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五百二十四章 跨江浮桥
  大年夜谢嘉上不能跟关家一起过,就提前一天过来跟李冬儿聚一聚.

  送了豫王府的年礼,也带来了最新的战报。

  其他的平平无奇,李冬儿看到最后一行,才有点动容。

  所谓的宋军沿江而下,那沿得可是长江!

  古早的时候曹魏进攻东吴时,也是长江架过浮桥,还仅仅是小岛连接用的,就把自己人给坑进去了。

  现在这可是横跨江面打南唐的浮桥。

  "跨江浮桥?咱们大宋的工匠这么厉害啦,还能在江上搭桥?”

  “得道者天助,是南唐人帮忙的。。。”

  谢嘉上马上给科普。

  现在从赵匡胤脸上已经看不到什么死气之类的.

  荣老爷子没有明说,但宫里一如往常的饮食也没有吃药下针的事情,可见宫中人个个身体都非常不错。

  除了寿数变化了之外,赵匡胤还有福运加身。

  真的是所向披靡的那种。

  像南唐这次。

  比以前的打北汉打后蜀各种乌龙跟拖后腿不一样,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樊若水,正经南唐人,没落的下层士族,能思善算,过目不忘。

  他本想科举入仕,可屡试屡败,后来想办法用投文的方法把自己的文章笔墨送到了李煜面前。

  落第文章,李煜压根没看上。

  樊若水怀才不遇,便在长江边上采石矶广济教寺出家为僧,就在南唐军的眼皮底下,花了整整三年,查看地形,研究水流滩涂。

  把采石矶摸得透透了之后,逃到了咱们大宋,给官家爹爹献上了平南策,并呈上他绘制的《横江图说》。

  士兵渡江的事解决了,也就等于南唐没了天险。。。。”

  李冬儿懂了,妥妥的理科生。

  文采不行,实务一流。

  在南唐那样热爱华丽文采,伤春悲秋的地方确实是混不上去。

  “娘,您吩咐得我都做完了,还有什么可以做的?”

  布步步从外面匆匆的跑了进来问道。

  “真棒,我家步步现在也样样拿得起来了。”

  李冬儿不吝夸奖。

  “娘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原来大嫂平时干这么多事!”

  布步步略羞赧。

  作为二儿媳,就是小家的日子过着,跟关二地两个人,吃完大嫂家,吃娘家,再吃吃外食,再蹭蹭宫里的饭,自己家的厨娘也就是做做早饭。有了儿子以后自己家好赖是开伙了,但也经常被关二地撺掇着带着儿子跑大嫂家蹭饭。

  亏得秦婉儿不烦他们仨。

  秦婉儿保胎,她自告奋勇来帮秦婉儿管家,才发现事情真多,十二万分庆幸自己没嫁个长子,关家亲友故交都挺凋零的,还是有好多节礼收进来送出去的。

  “哈哈哈。以后多疼疼你大嫂。全家都在客栈里过年,也是难为你们了。”

  李冬儿大笑,拉着布步步坐下休息会。

  人太多,无论哪套房子都装不下,李冬儿就决定大家干脆就在客栈守岁,这就要把家里的厨房家伙式,还有一些要用的,要备的全部搬到客栈,连着厨娘,打杂的丫头小子们。

  她说起来轻松,办事的却是少一份细心都不行。

  “不难为,热闹得很,我娘家也是这么些人,以前都是嫂嫂们跟娘亲忙活。我们就是傻玩。”

  “能傻玩的都是福气。对了,太后的粥棚怎么样了?”

  这话李冬儿既是问布步步,也是问谢嘉上。

  今年入冬比往年冷,太后每年年关都张罗粥棚济民,今年就添了一项施煤炭柴火。

  现在整个皇家济民司从朝廷里单独划了出来,归在三司底下,专门负责宋国老幼病残,鳏寡孤独。

  钱银的支出直接从由赵匡胤划拨,谢嘉上掌总,制举考出来的女举子,女进士负责细务,官眷们张罗,非官眷的书院小娘子也自愿参与了进来帮忙做些杂事。

  整个京城的小娘子都动了起来,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

  “都妥了,昨儿开始施粥,到年初七。”

  谢嘉上答道。

  “娘,我有一件事不明白。正好妹妹也在。”

  布步步见李冬儿提起这个就想解决一直在心头的疑惑,谢嘉上虽然可以问,不过,她总觉得谢嘉上凉凉的,不好意思凑上去。

  “嗯?你问?”

  “为什么粥里要掺砂子泥土,为了省粮食么?”

  布步步很是不懂,据说是谢嘉上让的,最初并没有,谢嘉上成亲后掌了济民司才有的。

  她之前因为育儿,没有去参与这些事,今年下半年才开始,她问起养济司里的老人只是笑,让她自己琢磨,新人都跟她一样不知道。

  “哈,还有这等妙招啊。”

  李冬儿也是刚刚知道谢嘉上用了这个。后世和珅用过,还沿用了整个清朝。

  “嗯,有的。”

  谢嘉上就知道李冬儿肯定懂,嘴角微翘。

  “那你来给你二表嫂说说。”

  李冬儿指着谢嘉上。

  “二表嫂家里殷实,想不到这个也是常理。

  济民司不但是对汴京里的居民发救济粮,施粥。汴京外面的水灾,旱灾也要做的。

  朝廷对灾区放赈,去吃不用钱的放赈米粥的灾民很多,但真正受灾活不下去的灾民,跟受灾并不是那么严重的人是有区别的。

  救急不救穷,赈灾本就有很多条例,像这些还有余力的完全可以去赈贷,这也不收利钱,等丰收了再还就是了。

  可总有些人贪图小便宜,这边吃免费的赈济粥食,领免费的煤炭柴火,那边还可以赈贷借钱借粮。

  粮食是有数的,这些人多吃一份,真正的灾民可能就少了一份。”

  谢嘉上说到这里看布步步恍然大悟的模样就停了下来。

  【小科普:

  怀才不遇的南唐人樊若水叛逃宋国一事,在历史上相对知名度比较低。

  叛唐后赵匡胤授官舒州军事推官,最后做到了转运使,赵匡胤还把他的家人全部弄到了北宋。

  无独有偶,宋朝也有一位叛逃他国的,张元同学,知名度就高很多了。

  张元也是因为屡次被科举黜落,后来跑去西夏打工,帮着李元昊在好水川之战中把宋军打的落花流水,宋军折损数万人,是建朝以来伤亡最重最惨痛的一次。

  后面才形成了西夏,辽国,宋朝三方鼎立,蒙古人偷摸的崛起。

  历史是个圈啊。。。。。】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