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历史军事>盛唐小国师>第九章 手下

洪宝坤等了一会儿,看到辩机又数了一些钱,和道衍住持推来推去,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辩机要多给点钱,道衍就敷衍的推脱,然后还是收下了。

之后辩机对着洪宝坤道:“洪先生,可以给贫僧拿着剩下的这些钱吗?平僧还小,拿不动啊。”

洪宝坤没二话,直接拿着剩下的七穿铜钱,外加一些散钱就跟着辩机出了后殿。

经过正殿,后辩机四下看了下道:“这里人多,你跟我来。”

找了一个没人得地方,辩机对着洪宝坤道:“洪施主,你不会没发现,这次借贷不寻常吗?”

洪宝坤一听,想了想说:“小僧也想过,怎么这么巧,我刚进来这批盐,就出事了。但是这玄武门的事,难道还有人提前知道吗?”

辩机没说别的,只是点了点头。没别的,看过电视剧,虽然印象不是很深,但是唐国强这个中国所有帝王的形象可是在那摆着的,玄武门之变这个词从辩机的脑子里出来了,这是以前看过的电视剧的内容,之前不少人其实都知道了玄武门之变要发生,都做了不少准备。

只是这些张伟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印象并不深,都给忘得一干二净了,而穿越到辩机身上之后,不少小时候的事情反而有了一定的印象,特别是后来还有不少人发了那些电视剧的剪辑到视频网站上。

辩机像模像样的给洪宝坤分析了一通,洪宝坤之前不是卖盐的,属于卖杂货的,或者说什么东西都买卖,商人就是这样,把东边的买卖到西边去,只是这一次有人给了他一批盐,而武德年间,没有盐引一说,盐引是宋代以后历代政府发给盐商的食盐运销许可凭证。源于盐钞法。宋庆历八年(1048年),兵部员外郎范祥变通盐法,由折中法的交实物改为交钱买盐钞,商人凭盐钞购盐运销,官则用所得之钱收购粮草。

而这时期的盐主要是掌握在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三家的商人手里,属于垄断了,怎么可能允许其他盐商存在呢?

但是辩机不知道,所以只是忽悠了下洪宝坤。

听完了洪宝坤直接跪下了,喊道:“活佛啊,您绝对是活佛,请活佛给额指引吧。”

辩机道:“小僧指引你可以,但是小僧需要的不是墙头草,也不是只为利益的普通商人,小僧需要的是,可以相信的有缘人。”辩机在有缘人这个词上加大了音调。

洪宝坤犹豫的道:“额该咋办?”

辩机道:“现在有世家,还有一些可能威胁到我的势力,所以我需要的是,能守住秘密,而且头脑机智的人。我知道你没有权力,也没有势力,还有家人,但是我要你知道,如果你的家人死了,我只能确保他们不会拔舌地狱,其他的,我还没有能力保护。”然后双手合十做了一个佛礼。

洪宝坤抿了一下嘴,辩机继续道:“小僧感悟了很多天机,这些天机,会给我带来杀身之祸,你说你能帮我吗?”

洪宝坤还是在犹豫,辩机就道:“细盐你说只能进贡给皇帝对吧,那么我有足够的细盐收买皇帝,你觉得怎么样呢?”

洪宝坤还是在犹豫。

辩机有些不耐烦了就道:“好吧,你走吧,你与我无缘,小僧不强求。”

洪宝坤马上道:“活佛,额主要是担心额的家人,没别的,额还有一妻一妾,还有三个孩子,额实在斗不过那些世家大族啊。”说着就哭了起来。

辩机道:“哭吧,哭吧,男人哭吧不是罪。”辩机一直保持双手合十的佛礼。

因为洪宝坤是跪着哭的,辩机趁机占便宜,有右手扶在了他的头顶,这个姿势在喇嘛教,也就是西藏密宗里,是活佛对人的祝福,但是现在的辩机就是占便宜。

辩机嘴里说的是:“般若波罗蜜,祝福你。般若波罗蜜,祝福你……”

然后就走了,刚走了两步就回头,洪宝坤身上还有属于自己的钱呢,需要都给拿走了。

辩机将钱放回自己的衣箱里,但是没锁,这么多钱,如果被盗自己可就麻烦了。

希望这几天没事吧,没锁也好,贼来了一看没锁,可能就会认为这里没有值钱的东西,辩机这么暗示自己。

然后拿了一串铜钱,就放在了怀了,关上箱子就去了宋记打铁铺。

辩机到了铁匠铺的时候才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一个时辰不是一个小时,而是两个小时,一天是十二个时辰,所以来早了。

不过还是先问了宋毅一共多少钱,居然只要了35钱,锅5钱,刀10钱,因为刀具要备案的,其他的加一起20钱。

张伟又把辩机给骂了,好好的世家公子你不当,偏偏跑来出家,这不光是脑子被驴踢了,是进水了,自己是穿越来把他脑子里的水给挤出去的,可惜挤大了,连原来的记忆都给挤掉了。

因为来得早,辩机就出去逛街了,到了中午,长安反而最繁华,到处都是人,不过张伟有个天赋,就是绝对不迷路,从笑就是寻路高手,走到哪都能找到路,曾经自己徒步穿越了自己所在的城市,而且基本不走车道,全是窜小路,当然最后因为天黑了只能坐车回家了。

辩机问:“大婶,鸡蛋怎么卖啊?”

大婶:“一钱十枚,这可是刚下的好鸡蛋,你看看。”

辩机问:“这位大叔,这韭菜怎么卖啊?”

大叔道:“一钱一捆。”这一捆相当于后世的10捆了,是用大车运的,这么算一天也就能卖10个钱撑死了。

辩机问:“小妹妹,这鸡是卖的吗?”一名妇人带着一名五六岁的小女孩,面前有十只笼子,每只笼子里都有一只鸡,除了一只笼子,应该是卖出去了一只。

小妹妹道:“是的,一只鸡20钱。”

然后辩机对着妇人道:“这位女施主,我想问一下,你们这些鸡,好养吗?能说下怎么养的吗?”

结果妇人却道:“你买不买啊?不买就走,别当着别人,和尚不是不吃肉吗?”

辩机只能道:“对不起打扰了。”然后匆匆走了。

辩机问:“老爷爷,您卖的这是什么菜啊?”

老爷爷回答道:“这不是菜,这叫艾蒿。”

逛了一大圈,有需要的,但是东西实在太少,没发现胡萝卜,也没看到大葱,更没看到芹菜等等。

最主要的是没看到卖油的。

可能是在粮店吧,就开始找,终于找到一家卖粮食的店铺,进去看了下,大米有、小米有、不过都是脱壳没拖干净的。

总算看到黄豆了,可是没有看到油。

辩机问粮店老板:“施主你好,请问你这里有豆油吗?”

两点老板愣了一下说:“什么油?”

辩机重复道:“豆油,就是大豆榨的油啊。”

老板笑了,哈呵呵的说:“呵呵,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听说大豆还能榨出油的。”

这老板嘴里说的不是大豆,而是另一个名称,只是在辩机耳朵里好像有回音一样,听到了大豆。

同时自己也说出来了那个词,只是自己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发现这微妙的情况。

明显没有豆油。

虽然周代和汉代豆油用植物榨油的记载,可是古代的生产力底下,那些油的价值有限,所以没有被普及,直到五代十国。

除了粮店,继续逛,发现屠夫在卖肉,就过去看,发现挂的是羊头,就问了价格:“这位师傅,我只是问一下,羊肉多少钱一斤?”

屠夫奇怪的问道:“一斤?小和尚,你是想破戒了吗?不过这肉可不是这么卖的,要是这么卖,我早赔死了。”

辩机装可爱的挠了挠头问:“那么施主是怎么卖的?”

屠夫看到这样就说:“哎~告诉你吧,你要卖羊肉,就要说哪一块的肉,要多大,比如后腿,前腿,头,后脊。”

辩机明白了,难怪摊子上没有看到称,想一想也对,屠夫往往认字少,称还麻烦。

辩机又问:“施主,你知道在哪里有卖猪肉的吗?”

屠夫奇怪的问:“猪肉,是什么肉?”

辩机比划了一下,然后又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下,屠夫明白了说:“原来你说的是屎啊,那东西可没卖的。是谁忽悠你的。”

辩机奇怪的问道:“那么为什么没人卖啊?”

屠夫说:“你是和尚,不知道吧,那玩意又骚又臭,就是一些乡下的穷人,偶而为了打牙祭才吃这么一回,或者是实在饿急眼了,不然谁会去吃那玩意啊,估计有人看你年级小,在耍你,叔叔可告诉你,千万别吃那玩意,我就吃过一次,差点没给我恶心坏了。”

辩机双手合十鞠了一躬,口说:“谢谢施主。”

屠夫放下了刀也双手合十道:“应该的,应该的。”

突然辩机奇怪,因为说猪的时候,没有被转换成屎这个叫法,可能原本的辩机思维里也没有这个动物吧。

辩机很奇怪,后世的猪没有骚臭味啊,突然他想起了张伟母亲说过,她上山下乡的事,说过猪要阉割,是这个原因吗?母亲的面容又出现在了眼前,而且母亲爱吃红烧肉,想到这里,眼泪又下来了。

母亲上山下乡的时候干过很多苦活,挖过防空洞,养过猪,养过鸡、鸭、鹅。

也想起来自己小时候养过狗,可惜死了两只,还有一只被父亲送人了。

辩机一边走,一边想着前世的事,不知不觉,或许是潜意识,让他走回了宋记。

这时候,院子里有一名穿着干净利索衣服的人和宋毅在说些什么。

辩机走了进去,听到是有人来收购铁匠铺的,虽然没有说出直接的威胁,但是态度就能看出来不屑。

然后这个人就转身走了,走的时候看到了辩机,便多看了一眼,然后就转头了。

辩机明白了,就上前和宋毅道:“宋师傅,我想,那是世家派来的人吧。”

宋毅叹气的说:“是啊,荥阳郑氏的,他们要用8贯钱买下这里,然后我们就得听他们的了。”

辩机问道:“宋师傅,你卖给他们,也是只给他们打造铁器吗?”

宋毅回答道:“不是,只是会分钱给他们,还要听他们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