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四百九十二章 佩服
  “南汉完事了没?朝里应该没什么大事吧。”

  这段时间李冬儿除了关注小奶娃,就是继续研究海南岛,有一段时间没看邸报了。有谢嘉上在,就顺便问一嘴。

  “大的没几件,小的天天有。”

  “说来听听。”

  “第一件大的,辽王宫中震怒,血流成河。四五月间,线报说每三天收一车尸体扔到乱葬岗。以前不怎么杀朝臣的,现在连朝臣都没放过,前前后后的,砍了三十几个。”

  “第二件大的,潘美率军以富州,白霞为突破点,接连攻陷了贺、昭、杜、连、韶等五州,大前天大败南汉军十余万于莲花峰下。前天南汉王刘鋹的宦官偷了刘鋹谋划出逃海外的船在出海口被潘美的部下截住了。潘美还收到风说南汉王要烧毁府库,昨天应该就开始强攻了。现在还没消息回来。”

  “第三件大的,南唐进贡白银一万两贺文明殿建成。”

  “第四件大的,官家下诏吴越国在会稽建立大禹庙。”

  “第五件大的,李彝兴跟杨继业把云州边上的应州跟寰州吞下来了。不过没有驻兵,就是把人跟东西全部搬回了云州城内。”

  “第六件大的,去日本高丽的船回来了,满舱都是白银,据说跟日本国协商,在边上的一个岛上驻扎了一批宋军,还让官家加派人手过去。

  “其他的都是小事,就是流放了一些人,又杀了一些人。

  郭已贪赃闹市斩首示众。

  州刺史白全绍聚敛财物,免官去职。

  枢密直学士冯瓒,副使李美,殿中侍御史李揖贪赃流放沙门岛。

  虎捷指挥使孙进、龙卫指挥使吴等二十七个人参与吕翰叛乱犯罪被处死,孙进被灭族。

  妖人张龙儿等二十四人被处死,主犯四人灭族。”

  最近都是大多都是赵德昭在理政事,谢嘉上门清,挑着大事说了一下。

  “不对,枢密直学士冯瓒,这个人我记得,官家派了他去梓州安民,三百敌三千,我还夸过他,让你们把这人记下。怎么就贪赃了?!”

  前面的都是外面的事,意料之中,李冬儿听完就算。后面这个有些离谱。看書喇

  “舅母的记性可真好,就是他,证据确凿,是赵普递上来的,年前直接批了处死。

  但因为后蜀平定大赦天下,死罪就成了流放沙门岛,刚刚送走。”

  谢嘉上在赵普二字上加了重音。

  “排除异己么?”

  李冬儿问道。

  “舅母,我们出去走走吧。”

  谢嘉上提议道。

  “好。”

  李冬儿从善如流。

  两个人出了屋子,逛到了院子后面的小凉亭才坐了下来。

  “冯瓒是原来的京尹系。”

  “晋王派?”

  “对,之前舅母也知道,他小动作不断,就是想回来么。去年张琼一事没成,官家让他去北汉,估计他还是打着在北汉能建功再杀个回马枪重回汴京。他的这些个原来的人也想他上位。”

  “真证据确凿?”

  “武将在外,不可能没点东西,他不搜刮,底下的人也会识趣的奉上去。也不过就是些金器银器,赵普就抓住了这个。官家不是让归还么。他带着上京了,抓个现行。”

  “呵呵,赔了夫人又折兵,晋王现在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晋王的伤是养好了,腿看着没什么毛病,但据说鞋子是特别定制的,脸上的疤很明显,这都几乎不出来了。关羽长跟赵匡胤去探望了一次。说是那股子礼贤下士,意气风发的劲都没了,

  看着比赵匡胤还老。

  “所以赵普这会有点一家独大的意思,德昭毕竟刚刚上手,又是晚辈。卢多逊倒是挺受官家看重的。”

  “嗯,官家有官家的考量,你把事情理顺了就行,别的跟你们没关系。”

  按李冬儿的推测,赵匡胤这会已经开始在给赵德昭铺路了。

  这么多年下来,赵匡胤这个人,她看得明白的,也只有五六分。

  不在这个年代混一遭,她都不知道赵匡胤的布局有多大有多早。

  北汉三个无间道是一件。

  南汉提前让人赐死了手下大将是一件。

  就连辽国,天上人间是她蝴蝶的,但保不齐赵匡胤本就有细作在那边。

  后蜀打得这么容易,先期的工作没少做。

  自然赵匡胤也有他的盲区,政事,民事。

  可他从当了皇帝就没闲下来过,一直在不停的学习,不停的吸取各方面的意见,从来不因为已经到头了,就停下脚步安享荣华富贵。

  “是,舅母,我也是这么想的。”

  谢嘉上没有李冬儿的感触,但对当了自己便宜爹的官家也是佩服的。

  灵性跟悟性,甩别人九条街。

  她学史用史,但终究不过是查缺补漏。而官家不然,天马行空,堪称乱拳打死老师傅。

  就现在大宋朝廷的整个架构,都是官家自创的。

  大宋之前,三权世代由一国宰相全权掌控。

  也就是说皇帝的所有想法都必须通过宰相才能实现。

  一旦宰相强烈反对皇帝的任何创新的想法,政令,皇帝也只能摸鼻子算数,半点不由人。

  这在唐时就是非常正常的事,说是不可一日无君,但事实上皇帝不在不行不能,完全不影响,政务照常通行,皇帝死了有啥关系,换一个坐上去当就行。

  唐朝一朝谢嘉上总下来,二十二个皇帝居然任命有五百二十四次宰相。最少的一位皇帝有七位宰相,最多的七十八位。

  这还让人怎么当皇帝,分散得简直没法说。

  到了官家这里,唐时的三省六部制,面上还是延续使用。宰相也同样有宰相。就是留用的后周宰臣范质、王溥等。

  到了范质等老去求退之后,虽然是以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知事,但未行宰相署敕之事。

  所以实际上大宋朝没有宰相。

  官家将官权、军权、财权三大权都分开了,整个朝廷由互不统属的三大部分组成,弄了一套实际操作完全受官家控制的二府三司。

  中书省跟枢密院为二府,管军权民政,三司为盐铁、度支、户都,管财政。

  【小科普:近代史上三权分立创始人是孟德斯鸠。即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总统)、法院三家掌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而早在宋朝,赵匡胤就已经付诸行动,实际执行了三权分立。

  赵匡胤的分权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为一个听得进去话的皇帝,他分了权但并没有霸权,政事军事都是有商有量的。

  有宋一朝始终保持~权归人主,政出中书,除了赵匡胤这一朝,在仁宗时期最明显。

  要瓜说,如果赵匡胤没死,真不知道这宋朝会不会在古早就进入资本主义。

  要说优劣,后世说资本主义是选举制。而封建王朝是皇帝任命制。

  大家觉得呢?】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