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五百零一章 管着
  乾德四年,十月。

  邸报跟赵匡胤的信一起来了。

  【平章知事赵普丧母,丁忧离职,原参政知事薛居正权平章知事。】

  【诏令魏王赵光美知开封少尹。】

  【工部侍郎毋守素因在父丧娶妾罢官去职。】

  【李崇矩以镇国军节度使罢。】

  【知制诰高锡因受藩镇贿赂,贬为莱州司马。】

  【供奉武仁海滥杀,闹市斩首示众。】

  【合州汉初县上贡青服木,木中有天生文字——大连宋。】

  【诏令翰林学士推举常参官,被推人怠职渎职,推举人同罪。】

  【诏令开凿疏浚黄河三门,募民夫三万修堤,沿河十七州各置河堤判官一员。】

  “朝中大震荡啊,赵普跟晋王齐齐下台一鞠躬!

  李崇矩就是活该,跟谁结亲不好,居然跟赵普!

  高锡也倒下了,上次嘉姐儿不是说他也是赵普的人么。

  那两个就不知道了,兴许是晋王那边的。”

  关羽长陪着李冬儿听八郎念邸报,一听这些个熟悉的名字就笑了。

  “虽然说这话,不太厚道,但老人去的时候还正合了官家的意了。”

  李冬儿也是服气的,赵匡胤要啥来啥。

  赵普干了好些事,他都忍了,怎么说都是开国功臣,他总要留几分面子。

  现在赵普的娘去世了,顺理成章的丁忧三年,只要赵匡胤不夺情起复,三年后,这朝廷里赵普想有个立足之地都很难了。

  “推举人同罪这个,厉害!”

  八郎也发表了意见。

  “嗯,但凡想荐人也得考虑周全了,同罪可不是闹着玩,要是谋逆什么的,全家坑里头了,也好,省得什么人都推荐上来。”

  李冬儿点头同意。

  “赵四叔终于不猫着了。”

  八郎很是感慨,以前在京城的时候,魏王赵光美他进宫的时候也经常遇到,都是在太后处。

  魏王一直没有什么固定的实职,挂着偌大的头衔无所事事的,有也是小打小闹的。

  小时不懂魏王为什么总是不太笑,还拿了太后给的糖跟魏王坐在台阶上分着吃。

  “晋王压制他压的厉害,老说他岁数小,不足以服众。

  久了他不就明白了么,他三哥不让他上去,当个闲散王爷安生过日子就好了。”

  关羽长只是可惜了一员猛将。

  魏王满打满算,这会应该是三十左右了,原来他还跟着赵匡胤上过战场,反而是晋王没有。

  “这回好了,光美出来了,晋王闭门谢客,赵普丁忧,咦,卢多逊是不是就该上去了?”

  李冬儿数着手指头说道。

  “十有八九。。。”

  关羽长无奈的认同媳妇说的话,这官家,特别喜欢把什么都分成三份,现在还差一个。

  “那就这么着了,再看看官家的信吧,这么厚!”

  李冬儿把邸报丢一边,就放松了等着关羽长念信,私人信件,就是吃瓜时间。

  “官家叔叔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八郎学着李冬儿,抱着一个抱枕,开启吃瓜模式。

  “哈哈哈哈,官家的信更逗。我念给你们听啊,能乐死!”

  八郎刚刚感叹完,还没来得及说下句,就被关羽长的笑声给打断了。看書溂

  ~~~赵二胖的日常吐槽分界线~~~

  “我说老关啊,你家外甥女,也就我家老实巴交的昭哥儿能受得了啊!

  管前管后,管左管右,还特别准时!

  每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呢就进宫了,先陪我娘用早饭,再跟着我娘练五禽戏。

  练完我下朝了,批个几本奏折的,她就来了,叫一声爹,就坐在那里,也不说话,就看着我。

  我就得按她列好的计划表跟德昭出去,在宫里的御花园溜三圈(注:至少半个时辰!)

  溜完回来,看着我喝完水,吃点点心,把分类整理好的奏折给我,她才去做自己的事。(注:阿离已经失业!)

  我这才能重新坐下批奏折,准准的,一个时辰后,她又带着德昭来了。。。(人形计时器啊,真的,非常准时!)

  花园的地砖上有多少种花纹我都数清楚了。。。

  (对了,把你家那个地砖烧一批过来。

  五万块,带防滑纹的那款,给钱的。发到洛阳去,那边在修着呢。

  还有什么洗浴间,就里面用的上的通通给我弄个十套八套的,一半寄过来汴京,一半去洛阳。

  好你个老关,我不去德昭家我都不知道你家洗澡这么舒服。那个花洒,大善!

  最重要的,记得打个折,不要钱送我的更好。)

  说回嘉姐儿,她盯着我吃午饭,吃晚饭,一顿不落,吃啥喝啥安排得妥妥的,这个我还挺喜欢。

  每天都能吃到好多种东西,量都不大。

  我娘也很喜欢,德昭的两个弟弟也很喜欢,我的几个闺女也很喜欢。

  原来厨子好多东西时令的东西不给做。

  我那几个闺女的乳母因为私自给公主缠足被嘉姐儿给拉去狠狠地打了板子。”

  啪!李冬儿手边的桌子,卒!

  “这群愚蠢的玩意,打都轻了,砍掉都不足惜,好好的脚,缠什么足!”

  打得好,残害了中国妇女上千年的污糟玩意这都登堂入室了。

  任你李煜才华横溢都不管用,等南唐平了,一定要让复仇社的人套麻袋揍他一顿。

  “兴许乳母觉得好看?”

  “好看个屁,再说了,公主还需要讨好别人吗,笑话!你接着说,官家什么看法?”

  【小科普:缠足跟小脚都很多起源的说法,相对靠谱是源于南唐。李煜嫔妃—窅娘以帛缠足,素袜莲台起舞,因为好看而被效仿。

  其后南宋流行,元朝赏玩,明朝普遍,满清标配。

  但是最初的缠足跟最后的三寸金莲是两个概念,缠足是约束脚长得不要那么大,三寸是畸形脚。

  而且,小脚,缠足,这个变态的风尚确确实实是从皇家开始流传。具体哪一届不知道,能确定的是苏轼那会就有了。

  北宋皇室中,公主将脚裹小,因为娇小玲珑的脚是皇室尊贵的象征,称为——宫样。

  苏轼的诗《菩萨蛮·咏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