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赞小说>都市情感>将军夫人一心想种田>第五百七十九章 黥面
  “你让阿郎请三娘子过来一下好么。”

  即使可能不太合适,李大当家没有说出来的话,李冬儿能想象,但她还是想努力一把。

  “是,夫人。”

  李大当家愣了一下,照做了。

  黄三娘过来得很快。

  “三娘子,我开门见山。牛不是这么用的。人也不是这么治的,你能不能容我几天,我把大夫叫过来。”

  李冬儿不废话。

  “这。。。”

  黄三娘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应。

  “我不是商人,不为谋利而来。

  现在琼崖的吕知州是我的学生,他的事情三娘子想必也听说过。

  我这请求有点冒昧。但既然我已经到了这个地界,看到了。就想做点事。”

  李冬儿诚恳的说道。

  “这确实是冒昧了。”

  黄三娘有点不悦,祭鬼这等仪式,从来没有做一半的。

  “唉,不是冒昧我也不是悄悄的说啊。

  我在三娘子的地盘上,惹怒了你,对我并无好处,这老人说来与我何干。

  你我皆为掌家之人,自然知道这家,掌起来难得很,我北地也是上千号人,我虽是一言堂,可也要想着下面的人心里的念头。

  我家老大夫很厉害,我们村里缺胳膊断腿的,到现在都活得好好的。

  三娘子要是愿意,我就让大夫过来给老人看看。

  我这几天也呆在这峒里教教大家怎么用这牛,怎么让大家少生病。”

  李冬儿尽量把话说得明白一些,信仰这事,都是逆鳞。

  “我莫叔叔两条腿都没了,现在吃嘛嘛香,还娶了个媳妇,生了小宝宝。”

  九寿在自己的大腿根上比划了一下没了的程度,插嘴说道。

  “真的?”

  黄三娘有点动容,上山打猎,危险总是到处都有的。

  四肢一旦伤残,就很难存活了,即使活下来也会带累一整家人。

  家里人眼睁睁的看着亲人病死,最是折磨人不过。

  “嗯,关家的大夫很厉害,就看我两眼就知道我胸痹,这段时间吃药好多了。”

  李大当家给荣老爷子做人证。

  “能治胸痹?曾经有海商说我娘就是胸痹。”

  自家亲娘这两年连地都下不了了,只能一直躺着,地上的这位跟娘亲的状况很像。

  峒里有大巫,但却是年轻的大巫,很多病都看不了,上一任什么都懂一点的已经死了。

  黄三娘知道山外,海外有医者,但没人来,有一天娘亲的情况再恶化下去,她也只能再杀牛祭鬼,总还是一线希望。

  这么些年看下来,牛没少杀,四时供奉,祭鬼拜神,人也照样该去就去了,或者是苟延残喘的多受几年罪。

  但是杀牛也是族里习惯,万万不能中断,老人一旦死了,她这个首领的威信就荡然无存了。

  “这样子吧,村里还有没有其他的牛?”

  李冬儿想了想觉得,今晚就把牛救了不现实,宗教信仰这种事,无论什么时候信徒就只有一个信字。

  “有,还有一大两小。”

  这会黄三娘答得爽快。

  “我知道这事也并非三娘子一个人的事,一旦出了什么岔子,不好跟族人交代,你们该怎么行事就怎么行事。我一会就派人回去请大夫过来,明天我们再议这个事情。”

  李冬儿斟酌着说道。br>
  她反正要找女儿稻,在这边上走一圈正好。

  这几天的时间带过来的农具也可以普及一下如何使用。

  耕牛加铁器的便利之处,一旦开始使用,比空口白牙的游说有效果得多。

  “好的,那就这么定了。”

  李冬儿没有强求,黄三娘也从善如流。

  当晚的杀牛仪式如期举行,砍下来的牛头被高高的挂了起来,看那一片牛头墙,密密麻麻的,说起来就是平白流逝的财富。一头牛可以换的沉香转手一卖就是千贯以上。

  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分了生牛肉,供奉祭拜后进食祈福,新鲜的牛血也分得一滴不剩。

  像李冬儿这一行外来的人,黄三娘并没有要求一起吃。

  “在琼州时并不太觉得我们身处异乡,到了这里才真的觉得,确实是化外之地,茹毛饮血啊。”

  回到吊脚楼,关羽长才感慨道。

  “啪!蚊子好大好大!还好荣爷爷的香囊管用。咱们家的蚊香也给力。”

  九寿拍死了一只在她跟前一直飞还嗡嗡叫的大蚊子。

  从崖州穿过整个琼崖的一路上大家总算是见识到了,三层衣服都能咬到肉,还前赴后继,咬到了奇痒无比,家里的小子好几个都发热了。

  得亏有荣老爷子在,现采草药,现煮,喝下去第二天退了烧,这才齐齐整整的到了琼州。

  这次出行,出发前,小喜子把大家所有的衣服都药熏了一遍。

  蚊香也是现做的,按荣老爷子的说法,就是当地的毒当地的药材来解更有效。

  还调了一种青草汁,抹在身上,蚊子就不爱咬了。

  “抓紧睡吧,南方天亮的早,这都半夜了。”

  李冬儿草草的洗了把脸,就招呼九寿躺下。

  也就是山里温度相对低一些,不然连睡觉都睡不着,门窗全都遮得严严实实的防蚊,屋里很闷。

  “我真的不能绣面么?”

  九寿躺下又问道。

  “一地有一地的风情,在这边是好看,你要是顶着一张绣面的脸回京城,岂不是成了黥面咯?”

  关羽长耐心的解释,还把自己的胳膊露出来给九寿看。

  “咦,爹爹也有?有点模糊,是洗过么?”

  “没洗过,点上去的时候年纪小,长开了就模糊了。”

  "点的是什么,不像花纹啊。”

  九寿很新奇的摸着关羽长的胳膊问道。

  “是番号,当时军里的番号,那会各家的人马很乱,一散出去都要分不清了,又怕流窜,又怕奸细,新兵入伍第一件事就是点上番号。”

  关羽长耐心的继续给九寿解释。

  “点身上跟脸上是两回事,你不是老听邸报么,刺配三千里,就是在脸上刺字,再发配到三千里外。”

  “可是犯了法刺字花纹也不一样啊,三娘子那个花纹好看。”

  九寿抓住了重点。

  “可普通人不知道啊,大家就觉得黥面就是犯了法啊。有多少人知道黥面有大有小,有方有圆?具体犯的是什么事呢?”

  李冬儿点了一点九寿的额头。