,却仅仅过去了二十余天。

  不过对于王铭等人来说,这二十余天,却是再煎熬不过了。

  前面关于武安君墓的出土发布会,并不能说是不成功。

  至少,华夏预期的目的是达到了。

  此前列国对于华夏历史和文化的诬蔑之情况,却是有所好转。

  然而。

  因为那卷记载着武安君生平的竹简,其上记载的文字,最后的一部分,却是离奇的消失不见了。

  为此。

  便给了列国别有用心之人的机会,开始大肆的攻讦此次墓地出土的文物,不过都是华夏伪造出来的。

  虽然风波很快就平息了。

  但众人的心里,难免还有一个疙瘩。

  自数月前。

  周姐的第一次直播开始,再到现在。

  众人和周姐一起,见证了武安君那波澜壮阔的一生。

  最后以身为饵,以一己之力,灭杀列国联军五十万!

  更是让他们看得一阵的沸腾!

  他们多么希望。

  武安君这样的战神,就该是这样的结局。

  但是很可惜。

  此前的武安君生平,虽然后面消失了,却已经是明明白白的记载着了武安君的结局。

  虽然同样悲壮,引人沉思,却并未是眼下这般。

  但是他们的心中。

  还是存在着一丝的希望。

  万一……万一历史,当真是因为周姐的到来而改变了呢?

  听得自家爷爷激动的询问。

  这边王陆也是深呼一口气,勉强的平复了激动的心情。

  用颤抖着的声音,是一字一句道:“消失的那一部分文字,突然又出现了!全程都有高速摄像机拍摄,并没有任何人靠近,那文字是凭空的出现在竹简之上!”

  “武安君的结局,它变了!”

  王铭呆呆的愣在了原地。

  低着头。

  嘴角却终于是闪过一丝的笑意。

  陈列武安君生平竹简所在地。

  【白起者,郿邑人,楚太子芈建裔也。事昭襄王,善用兵。

  昭襄王十三年,以起为左庶长,击韩之新城。

  时穰侯相秦,举为汉中守。

  ……

  及起攻邯郸,欲使河水而灌之邯郸,赵王哀,出而降武安君,撞剑而亡。赵太子偃亦亡。平原君携臣奔走邯郸,上卿蔺相如,赵人数千皆坠亡。赵人恸哭,彻日不绝。

  平原君奔走于魏。

  昭襄王四十七年,十月。

  列国使春申君及魏公子领五国联军,以廉颇、乐毅、晋鄙等为将,将兵百万以攻秦。

  起领兵,战之函谷。

  时联军兵分四路。

  起以军十万驰河套,十万援武关,十万驻渭水。

  开关而延敌,列国之师,十倍于起,皆逡巡而不敢进。

  四十八年,一月。

  秦拒列国于武关、渭水、河套。

  列国将兵五十万,以攻函谷。

  起掘大河,稠桑原。

  函谷溃,赵代王平原君赵胜、魏信陵君魏无忌、楚春申君黄歇,亡;廉颇、乐毅、列国将三十一,亡;列国兵五十万,亡。看書溂

  起亦亡。

  秦王、秦人皆恸,伏尸大哭者多矣。

  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四十八年,一月。死而震天下,王以诸侯之礼,葬之。

  秦人怜之,乡邑城郭皆祭祀焉。

  白淑曰:鄙语云“一将功成,万骨枯”。

  武安君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征战三十八年,大小七十一战,胜七十,败者一。

  其功可堪,前无来者。

  然及后,便百战而百胜者,若也?

  非也。

  武安君一败,而屠尽列国有志之士;有能之将;尽没列国五十万兵。

  一战而鼎天下之势。

  后亦难及,望之生叹。

  一生所屠百万?

  为杀也?

  非也。

  以杀止杀而定天下也。

  为将者,若居如此,可堪千古?】

  众人愣愣的见得面前的竹简。

  半晌。

  嘴角皆是带上一丝笑意。

  “结局若真如此。”

  “便再好不过了。”

  而这一场竹简之事所造成的影响,还远远不及如此。

  不过片刻。

  华夏,京城,大会场。

  大领导深呼一口气,径直起身。

  那一向是古井无波的脸上,此刻尽是凝重:“消息,大家应当都知道了吧?”

  与会者,不过寥寥十余人。

  却囊括了华夏军、政两届,身份早高的十余人。

  听得大领导之言。

  皆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而这边。

  二领导更是猛然起身:“如果事情当真是确定的话,这件事情应列为我国最高机密!”

  一语既出。

  却无一人反对。

  身处如此高位,在场所有人都明白,这件事情代表的到底是什么。

  记载武安君生平的竹简改变了。

  也就是说,周姐的穿越,将原本的历史,领到了另一个分叉口。

  历史和过去,并非不能改变。

  若以此为突破口。

  改变此前华夏的历史,说不定,也有那么一丝微小的可能,借此影响近代以来屈辱的那段经历!?

  大领导沉思片刻,便又是点头:“我提议,由科技、军事、文化……各领域通力合作,开启绝密工程,代号为“夏”!”

  ……

  华夏高层的秘密联系。

  白淑其实已经收到了。

  然而。

  “夏”字工程还没开始,便已经失败了。

  这段时间。

  白淑尝试了一切的办法。

  无论是更先进的武器,技术。

  凡是这个时代没有的,皆是不能出现。

  哪怕后世一张再寻常不过的纸张。

  都依旧不能出现。

  原因,后世的人已经给她解释过了。

  她穿越的一开始。

  对于这个世界来说,虽然是一个变数,却已经是局中之人。

  她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一定范围的历史。

  然而。

  在不可抗力的阻止下。

  该出现的东西,却依旧只能出现在它该出现的那个时间,那个节点。

  不容一丝一毫的改变。

  然而。

  这番尝试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着“夏”字工程的彻底失败。

  偌大的武安君府上。

  随着武安君的离去。

  变得空空落落的。

  只有白忠和白淑两人。

  秦王嬴稷曾赐得十万金,奴仆百人于白淑,却为白淑婉拒。

  两人于府中,整日独坐,相对无言。

  明明有很多想说的。

  但是相对一眼后,却都变成了落寞和沉默。

  在五个月前。

  院里的那棵老槐树遭雷击。

  整棵老树,通体焦黑,状如黑炭。

  然而春去夏来。

  却又枯木逢春,绝处还生。

  褪去老皮,露出了娇嫩的枝丫。

  今天。

  白淑将那六十九道刻痕重新的镌刻其上。

  而后。

  在这上方,又刻下了一道新的年轮。

  “小姐,停一停吧,停一停吧!”

  在院落中。

  白忠满脸皆是担忧之色,不住的呼喊着远处的少女。

  自上午开始。

  白淑举得足有数十斤的巨石,朝着院落来回的奔跑。

  任凭白忠苦苦劝阻。

  奔跑不歇,不知疲倦。

  也不知道是过了多久。

  体力早达极限的她。

  终于是摊倒在地上。

  唯余白忠惊恐的呼喊,亦不曾应答。

  ……

  “醒了!启禀陛下,丞相,小姐他醒了!”

  也不知道是过了多久。br>
  当白淑缓缓的睁开双眼。

  映入眼帘的,是满脸焦急的一群人。

  秦王嬴稷,秦相范雎,秦将王龁、王翦、蒙骜、蒙武、王陵,秦公子嬴子楚等人,俱是在列。

  众人见得白淑醒来,皆是上前。

  “寡人应得武安君,好好照顾于你。此番你如此,若有闪失。百年之后,及九泉之下,寡人如何对得起武安君!?”

  此刻震慑天下的嬴稷,却是见得眼前的白淑,满脸皆是无奈和心疼。

  嬴稷如此。

  范雎如此。

  其余等人,亦如此。

  他们明白,白淑这武安君之女,此番动作,到底为何。

  迎着众人目光。

  白淑抬起头来,感受着身体中,已毫无疲惫之感。

  经一日的锻炼。

  仿佛身体的力量,也虽之增长了微不足道的一丝。

  嘴角带上了一丝笑意。

  此前她的猜想,并没有错。

  有着系统奖励的寿命。

  让白淑的身体,经过了洗礼。

  所以,便是如此对身体大有损伤的过度锻炼,于白淑身体而言,却也没有丝毫影响。

  再抬头。

  幽幽的见得面前众人。

  白淑深呼一口气。

  紧紧的握住了拳头。

  “王上,白淑欲投军。”

  短短的一番话后。

  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寡人弗应!”

  “不行!”

  “小姐不可!”

  “姑娘三思!”

  果不出其然。

  齐刷刷的一片反对之言。

  嬴稷更是抬头:“寡人已决意,武安君功高卓著。你为武安君后嗣,当承武安君之功,另封关中君。此后关中君之位,你白氏皆世袭罔替。”

  “如今,武安君仙逝,汝如今孑然一身,当为白氏添得香火,绵延后嗣。若有中意之青年才俊,寡人皆许之,赘入白……”

  话音未落。

  白淑起身:“王上,白淑欲投军。”

  语气愈加坚定。

  “你!”

  嬴稷略带愠色,欲斥之。

  然而半晌,却又无奈摇头:“白淑,武安君临行之言,欲寡人许一世富贵,安稳一世。”

  “兵者皆不详,若你闪失,欲以白氏,欲以武安君临行之言如何?”

  少女倔强的抬起头来:“君父临行亦于白淑言,从心而所欲。而如今,白淑欲投军。”

  嬴稷无言。

  紧皱着眉头,将目光望向一旁范雎。

  不必多言。

  数十年如一日的默契,一切便在不言中。

  范雎出列,亦是叹息一声:“白淑。武安君乃老夫知己也。前番老夫立得誓言,余生定护得你周全。容老夫无状,你为女子身,若参军,何以自处?”

  “你之体魄,如何同健壮之男子厮杀?”

  秦有秦律。

  昔日商君变法。

  凡秦人者,皆可以军功而进爵位。

  而若无秦王令。

  便如白淑者。

  若从军,亦需从一士卒而起。

  前番,武安君白起如此,蒙武、王翦等人,亦如此。

  从一士卒,奋力搏杀,以至如今之位。

  无有僭越者。

  闻得范雎之言。

  白淑抬头:“故此番锤炼,待得体健,而习搏杀之术。成,则从军。”

  然范雎亦冷笑:“便得搏杀之术,得以一而敌百者,又如何?”

  “不愔用兵之道,仅为一卒也。你乃武安君之女,当承武安君之荣耀,若居一卒,岂不辱得武安君威名?”

  说完。

  范雎拍了拍白淑的肩头:“放弃吧,日后你当承一世富贵。以武安君之功,你白氏日后,亦千古也。”

  然而。

  让范雎没有想到的是。

  他不过是一句之后。

  白淑竟然是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单膝跪于范雎:“听家父言,丞相学富五车,纵横策论,诗赋文章,用兵之道……无一不知,无一不精。”

  “请丞相收白淑为弟子,以习用兵之道。”

  朝堂之上,挥斥方遒。

  天下当面,高谈阔论。

  以之而闻名天下,见惯了大场面的范雎,此刻却是瞪大了眼睛。

  他没有想到。

  自己一番劝谏。

  反倒是被白淑反将一军。

  “不愧是武安君之女……”

  范雎摇了摇头,却是苦笑一声:“倒是伶牙俐齿……”

  说话的同时。

  范雎将目光,望向一旁不言的嬴稷。

  不过须臾。

  一个简单的眼神。

  范雎便已是明白了一切。

  当下。

  便是深呼一口气:“老夫许你拜入门下,然……”

  话音未落。

  这边白淑未得丝毫犹豫,当即叩首:“白淑拜见老师!”

  范雎苦笑摇头。

  将白淑从地上扶起。

  脸上的神色,却已是万分郑重:“老夫且先于你言,老夫为秦相,从未收得弟子。”

  “此番你拜得老夫门下,无论纵横策论,诗赋文章,朝堂为政,用兵之道。若不得老夫之精要,皆不得出师。”

  “纵如此,你亦愿之?”

  白淑抬起头来。

  脸上的表情依旧是平静。

  她自然知道范雎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位大秦的丞相,不愧是千年的老狐狸。

  一招以退为进,是玩得明明白白。

  范雎是何等人物?

  那可是大秦的丞相。

  将天下列国,皆玩弄于鼓掌之间的人物。

  他的毕生所学。

  何其浩瀚!?

  若是常人。

  别说是三五年了。

  恐怕穷极一生,亦未有出师之日。

  然而这边。

  白淑却没有丝毫犹豫,径直拱手,行以师礼:“白淑,拜见老师!”

  脸上的表情,没有一丝一毫的波澜。

  更没有因范雎之言,而有丝毫退缩。

  白淑是常人,不过小有聪明。

  若以范雎之言。

  恐真是毕生难有如愿之时。

  然而她的背后。

  却是站着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