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四百九十九章 院长
  “嘿嘿,还是我了解娘。

  吕老师说,禄字在周朝时,字形同从井里打水的那个轱辘,延伸开去,就是喝水不忘打井人.

  于是就给我起了思源的表字。

  要是入朝了,表字就用上了。

  不过我还太小,没到行冠礼,含糊着叫八郎也还凑合。”

  八郎无所谓名字,家里就没有人取,老师重视,就由他了。

  “还能呆多久?”

  李冬儿摸了摸歪过来凑在她跟前的八郎脑袋问道。

  “呆到十一月,我赶最后一天再走,家里真的太舒服了!!”

  八郎吃完一盘点心,学着李冬儿往躺椅上一靠,发出一声舒服的感叹!

  “吕老师有没有说以后怎么安排?”

  李冬儿又问道。要她说考得太早了,这岁数,不上不下的。

  “没有。

  吕老师说我太小了,明年春闱要是考中了,应该是给个虚名让我在朝中呆着,不会有什么实务差遣,可以先占着位置了再说。

  又因为年纪小,五年内对别人没有妨碍。

  让我趁着这段时间继续好好读书,好好学点实务。

  以后昭哥哥跟嘉姐姐也能用得上。”

  八郎半闭着眼睛回答李冬儿。

  “吕老师是真务实啊。。。对了,快满三年了,吕老师不打算换个位置么。”

  好像前一阵赵匡胤才下诏说满三年的州县官可调任。李冬儿想起来就问一句

  这滁县现在底子打好了,后面不出篓子就是稳步发展。

  也该调回来开封了。

  “吕老师本来可以调回京城,这几年考绩都是优。

  娘跟爹去晃了一圈,差他们也不敢给啊,更别说是真的优了。

  可老师想跟娘你去南汉。

  明年正好三年,我走的时候。吕老师请调的奏折都递上去了,等朝廷派了接任的人接手了,老师就直接过琼崖。说不好比娘这边动身还早。”

  李冬儿不问,八郎都差点忘记了,吕老师不让他写信告诉李冬儿。

  “这。。。这事闹得,那刘老夫人呢,那边的气候可不一样,到时候老人小孩的,你师弟才多大点啊,太遭罪了!”

  李冬儿忽然感动得想哭,这都是什么神仙老师啊,真个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良相,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嘿嘿,婆婆是赞成的,师娘也觉得老师该这么做。

  婆婆说她来木石村住,她身子大好,家里也有下人,自己住没问题。

  师娘跟师弟一起去,吕老师就是知道娘你不一定接受,所以才先斩后奏。

  温老师也去哦,吕老师跟温老师两个写信说好了的。”

  八郎觉得老师就是这样的人,倒也没有像李冬儿这么动容。

  “好吧,一个个地,都让人不知道怎么说了。”

  李冬儿没想到,就一趟南汉,这队伍一天比一天的壮大。

  村里的先头部队已经出发了,吕蒙正跟温仲舒肯定也比她快出发。等她这边把八郎考完春闱安排好再出发,他们那边真的是底子都能给打好了。看書喇

  “娘,我们回来啦!”

  随着四郎的声音紧接着就是一顿嘈杂,五郎的,六郎的,七郎的,九寿的说话声也由远而近的覆盖过来。

  神兽们都下课了。不对,四郎是下班。

  家中的各项管事这几年都被胡老管家都调教了出来,四郎也就不用再管太多的琐事,最新的职位是大马山书院副院长,不管教书,只管行政后勤。

  “梳洗完了就可以吃饭啦。不用过来我这里了。”

  李冬儿扬声说道。

  “好的,娘!”

  一众儿女齐刷刷的回应。

  ~~~院长讲话之分界线~~~~

  “关于谋生,荣生,乐生,每年我开学都讲一次,讲得我都觉得有点啰嗦了。这里我也就不再重复了。”

  大马山书院大boss李冬儿院长大大在书院大会议室的讲台上,总结这一年学院的情况,也是为即将出发到汴京集中的考生送行。

  最后这句话把本是严肃的讲话引向了轻松的方向。

  大家都会心一笑,气氛也显得格外和谐。

  “之前的三年,大家也付出了很多努力,考试这个事情,有时候是运气,有时候是实力,考中的不能翘尾巴,没考中的也不要灰心。”

  “在这里的大多是寒门子弟,我只希望大家不忘初心。

  无论在什么境地,心要正。

  特别是明年如果中举,入朝为官,造福百姓并不是口号,是实务,是你们为之努力一生的方向。

  你们之前的吕老师就做得很好,一个边境小县城,只有两条街的地方,现在路不拾遗,醋业,酒业,都支了起来,百姓安居乐业。温老师也是去了穷乡僻里,但温老师在当地想办法筹集了资金,开办了学堂,今年还同样有考生过了解试。”

  “在大马山书院,无论是小娘子,还是小郎君,都一样,也许分工不同,也许将来的际遇不同,但请务必守住大马山书院的原则。

  达者兼济天下,这句话,与诸君共勉!”

  在热烈的掌声里,李冬儿走出了书院。就见关羽长正在马车边上跟顾工头说话。

  举头看日头,感觉有点晒!

  “羽长,伞!”

  “来了!!”

  关羽长举着伞麻利溜的奔过来给李冬儿遮太阳。

  “见过夫人。”

  顾工头也赶紧过来给李冬儿行礼。

  “哈,恭喜恭喜!!大郎可算是能娶媳妇了。”

  李冬儿打趣道,顾大郎这把真个考上了,吊车尾,最后一名!

  “哈哈哈,老天爷保佑,这小子总算是光宗耀祖了一把,也不枉家里断了好几把扫把。”

  顾工头黑漆漆的脸透着红光,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少打,都那么大了。也亏得你家大郎心大,怎么都不生气。”

  李冬儿建议道。

  顾工头追着顾大郎打,每几天固定上演,都成了木石村的风景线了。

  “再不打了,这好歹过了第一关,我其实都知足了,顾家还没出过读书人,多谢夫人,多谢将军!我这心啊!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顾工头本是笑着,说着说着,眼泪就吧嗒吧嗒的往下掉,止都止不住,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跟关羽长跟李冬儿鞠躬。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