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四百九十一章 关慢
  “还行吧,我没看出太多的东西。提起木石村好好过日子的时候她眼里有光。能过嘉姐儿那关到我这儿来,应该是可信的。”

  李冬儿对牡丹的观感还可以,但她在这么困难的环境下求生存,要说纯良,那不可能。但就概率而言,女人相对来说,求安稳的多。

  “嘉姐儿说行。”

  赵匡胤说道。

  “那就行!”

  李冬儿没异议。

  “你们这舅母跟外甥女倒是最合拍了,她也说你说行就行。”

  赵匡胤也是服了,这俩口气一样一样的。

  “哈哈,我家女人眼神好!就连我妹妹,多不靠谱啊,离了那姓蔡的,还找了个好的!谢家找出来好些书,都给你带了过来!不要官,不要钱,算嘉姐儿头上。”

  关羽长哈哈大笑。

  “姓蔡的还不是你们挑的?”

  赵匡胤拆台。

  “那不是,我娘挑的,我媳妇不让来着,那会我娘还没现在灵光呢,又是病急乱投医。”

  “我回头告你娘去,说你说她坏话!!”

  “。。。。”

  俩幼稚鬼!李冬儿腹诽,顺便把卓不凡的事也说了:

  “对,我那有个人,丑了点,胖了点,矮了点,但人不错,鸿胪寺缺人不,他学话特别快。”

  “这个点,是多大一点啊?”

  赵匡胤学聪明了,前一阵,谢嘉上还跟他说了一个词,量化,也就是数量化,出自李冬儿。

  凡若干,不等,几许,诸如此类含糊其辞的词,禁止出现在奏折里,是多少就多少,清楚明白的写上去。

  “一个盘子那么大的点,反正就是矮胖丑。”

  关羽长指着桌子上最大的空盘子说道。

  “呃,这个玄,再怎么会学话,这都是本地的中人一起跟着来,原也不需要我们学。鸿胪寺要伟男子,撑得住场面。要是掐架起来,还得能打。”

  赵匡胤实话实说,李冬儿说过罗隐之后他认真的观察了一遍朝臣,还有下面的官员。

  最好看的是站朝上的这些,其次是京官,地方官员也都不丑。他还跟赵普讨论了一下这个事情。结论就是,好看某些时候会加分,而难看,一般都扣分。

  别说朝中了,一个相貌堂堂的县令平白都能得几分百姓爱戴。

  鸿胪寺专管着跟外面的人打交道,基本都是一等一的好相貌,说不通了,跟那些没啥文化的打一架,只要赢了,一切好说。

  “那就不管了。他也有几本亡书献上来,你看着怎么给封赏吧。”

  关羽长不强求,现在朝中不缺人,没有必要勉强。

  关羽长下了结论了,李冬儿也就没再说话,这国与国之间的往来靠着通译是很被动的事。

  还是得自己人会,才好掌握主动权。

  这个以后跟谢嘉上说一声就是了。

  有几个人又聊了会其他的东西,关家一行人就打道回府。

  等啊等,又过了五天,步步的肚子才终于有了动静。

  半夜里见了红,早上天还是鸭蛋青的时候,关家孙辈第二个出生了。

  意料之中,就是个小郎君。

  关羽长给取了名字,从竖心旁,又因为小家伙硬是呆多了好几天的样子,取了一个慢字。

  秦婉儿生关怀的时候,月子里李冬儿在京城。

  为了不厚此薄彼的,李冬儿也不含糊,任劳任怨的老母亲留了下来把二儿媳的月子也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关慢满月的时候,李冬儿最喜欢的好消息来了。

  【六月二十一,擅州进贡有两处分粟至六处分粟的小麦一百六十五株。

  六月二十八,果州进贡水稻,一株稻上有十三棵穗。】

  “十三颗,是十三颗!!”李冬儿抱着关羽长转了好几个圈圈。

  关羽长被放下来的时候,连站都站不稳了。

  九寿在一边急得不行:

  “娘,我也要!”

  “转,都转!!!娘高兴!”

  “啊,好玩,好玩!!!再来十圈!”

  送信过来的谢嘉上,看着高兴得合不拢嘴的李冬儿,就觉得岁月静好。

  这么些年,舅母一直不忘初心,即使眼角已经开始长出了皱纹,依然美得让她心生感动。

  “舅母想去果州看看么?”

  谢嘉上问道。

  “想倒是想的,不过则不是特别想。等南汉平了再说,安排妥了,我兴许就直接出发去南汉了。”

  原本李冬儿是想去湖南湖北后蜀都找找女儿稻的。

  后来研究来研究去,就觉得自己的思路可能有问题,像荆南后蜀的肥美之地,有可能稻种从选种到育秧,种植整个发育过程被人工干涉过多,很难孕育出天生残缺的女儿稻。

  现在反而是海南岛的中心地区还没有经过外界的干扰,十分原生态。

  后世的建国初期,海南也是属于偏远的地区,早年在交通不畅的情况下,也是不毛之地,又因为气候炎热,成熟太快,有基因缺陷的稻种在发育过程,特别是抽穗期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修正本身的缺陷,才有了女儿稻的诞生。

  所以,她现在打算直奔海南岛,中间要是有经过顺路看看也就罢了,专程去就算了。

  “好吧,可惜,我不能跟舅母一起去了。”

  谢嘉上有点儿忧桑。

  “为什么?”

  “我爹把事都推给了德昭。。。跟我。。。”

  “哈哈哈哈哈。”

  关羽长爆笑,然后出了一个馊主意:

  “等我们准备好的时候,你跟德昭偷溜出来,上了船,官家就没招了,玩个一年半载再回来嘛!昨天我跟官家吃饭,好家伙,一口气干了三个大馒头,每一个都是拳头大!能吃能喝着呢!可不能让他提前养老!”

  “官家叔叔跟我比骑马来着,不公平,他的马大!!他跑了三圈,我才一圈!”

  九寿也吐槽。

  “还是你技不如人!你马小人也小呢!官家御马厉害!”

  李冬儿说句公道话。

  这父女二人组天天的不是飞龙院就是灵象院,要么就去北郊打鸟,这里面少不了赵匡胤,典型的纨绔三人组。

  赵匡胤怕是到了现在才找到了一点一国之主的乐趣。

  以前都被困在政事里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