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五百二十八章 肥猪
  “真能吃饱?”

  谢老太太也问了。

  谢雅庭这次没考,学业刚刚捡起来,老师说还差得很多。

  但天赋是有的,足够努力的话三年后的应该就差不多了。

  这就得提前取经给儿子备考,她看李冬儿提前弄吃的都弄了一整天。

  “能的,娘亲给弄的干饼子很松软,天冷,也不爱坏,在熏笼上烤一烤香喷喷的。

  还有娘亲炸的方便面,那个叫香。

  熏笼是嘉姐姐让贡院置的吧。

  吕老师说他考试的时候冻得手指头疼。

  这次好多了,大家就算单衣也扛住了,场里没人被抬出去。”

  八郎就觉得娘真的是比爹靠谱好多倍,嘉姐姐更不用说,娘带出来的。br>
  秋闱那会,爹爹陪着去的,什么都买的现成的东西,还低估了他的饭量,可真是饿着肚子考试的。

  这会娘在,不但做了他吃的,书院里老师跟学生来考的也全部照顾到了。

  整个考场就属他们这些人舒服,吃方便面的时候那个香味把考官都引了过来。

  现在也没有臭号了,贡院跟汴京一样盖了公厕,考试的环境比秋天的解试天上地下。

  “难不难?今年是几场?”

  谢嘉上问最核心的,八郎说得上是她启蒙的,虽然后来让吕蒙正给抢走了。

  “今年就三场,先考策,次考论,再考诗赋。这三天是考策。

  我都答上来了,不算很难,不过也不好答就是了。”

  八郎谦虚了一下,他跟着吕蒙正,书本上的,实务上的,样样都经过。

  “说来听听。”

  谢嘉上继续深挖。

  “这三天就是策五道: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修废官举逸民,天子六军之制,休兵久矣而国益困,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

  八郎想了想把几道策题背了出来。

  “治水,冗官,军制,举战,钱制,是不难。”

  谢嘉上听完就得出了结论。

  考题是考官提前锁在贡院里,拟出来,再呈给官家选定的。

  谢嘉上也不知道具体内容,不过看这几项就知道官家在想啥了。

  还真的是挺会投机取巧的,那么多考生集思广益的,录不录都能给现在的一些问题出些很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

  “你怎么答得?”

  李冬儿问道。上辈子最烦写议论文了,不过,高考,还真是一如既往,北宋考议论文,后世也十有八九都是。

  “其他几道我答得泛泛一些。

  我主要说了休兵的事,这不是打南唐么,南唐李家的事,吕老师正好给我说过。扣题就是利民不一定利国,利国不一定利民!”

  “很好。主题扣对了。一会把默出来给我看看。”

  谢嘉上给了个非常高的评价。

  自从上次她说了温水煮青蛙,安逸导致腐化,给赵匡胤敲了一下警钟。

  赵匡胤没事就抓着她还有赵德昭加上杜太后一起讨论。

  汴京也有向着温水这个趋势发展的势头,即使宋国的兵一年到头南征北战的,但都称不上大战,都是碾压式的。

  这大本营里的人,太安逸了,这汴京的禁军太安逸了。

  这次打南唐,调了禁军的一部分去水军里锻炼。

  但战事太顺,几乎都没怎么动手就赢,完全没起到锻炼的作用,反而是滋生了泱泱大国,所向披靡的骄兵之心。

  三个人最后一致的看法就是汴京就适合拿来发展经济,水路陆路都是顶级配置。

  迟迟早早的还是要迁都。

  "好的,嘉姐姐。”

  八郎应下了。

  “昨天的战报也到了。南唐就是安逸日久,唐兵不堪一击,三路军摧枯拉朽的。”

  【开宝二年二月十一,曹彬大军三面攻击江宁城,李煜派五千兵夜袭宋军北寨,未果。】

  谢嘉上把战报递给了李冬儿跟八郎看。

  “吕老师说,就是南唐的烈主把头给开坏了,好心办坏事。

  他是个好皇帝,爱民如子,勤政恤民,可是只把自己的国家养成了一头猪舍里肥美的家猪,而不是一头山林里野性十足的强壮野猪,谁不想咬一口呢。”

  八郎笑着吐槽,吕老师越来越接地气,动不动打比喻,都是木石村里的东西。。

  “烈祖李昪是个好皇帝。可惜,不是时候。”

  李冬儿叹息。

  五代十国,李冬儿经历过。五代史,李冬儿也看完了。

  十国的政权非常及其特别的不靠谱。其主要根源就是各色各样的自封为王的不靠谱皇帝。看書喇

  但这里面有个相当靠谱,鹤立鸡群,一枝独秀的奇葩,就是李煜他爷爷李昪。

  李昪幼年坎坷,做养子数十年,因此深谙人情世故,知民间疾苦。

  中原纷争是武人天下,刑法严苛残暴。

  李昪接了位子以后反其道而行,礼贤下士,关爱百姓。

  当时中原好些士族见不得礼乐崩坏,偷摸的南下投唐,于是南唐很是聚集了一些能人并贤人。

  南唐耕织岁滋,文物彬焕,跟战乱纷纷,人不为人的中原地区相比,简直天上人间。

  本来应该是励精图治,统一天下。

  但在列祖带头苟着的整体氛围下,南唐固守本土,即使有开疆拓土的能力也没有行征伐之事,只是默默的发展经济,休生养息。

  要说对烈祖李昪的评价,仁厚恭俭,务在养民,有古贤王之风。这是李冬儿看完五代史给出来的。

  可惜,乱世,贤字无用。

  在李昪的领导下,经济实力跟军事能力都相当不俗的南唐在疆土上少有建树。

  中原的诸侯打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哪怕机会摆在眼前,李昪都不愿耗民力,动兵戈。

  等到李昪死了,李昪下面接任的李璟开始热衷军事。

  不仅想打仗,还想打回老家,打回长安。

  想法是好的,战略错了。

  南边闽国内乱,李璟见此便动了心,派军攻闽。打了两年仗,把它给灭了。

  后来楚国内乱,李璟派兵攻楚,也一举灭之。

  南唐的版图也达到了史上最大。

  可惜打是打了,却一点也不彻底,闽地没有被完全压制,漳泉二州还是依旧割据状态。楚地更是吃了吐。

  不但没有实质利益,还搭进去了国力,兵力。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