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三百九十九章 能嫁
  关羽长带着一脸的崇拜说道:

  “官家可真还是那个官家。。。更上一层楼啊。”

  真真是太佩服自己兄弟了。

  元宵节,临街的所有酒楼包间雅阁有钱难求,更不用说贺楼了。

  赵德昭开口要了,不好伤了儿子的心,又不舍得那份包间的钱,就把自己的西阁拿出来给他们用,反正大元宵的,头两天他出不来,还要去城门楼上与民同乐。

  空着也是空着,就做人情了,还显得亲近无比。

  这人啊,真是太会过日子了。

  “官家要不给不也能不给么!”

  李冬儿看得开。有就行,管怎么来得呢,管人家怎么给呢。

  “哼,他要不给,我带九寿去挠他一脸!”

  关羽长傲娇的说道。

  九寿很配合的做了一个张牙舞爪的动作。

  李冬儿。。。

  ~~萌你一脸的九寿分界线~~

  家里的下人在前面开道,很快他们就穿过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到了贺楼。

  贺楼果然人声鼎沸,贺掌柜早早的立在门口等他们,又引着他们一行人从专用的通道上了西阁,就退了出去。

  不一会儿招牌菜就端了上来。

  “我们不是还没点么?”

  秦婉儿从关羽长那句话开始,一直到这会还是一头雾水。

  关一天悄悄跟她说了一句回家说,也就没问。

  但没点菜,菜就来了,看起来还挺丰盛,就忍不住问了。

  “昭哥儿提前点的。”

  谢嘉上给秦婉儿解惑。

  她爱什么,不爱吃什么,赵德昭心里有数,家里的其他的人说来都没什么特别的讲究。

  贺楼里有些菜是有数的,卖完就没了,赵德昭就提前把菜都给安排了。

  省得现点没有。

  “高!这郎君,能嫁!”

  秦婉儿不禁高看赵德昭一眼。

  以前接触都是见个面,行个礼之类的。这次谢嘉上上京了,赵德昭隔三差五的来,一呆就是大半天。

  虽然熟络几分,还真看不出有这么贴心。

  “要我们结账不?”

  关羽长凑趣问道。

  “我结,他给了我一沓银票。”

  谢嘉上答道。

  “偷偷告诉你,大嫂嫂,我们嘉姐姐还有暗卫。”

  九寿人小鬼大,趴在秦婉儿耳朵边说道。

  “真的啊,我怎么没看见?”

  秦婉儿瞪大了眼睛。

  “要是能看到,就不是暗卫了。”

  九寿觉得大嫂真的是好单纯啊。

  “呃,好吧,那你怎么知道的?”

  “昭哥哥给的时候我在啊。这一路他们都在,刚刚掌柜在楼下等我们就是他们提前来说的吧。”

  九寿最后一句问的是谢嘉上。

  谢嘉上只是微点了一下头。

  秦婉儿看着谢嘉上清冷的表情,波澜不惊,颇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架势,只是别了头,悄悄的跟九寿说了一句:看書喇

  “你嘉姐姐真厉害!昭哥儿也不错,我能放下几分心了。”

  也就元宵后,大军就要开拔了。

  说不担心那是假的,又是跟皇子一起去。

  现在这皇子,露出来的这点,起码心细,不至于因为鲁莽而把关一天坑里头。

  “可惜步步跟二地不在,三人也去轮值了。这西阁上能不能看到三人啊。”

  李冬儿早早就找了个靠近露台舒服的位置坐好,吃着点心,看着外面的灯火跟关羽长说道。

  “是啊,娘,步步最喜欢热闹了,不过能出去玩,她也是乐意的。”

  步步跟关二地过了年初二就跑淮南去了,是毕氏的老家。

  年前关二地带着布布回娘家的时候,毕氏说起老家有人要来京城投靠,让步步的大哥安排人去接。

  关二地想带着步步出京玩,就揽了这活。

  “是要出去看看外面,困在京畿里,怎么看都是繁华盛世。”

  李冬儿颇赞同。

  读书,行百里路,都不要缺。书已经是读得不多了,那就多看看外面吧。

  “娘,来看啊,好多灯。”

  九寿跑到了露台上,巴巴的看着外面。

  “让你大哥给你讲讲。”

  李冬儿懒得动,就指使儿子。

  “九爷,来,给你个凳子,垫着,不用从栏杆缝里看。”

  关一天笑着拖了一个凳子过去露台给九寿垫脚。人矮,围栏高,九寿的脸压在缝里往外看。

  “那大哥你要把住我。娘不让我站高超过护栏,我要是不小心激动了,用过了劲,把围栏推烂了就摔下去了。一会地上就拍出九爷人像画了。”

  九寿郑重的跟关一天说道。

  “哈哈哈哈哈哈,有力气,真苦恼,来大哥抱着你看好不好。”

  “行!大哥,那个扁扁的叫什么?”

  九寿麻利溜的往关一天怀里爬,等在关一天胳膊肘上坐稳了,就问道。

  “这个叫灯槊。那边依次数过去,灯球,绢灯笼,日月灯,诗牌绢灯,镜灯,字灯,马骑灯,凤灯,水灯,琉璃灯,影灯。”

  “真好看,咱木石村的灯都长一个样子,树也一个样子。”

  九寿吐槽。

  李冬儿其实也是半拉强迫症患者。

  房子,一模一样,灯,一模一样。

  村里的路边有从一开始种下的小树,现在长大了,高矮不一,李冬儿看着碍眼,每年都让人去把超高的修剪掉,一眼望去,齐刷刷的。

  “哈,你跟哥哥们就不一样嘛。”

  关一天笑死了。他小时候有一只袜子破了洞,李冬儿补好了以后,就看另外一只不顺眼。最后明明没破都给补了几针在完整的袜子上。

  “娘说了,我是意外。”

  “意外的惊喜。”

  关一天补上二字。

  “看,歌舞队过来了。”

  整个歌舞队首饰衣装,相矜侈靡,珠翠锦绮,眩耀华丽,沿路表演傀儡、杵歌、竹马。

  “他们怎么又走了?不在这里演么。”

  长长的一串队伍,不时的就有人上前,看着说几句话的功夫,就脱离大队伍而去。

  不一会儿队伍就少了一半。

  “他们都是些跑单帮的,没有投靠行头,就在街上揽生意,他们这会演着没钱收,有人相中了,到府上去演才有赏银。”

  关一天给九寿耐心的解释道。

  “要是没人相中呢?”

  九寿觉得不靠谱。

  “那就只能明天再继续演啊,一直到有人看中。”

  “好吧,剩下的这几个也真的没什么看头。”

  九寿摇着脑袋,没看头,没钱,也是正常吧,就是有点可怜,还不如木石村里在饭堂洗碗的姨姨。

  只要干活就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